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48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滑轨、连接块、驱动机构、限位机构,连接块相连形成连接带,连接带沿滑轨移动,余隙活塞上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连接带连接,驱动机构和连接带连接;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相对侧上设置有凸台A,凹槽、凸台A的上分别设置有螺纹,相邻连接块之间,其中一个连接块的凸台A旋入另一个连接块的凹槽中;限位机构包括螺杆,连接块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螺孔,螺孔与第一定位槽连通,滑轨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槽中,第一连杆开设第二定位槽,螺杆旋入螺孔且卡入第二定位槽中,本装置通过改变连接带的长度调节压缩机余隙容积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
技术介绍
往复式压缩机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运动机构,工作机构,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时,活塞与气缸组成的空间周期性地扩大与缩小。当空间扩大时,气缸内的气体膨胀,压力降低,吸入气体;当空间缩小时,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排出气体。活塞往复一次,依次完成膨胀、吸气、压缩、排气这四个过程,总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余隙容积是压缩行程结束时,处于活塞顶部至气缸头之间的空间,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控制压缩机的余隙容积,以实现压缩机排气量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对余隙容积大多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在余隙缸中设置有余隙活塞,余隙活塞和压缩机活塞之间的空间组成余隙空间,余隙活塞与设置于液压缸中的液压活塞连接,通过控制液压活塞的运动,进而实现移动余隙活塞运动的目的,这种调节方式的缺点是余隙活塞的行程受到液压缸以及液压活塞的限制,当需要调节的范围大于液压活塞在液压缸中的行程时,只能通过更换液压缸或者更换液压活塞和余隙活塞之间的连杆实现,不方便的同时,增加了压缩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可以方便地调整余隙活塞的行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压缩机活塞、余隙气缸、余隙活塞,所述压缩机活塞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气缸内,所述余隙活塞设置于所述余隙气缸内,所述压缩机气缸与所述余隙气缸连接,所述压缩机活塞与所述余隙活塞相对端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余隙容积,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轨、若干连接块、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块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余隙活塞远离所述压缩机活塞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穿过所述余隙气缸的内壁后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连接带移动,所述连接带的移动方向和所述余隙气缸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其与所述凹槽所在侧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台A,所述凹槽、凸台A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在所述连接带中,相邻连接块之间,其中一个连接块的凸台A旋入另一个连接块的凹槽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连接块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所述滑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后旋入所述螺孔中,并且所述螺杆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中,并完全没入所述螺孔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杆、蜗轮、第二连杆,所述蜗杆、蜗轮分别和所述滑轨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蜗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和所述连接带铰接,另一端和所述蜗轮的端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蜗轮的铰接处距所述蜗轮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和所述滑轨连接,所述蜗杆、蜗轮分别和所述外壳内壁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凸台C,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凸台B,所述凸台C和所述凸台B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的通孔的端头处设置有密封盖,用于密封所述通孔的端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槽缝。进一步地,所述余隙气缸上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余隙气缸远离所述压缩机气缸的端头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连接带的长度无法满足需要调整的范围时,将所述螺杆从所述连接块上的螺孔中拧出,此时所述第二定位槽对所述第一连杆的限位作用消失,所述第一连杆即可从所述第一定位槽中脱离,所述余隙活塞和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断开,之后将所述连接带从所述滑轨中取出,通过拧动所述连接块,使一个连接块上的凸台从另一个连接块的凹槽中脱离,即可断开所述连接带,当需要增加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时,增加所述连接块的数量即可,当需要减小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时,增加所述连接块的数量即可,方便快捷,并且增加了本装置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结构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连接块结构图。附图标记列表1-压缩机气缸,2-压缩机活塞,3-余隙活塞,4-余隙气缸,5-滑轨,6-凸台C,7-凸台B,8-蜗杆,9-驱动电机,10-蜗轮,11-第二连杆,12-外壳,13-连接块,14-第一连杆,15-排气孔,16-凸台A,17-密封盖,18-螺杆,19-第一定位槽,20-螺孔,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1、压缩机活塞2、余隙气缸4、余隙活塞3,所述压缩机活塞2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气缸1内,所述余隙活塞3设置于所述余隙气缸4内,所述压缩机气缸1与所述余隙气缸4连接,所述压缩机活塞2与所述余隙活塞3相对端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余隙容积,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轨5、若干连接块13、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块13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沿所述滑轨5移动,所述余隙活塞3远离所述压缩机活塞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4穿过所述余隙气缸4的内壁后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连接带移动,所述连接带的移动方向和所述余隙气缸4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连接块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1,其与所述凹槽21所在侧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1适配的凸台A16,所述凹槽21、凸台A16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在所述连接带中,相邻连接块13之间,其中一个连接块13的凸台A16旋入另一个连接块13的凹槽21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18,所述连接块13上还设置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1)、压缩机活塞(2)、余隙气缸(4)、余隙活塞(3),所述压缩机活塞(2)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气缸(1)内,所述余隙活塞(3)设置于所述余隙气缸(4)内,所述压缩机气缸(1)与所述余隙气缸(4)连接,所述压缩机活塞(2)与所述余隙活塞(3)相对端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余隙容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轨(5)、若干连接块(13)、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块(13)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沿所述滑轨(5)移动,所述余隙活塞(3)远离所述压缩机活塞(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4)穿过所述余隙气缸(4)的内壁后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连接带移动,所述连接带的移动方向和所述余隙气缸(4)的轴心线平行;/n所述连接块(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1),其与所述凹槽(21)所在侧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1)适配的凸台A(16),所述凹槽(21)、凸台A(16)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在所述连接带中,相邻连接块(13)之间,其中一个连接块(13)的凸台A(16)旋入另一个连接块(13)的凹槽(21)中;/n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18),所述连接块(13)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9)、螺孔(20),所述螺孔(20)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9)连通,所述滑轨(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14)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19)中,所述第一连杆(1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9)内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螺杆(18)穿过所述通孔后旋入所述螺孔(20)中,并且所述螺杆(18)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中,并完全没入所述螺孔(2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缩机自动调节气量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1)、压缩机活塞(2)、余隙气缸(4)、余隙活塞(3),所述压缩机活塞(2)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气缸(1)内,所述余隙活塞(3)设置于所述余隙气缸(4)内,所述压缩机气缸(1)与所述余隙气缸(4)连接,所述压缩机活塞(2)与所述余隙活塞(3)相对端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余隙容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轨(5)、若干连接块(13)、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块(13)依次首尾相连形成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沿所述滑轨(5)移动,所述余隙活塞(3)远离所述压缩机活塞(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4)穿过所述余隙气缸(4)的内壁后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连接带移动,所述连接带的移动方向和所述余隙气缸(4)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连接块(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1),其与所述凹槽(21)所在侧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1)适配的凸台A(16),所述凹槽(21)、凸台A(16)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在所述连接带中,相邻连接块(13)之间,其中一个连接块(13)的凸台A(16)旋入另一个连接块(13)的凹槽(21)中;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18),所述连接块(13)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9)、螺孔(20),所述螺孔(20)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9)连通,所述滑轨(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14)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19)中,所述第一连杆(1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9)内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螺杆(18)穿过所述通孔后旋入所述螺孔(20)中,并且所述螺杆(18)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迪董君为王剑峰王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东方通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