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主减速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71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主减速器,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主减速器和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形成有通气通道和通气口,所述通气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至少上表面从所述通气通道的侧壁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凸起与所述通气通道的上壁面之间形成弯折型的出气路径,以使得液体能够被所述凸起以及所述通气通道的上壁阻挡并回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通气通道的内壁增加凸起形成迷宫结构,与通气通道上壁形成油液的多次回挡结构,防止齿轮油冲到通气口而导致渗油,延长主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凸起的上表面倾斜向下,使得冲到上部的齿轮油能够及时回流,避免堆积溢出通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主减速器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主减速器,特别涉及一种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包含该通气结构的主减速器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主减速器是在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作用的主要部件,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它是依靠齿数少的齿轮带齿数多的齿轮来实现减速的,采用圆锥齿轮传动则可以改变转矩旋转方向。将主减速器布置在动力向驱动轮分流之前的位置,有利于减小其前面的传动部件(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所传递的转矩,从而减小这些部件的尺寸和质量。在车辆行驶中,由于主减速器内部齿轮不断旋转运作,会引起主减速器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为确保腔内压力维持在一定水平,缓解密封件压力及防止出现油液渗漏现象,在主减速器增加通气结构将膨胀的气体排出,但是由于齿轮油随内部齿轮旋转飞溅,很容易随高压气体经通气孔由通气阀排出主减速器外,导致渗油现象。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一般在主减速器壳体内壁上的通气孔下方用螺栓安装一个挡板,阻挡齿轮油喷溅至通气阀入口;或者将通气孔挪到远离齿轮旋转的部位,使飞溅的齿轮油够不到通气孔。但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形成有通气通道(1)和通气口(2),所述通气通道(1)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11),所述凸起(11)至少上表面从所述通气通道(1)的侧壁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凸起(11)与所述通气通道(1)的上壁面之间形成弯折型的出气路径,以使得液体能够被所述凸起(11)以及所述通气通道(1)的上壁阻挡并回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形成有通气通道(1)和通气口(2),所述通气通道(1)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11),所述凸起(11)至少上表面从所述通气通道(1)的侧壁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凸起(11)与所述通气通道(1)的上壁面之间形成弯折型的出气路径,以使得液体能够被所述凸起(11)以及所述通气通道(1)的上壁阻挡并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的长度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的所述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壳体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各所述凸起(11)错开设置。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成林黄旭宁王建陈江峰张清华杨亚光郭学通刘彻赵壮冯盼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