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6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包括第一拱架组件、第二拱架组件、第三拱架组件,第二拱架组件与第三拱架组件分别拼装连接于第一拱架组件的两侧以架空第一拱架组件,第一拱架组件、第二拱架组件、第三拱架组件的顶面形成的形状与顶板的预定形状一致,第二拱架组件至少包括沿高度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拱单元、第二拱单元,第二拱单元处于第一拱单元与第一拱架组件之间,第三拱架组件与第二拱架组件结构相同且关于第一拱架组件的处于高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现场焊接作业,钢桁架拱结构更符合理论计算的力学要求,减少对材料的浪费,维护成本及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桁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
技术介绍
钢桁架被广泛用于建构筑物的顶部支撑。传统钢桁架为整体结构或者焊接结构,需要现场制作安装,安装难度大,并且当有部分损坏时便需要整体更换,这无疑提升了建筑成本。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拼装型钢桁架,其能够有效解决安装难的问题。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但是现有的钢桁架是在水平方向上将原有的整体式钢桁架分割成数块,对竖直方向的钢桁架则并未进行必要的合理分割,这使整体顶板不能够完全符合理论计算的力学要求,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大载荷的无柱弧形顶板,其易损位置需要针对性加强,而前述拼装结构的钢桁架不能对顶板竖直方向需要加强的部位进行单独制作,基于前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通过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拼装结构,无需现场焊接作业,钢桁架拱结构更符合理论计算的力学要求,减少对材料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于顶板中间区域的第一拱架组件、对应于顶板第一边侧区域的第二拱架组件、对应于顶板第二边侧区域的第三拱架组件,所述第二拱架组件与所述第三拱架组件分别拼装连接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的两侧以架空所述第一拱架组件,所述第一拱架组件、第二拱架组件、第三拱架组件的顶面形成的形状与顶板的预定形状一致,所述第二拱架组件至少包括沿高度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拱单元(11)、第二拱单元(12),所述第二拱单元(12)处于所述第一拱单元(11)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之间,所述第三拱架组件与所述第二拱架组件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的处于高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7 CN 20202171058681.一种用于大载荷无柱弧形顶板的拼装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于顶板中间区域的第一拱架组件、对应于顶板第一边侧区域的第二拱架组件、对应于顶板第二边侧区域的第三拱架组件,所述第二拱架组件与所述第三拱架组件分别拼装连接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的两侧以架空所述第一拱架组件,所述第一拱架组件、第二拱架组件、第三拱架组件的顶面形成的形状与顶板的预定形状一致,所述第二拱架组件至少包括沿高度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拱单元(11)、第二拱单元(12),所述第二拱单元(12)处于所述第一拱单元(11)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之间,所述第三拱架组件与所述第二拱架组件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的处于高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架组件至少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拼装的第一水平组件、第二水平组件,所述第一水平组件与所述第二水平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中心对称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三拱单元(13)、第四拱单元(14)、第五拱单元(15)、第六拱单元(16),其中所述第三拱单元(13)处于所述第二拱单元(12)与所述第四拱单元(14)之间,所述第六拱单元(16)处于所述第五拱单元(15)与所述第二水平组件中的第六拱单元(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组件中还包括第七拱单元(17),所述第七拱单元(17)处于所述第四拱单元(14)的下方且其同时与所述第三拱单元(13)及第四拱单元(14)形成拼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单元(11)具有对应于所述顶板的第一弧板(111)、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一水平板(112)、处于高度方向上的第一竖板(113)、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12)平行设置的顶水平板(114),所述顶水平板(114)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12)处于所述第一弧板(111)与所述第一竖板(113)之间焊接形成四边框架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拱单元(12)包括对应于所述顶板的第二弧板(121)、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板(122)、处于高度方向上的第二竖板(123),所述第二弧板(121)、第二水平板(122)、第二竖板(123)三者焊接形成三角框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钢桁架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113)与所述第二竖板(12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拼装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晋宝孙红亮李其宾王同超刘玉龙綦兴南董胜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