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能减振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结构是指在结构中附加消能减震装置与原结构组成一个新的结构系统,而附加的消能减震装置可以显著地降低原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水平,从而达到控制结构地震响应的目的,减轻主体结构的损伤。传统的阻尼器(例如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器等)在强震后容易出现复位能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阻尼器残余位移明显,使得上部结构的使用功能难以较快地恢复,修复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传统的粘滞阻尼器,密封效果不好极易漏油渗油,且温度敏感性较大。另外,结构响应速度对粘滞阻尼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速度过小时,液体的粘滞阻力较小,难以发挥减震效用。多数阻尼器作用机理单一、减振能力有局限;另外,一些阻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负面影响,如颗粒阻尼常响应滞后且产生噪音,调谐液体阻尼提供的附加阻尼比较小等。研制和开发简便实用的新型消能减振装置来克服或避免单独使用装置时的不足已成为满足工程需要的必然趋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依次连接的主缸体、副缸体,所述导杆依次穿设主缸体、副缸体,所述主缸体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和阻尼颗粒,主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固定安装在导杆上,活塞周侧壁与主缸体内部紧密贴合,副缸体内于导杆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U型形状记忆合金,U型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个分支端分别与副缸体、导杆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依次连接的主缸体、副缸体,所述导杆依次穿设主缸体、副缸体,所述主缸体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和阻尼颗粒,主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固定安装在导杆上,活塞周侧壁与主缸体内部紧密贴合,副缸体内于导杆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U型形状记忆合金,U型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个分支端分别与副缸体、导杆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内壁铺设有金属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一端的开口经主缸盖封闭,另一端的开口经连接件封闭,副缸体一端开口,副缸体的开口端经连接件封闭,主缸体、副缸体经连接件相连接,导杆贯穿主缸盖、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自复位固液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个分支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导杆和副缸相连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莉,林鑫,张超,毛祚财,俞伯林,黄强,杨顺,丁传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