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1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包括用于埋设于灌注桩内的预制桩筒,所述预制桩筒的顶部呈敞口设置,所述灌注桩内设置有预制钢筋笼,所述预制钢筋笼通过一定位组件滑移设置于所述预制桩筒内,所述预制桩筒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预制桩筒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预制桩筒与所述灌注桩相连通。本申请具有利于提高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者广泛运用于土质软弱且埋藏较厚的地基中,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小、耗材少等特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目前建筑桩基础的施工多采用灌注桩,灌注桩采用干作业法或泥浆护臂法成孔,在成孔和成桩的过程中对周围的桩间土没有挤压作用,不会引起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因而桩的施工不会危及周围相邻的建筑物及道路的安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无振动以及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等特点,但灌注桩桩身的强度以及单桩承载力较低,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有利于提高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包括用于埋设于灌注桩内的预制桩筒,所述预制桩筒的顶部呈敞口设置,所述灌注桩内设置有预制钢筋笼,所述预制钢筋笼通过一定位组件滑移设置于所述预制桩筒内,所述预制桩筒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预制桩筒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预制桩筒与所述灌注桩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钢筋笼通过一定位组件滑移设置于预制桩筒内,预制桩筒与灌注桩相连通,当需要对桩基础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先将预制桩筒放入灌注桩孔内,然后再通过定位组件将预制钢筋笼放置在预制桩筒内,然后再往灌注桩内注入混凝土浆,混凝土浆经过连接孔流入到预制桩筒内,此时预制桩筒固定于灌注桩内,预制钢筋笼固定于预制桩筒内,此时灌注桩的桩身强度以及承载力得以提高,进而有利于提高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T形块,所述T形块设置于所述预制钢筋笼的侧壁,所述预制桩筒的内侧沿所述预制桩筒的竖直方向对应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块滑移设置于所述T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块设置于预制钢筋笼的两侧,T形块滑移设置于T形槽内,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预制钢筋笼放置到预制桩筒内时,工作人员先将T形块对准T形槽,然后工作人员再将预制钢筋笼朝靠近预制桩筒的方向移动,预制钢筋笼带动T形块朝靠近预制桩筒的方向移动,此时T形块滑移设置于T形槽内,进而有利于提高预制钢筋笼放置于预制桩筒内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预制钢筋笼包括钢环以及钢筋,所述钢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钢环沿所述预制桩筒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T形块设置于所述钢环的外侧壁,所述钢筋设有多条,多条所述钢筋沿所述钢环的竖直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多条所述钢筋通过一连接组件与所述钢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块设置于钢环的两外侧,多条钢筋通过一连接组件与钢环连接,当需要制作预制钢筋笼时,工作人员将多条钢筋通过连接组件设置于钢环的内侧,进而有利于提高制作预制钢筋笼的便利性。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弹性夹片、螺栓以及螺母,所述弹性夹片通过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钢环的内侧,所述钢筋夹持于所述弹性夹片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弹性夹片延伸至所述弹性夹片侧壁外,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延伸至所述弹性夹片侧壁外的一端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夹片通过一连接杆设置于钢环的内侧,钢筋夹持于弹性夹片内,螺母与螺栓延伸至弹性夹片侧壁外的一端螺纹连接,当需要将钢筋固定于钢环内侧时,工作人员先将多条钢筋分别插接于弹性夹片内,然后工作人员再拧紧螺母,此时弹性夹片夹紧钢筋,进而有利于提高制作预制钢筋笼的便利性。可选的,所述预制桩筒的敞口端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呈敞口设置,所述护筒与所述预制桩筒相连通,所述护筒埋设于所述灌注桩内,所述护筒的顶部沿所述护筒的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注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筒与预制桩筒相连通,护筒的顶部沿护筒的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注浆孔,护筒有利于减少灌注桩的孔口土体坍塌并掉落到灌注桩孔内,当需要对灌注桩进行混凝土注浆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注浆孔往灌注桩孔内注入混凝土浆,进而有利于提高注浆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预制桩筒的底部设置有桩尖,所述桩尖的侧壁环设有受力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尖的侧壁环设有受力板,当预制桩筒放入灌注桩孔内时,桩尖插接于灌注桩孔的底部,进而提高预制桩筒插入灌注桩孔内的稳定性,受力板有利于提高桩尖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减少持力层被桩尖破坏。可选的,所述预制桩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插脚,多个插脚沿所述预制桩筒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插脚沿预制桩筒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当工作人员通过注浆孔往灌注桩孔内注入混凝土浆,且当混凝土浆凝固时,此时插脚固定于灌注桩内,进而有利于提高预制桩筒固定于灌注桩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受力板设有多块,多块所述受力板沿所述桩尖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受力板沿桩尖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桩尖的受力面积。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对桩基础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先将预制桩筒放入灌注桩内,然后再通过定位组件将预制钢筋笼放置在预制桩筒内,然后再通过注浆孔往灌注桩孔内注入混凝土浆,混凝土浆经过连接孔流入到预制桩筒内,此时预制桩筒固定于灌注桩内,预制钢筋笼固定于预制桩筒内,此时灌注桩的桩身强度以及承载力得以提高,进而有利于提高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建筑桩基础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预制桩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预制桩筒以及护筒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是预制钢筋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灌注桩;2、预制桩筒;21、连接孔;22、T形槽;3、预制钢筋笼;31、钢环;32、钢筋;33、连接杆;34、弹性夹片;35、螺栓;36、螺母;4、T形块;5、护筒;51、注浆孔;6、桩尖;7、受力板;8、插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包括预制桩筒2,预制桩筒2呈圆柱状,且预制桩筒2用于埋设于灌注桩1孔内。灌注桩1由混凝土浆灌注形成,能够根据土体实际的钻孔形状而与钻孔浇筑固定。预制桩筒2的顶部呈敞口设置,预制桩筒2内滑移设置有预制钢筋笼3,预制钢筋笼3对应呈圆柱状,且预制桩筒2内设置有用于定位预制钢筋笼3的定位组件。为便于混凝土浆可流入到预制桩筒2内,预制桩筒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五组连接孔21,五组连接孔21沿预制桩筒2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每组连接孔21的数量设为八个,八个连接孔21沿沿预制桩筒2的竖直方向呈环形阵列分布,预制桩筒2通过连接孔21与灌注桩1相连通,当工作人员往灌注桩1内注入混凝土浆时,混凝土浆通过连接孔21进入到预制桩筒2内。具体的,参见图3和图4,预制钢筋笼3包括钢环3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埋设于灌注桩(1)内的预制桩筒(2),所述预制桩筒(2)的顶部呈敞口设置,所述灌注桩(1)内设置有预制钢筋笼(3),所述预制钢筋笼(3)通过一定位组件滑移设置于所述预制桩筒(2)内,所述预制桩筒(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1),多个所述连接孔(21)沿所述预制桩筒(2)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预制桩筒(2)与所述灌注桩(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埋设于灌注桩(1)内的预制桩筒(2),所述预制桩筒(2)的顶部呈敞口设置,所述灌注桩(1)内设置有预制钢筋笼(3),所述预制钢筋笼(3)通过一定位组件滑移设置于所述预制桩筒(2)内,所述预制桩筒(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1),多个所述连接孔(21)沿所述预制桩筒(2)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预制桩筒(2)与所述灌注桩(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T形块(4),所述T形块(4)设置于所述预制钢筋笼(3)的侧壁,所述预制桩筒(2)的内侧沿所述预制桩筒(2)的竖直方向对应开设有T形槽(22),所述T形块(4)滑移设置于所述T形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笼(3)包括钢环(31)以及钢筋(32),所述钢环(3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钢环(31)沿所述预制桩筒(2)的竖直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T形块(4)设置于所述钢环(31)的外侧壁,所述钢筋(32)设有多条,多条所述钢筋(32)沿所述钢环(31)的竖直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多条所述钢筋(32)通过一连接组件与所述钢环(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子健罗佳新刘心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