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5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包括场地、建筑基层底座和建筑本体,建筑基层底座设置在场地的顶部,建筑本体设置在建筑基层底座的顶部;建筑本体的内底壁固定有储水池,储水池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过滤口内设置有过滤网。该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建筑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建筑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内安装有过滤扇,建筑本体与分隔板之间的内底壁设置有储物桶,过滤扇可以过滤雨水中的垃圾和杂质,过滤扇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垃圾掉落到储物桶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
本技术涉及雨水再利用
,具体为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目的。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对于水资源较少的地区,水资源是非常珍贵的,对于各种水资源要充分利用,雨水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雨水可以用来洗衣洗车、浇灌、冲洗马路等,雨水的收集利用还可以减轻市区街道的排水压力。但是,雨水收集时,水中含有大量杂质和垃圾,由于雨水的收集和净化成本较高,净化雨水需要专业的设备,无法普及使用,然而不用来饮用的水资源经过简单过滤就可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雨水收集净化需要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包括场地、建筑基层底座和建筑本体,所述建筑基层底座设置在场地的顶部,所述建筑本体设置在建筑基层底座的顶部;所述建筑本体的内底壁固定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储水池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网罩,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经过建筑本体的一侧壁内部并延伸至外界;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相通,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内安装有过滤扇,所述过滤扇的外表面固定有过滤扇叶,所述过滤扇叶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固定有扇叶过滤网;所述建筑本体与分隔板之间的内底壁固定有储物桶,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储物门框,所述储物门框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储物门,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固定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保护箱门,所述保护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钮。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垂直于场地且将建筑本体内部的空间分割。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相适配,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均与过滤扇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扇叶的数量最少为四个,且所述过滤扇叶以圆周阵列形式排布在过滤扇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储水池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保护箱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按钮的数量最少为六个,且所述按钮以矩形阵列形式排布在控制器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建筑本体的顶部且延伸至外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扇和水泵均与控制器通过电线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建筑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建筑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内安装有过滤扇,建筑本体与分隔板之间的内底壁设置有储物桶,过滤扇可以过滤雨水中的垃圾和杂质,过滤扇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垃圾掉落到储物桶内;建筑本体的内底壁固定有储水池,储水池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将雨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储水池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罩,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的一端,出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界,过滤网罩可以将雨水进行三次过滤,水泵和出水管道可以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出至外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的半剖图;图2为本技术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的过滤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的储物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建筑基层底座1,场地2,建筑本体3,分隔板4,第一安装口401,支撑板5,过滤网501,过滤扇6,过滤扇叶601,扇叶过滤网602,进水管道7,第二安装口701,水泵8,过滤网罩801,出水管道9,储物桶10,储物门11,储物门框1101,保护箱12,保护箱门1201,控制器13,显示屏1301,按钮1302,储水池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包括场地2、建筑基层底座1和建筑本体3,建筑基层底座1设置在场地2的顶部,建筑本体3设置在建筑基层底座1的顶部;建筑本体3的内底壁固定有储水池14,储水池1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与储水池14相适配,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过滤口内设置有过滤网501,过滤网501可以将雨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储水池14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8,水泵8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网罩801,过滤网罩801可以将雨水进行三次过滤,水泵8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经过建筑本体3的一侧壁内部并延伸至外界,水泵8和出水管道9可以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出至外界使用;建筑本体3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4,分隔板4垂直于场地2且将建筑本体3内部的空间分割,分隔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401,建筑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7,进水管道7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网501的上方,进水管道7的另一端贯穿建筑本体3的顶部且延伸至外部,进水管道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701,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相通,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内安装有过滤扇6,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相适配,第一安装口401和第二安装口701均与过滤扇6相适配,过滤扇6的外表面固定有过滤扇叶601,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相适配,第一安装口401和第二安装口701均与过滤扇6相适配,过滤扇叶601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过滤口内固定有扇叶过滤网602,过滤扇6可以过滤雨水中的垃圾和杂质,过滤扇6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垃圾掉落到储物桶10内;建筑本体3与分隔板4之间的内底壁固定有储物桶10,建筑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储物门框1101,储物门框1101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储物门11,建筑本体3的一侧固定有保护箱12,保护箱12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保护箱门1201,保护箱1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控制器13,过滤扇6和水泵8均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控制器13与保护箱12相适配,控制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包括场地(2)、建筑基层底座(1)和建筑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层底座(1)设置在场地(2)的顶部,所述建筑本体(3)设置在建筑基层底座(1)的顶部;/n所述建筑本体(3)的内底壁固定有储水池(14),所述储水池(1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设置有过滤网(501),所述储水池(14)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网罩(801),所述水泵(8)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9),所述出水管道(9)经过建筑本体(3)的一侧壁内部并延伸至外界;/n所述建筑本体(3)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401),所述建筑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7),所述进水管道(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701),所述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相通,所述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内安装有过滤扇(6),所述过滤扇(6)的外表面固定有过滤扇叶(601),所述过滤扇叶(601)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固定有扇叶过滤网(602);/n所述建筑本体(3)与分隔板(4)之间的内底壁固定有储物桶(10),所述建筑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储物门框(1101),所述储物门框(1101)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储物门(11),所述建筑本体(3)的一侧固定有保护箱(12),所述保护箱(12)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保护箱门(1201),所述保护箱(1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1301)和按钮(1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包括场地(2)、建筑基层底座(1)和建筑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层底座(1)设置在场地(2)的顶部,所述建筑本体(3)设置在建筑基层底座(1)的顶部;
所述建筑本体(3)的内底壁固定有储水池(14),所述储水池(1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设置有过滤网(501),所述储水池(14)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网罩(801),所述水泵(8)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9),所述出水管道(9)经过建筑本体(3)的一侧壁内部并延伸至外界;
所述建筑本体(3)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口(401),所述建筑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道(7),所述进水管道(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701),所述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相通,所述第一安装口(401)与第二安装口(701)内安装有过滤扇(6),所述过滤扇(6)的外表面固定有过滤扇叶(601),所述过滤扇叶(601)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固定有扇叶过滤网(602);
所述建筑本体(3)与分隔板(4)之间的内底壁固定有储物桶(10),所述建筑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储物门框(1101),所述储物门框(1101)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储物门(11),所述建筑本体(3)的一侧固定有保护箱(12),所述保护箱(12)的一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保护箱门(1201),所述保护箱(1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