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斜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2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筑用斜支座涉及一种钢结构支撑件。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支撑效果好、不易变形的建筑用斜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一端对接后固定,对接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内侧固定有两个侧板,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内支撑板,侧板外侧设置有横向加强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斜支座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支撑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上使用的斜支座。
技术介绍
在基坑支撑支护当中,多数基坑形状为规则图形,如多数为长方形,如不是规则图形,在特殊部位也会设计为90度角的基坑外形。在基坑支撑支护当中,为面对面支护,这样支护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基坑的形状不会发生形变及基坑的位移,但是基坑在一角的位置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两侧基坑面形成90度角的形状,在实际施工当中,角的支撑更为关键。如何处理角的稳定支撑问题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效果好、不易变形的建筑用斜支座。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一端对接后固定,对接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内侧固定有两个侧板,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内支撑板,侧板外侧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其中所述两个钢板的形状相同。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其中所述侧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侧板的上底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顶部的连接处之间存在间隙;侧板的下底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底部留有间隙。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其中所述内支撑板固定在侧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内支撑板的四个侧面分别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两个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其中所述横向加强筋分别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其中所述横向加强筋上开设有连接孔。>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通过两个钢板和两个侧板焊接成主体框架,通过侧板对钢板进行支撑。主体框架中,两个钢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两侧同时使用,正好抵消基坑90度角的问题,为支护钢支撑搭建另一个相对垂直的施工面,使得钢支撑支护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在实际施工当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在钢板和侧板内侧和外侧还分别设置了内支撑板和横向加强筋,对外部的主体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加固,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建筑用斜支座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中侧板的主视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第一钢板;2-侧板;3-横向加强筋;4-第二钢板;5-内支撑板;6-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包括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两个钢板的形状相同。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的一端对接后进行焊接,沿两个钢板的对接处形成一条直线的焊缝。对接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α为45度。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内侧固定有两个侧板2,如图3所示,侧板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侧板2的上底面与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顶部的连接处之间存在间隙;侧板2的下底面与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的底部留有间隙;侧板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焊接在一起。侧板2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与钢板上下留有间隙,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组装的难度。两个侧板2之间固定有内支撑板5,内支撑板5固定在侧板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内支撑板5的四个侧面分别与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4和两个侧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内支撑板5与四个侧面均有连接,加固效果明显。侧板2外侧设置有横向加强筋3,两个横向加强筋3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2的外侧,横向加强筋3分别与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4固定连接。横向加强筋3上开设有连接孔6。横向加强筋3可以对整体结构进行加一步加固。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通过两个钢板和两个侧板2焊接成主体框架,通过侧板2对钢板进行支撑。主体框架中,两个钢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两侧同时使用,正好抵消基坑90度角的问题,为支护钢支撑搭建另一个相对垂直的施工面,使得钢支撑支护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在实际施工当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技术建筑用斜支座在钢板和侧板2内侧和外侧还分别设置了内支撑板5和横向加强筋3,对外部的主体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加固,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斜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一端对接后固定,对接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内侧固定有两个侧板,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内支撑板,侧板外侧设置有横向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斜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一端对接后固定,对接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内侧固定有两个侧板,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内支撑板,侧板外侧设置有横向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斜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钢板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斜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侧板的上底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赶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新发京建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