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兵高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20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包括多组用于沿河道的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下防护墩、多组防护部、多组绳索、多组上防护墩和多组防护组件;多组下防护墩的下端伸入河道两侧的河堤内,每侧河堤均沿下防护墩朝向上防护墩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多组上防护墩的下端伸入道路地面内,每组上防护墩朝向道路的端面上均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安装槽;每组安装槽的内壁上均设有两组滑槽;多组防护组件分别滑动连接多组滑槽;多组防护部均贴附在河堤上,多组防护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多组绳索连接多组下防护墩和多组上防护墩,相邻两组防护部之间通过多组绳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能有效的对河堤进行防护,且能对河堤侧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只有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另外,当车辆在两侧的河堤处的道路上行驶时,会因意外而冲出道路沿河堤掉落至河道内;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本技术操作能有效的对河堤进行防护,且能对河堤侧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安全防护。(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包括多组用于沿河道的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下防护墩、多组防护部、多组绳索、多组上防护墩和多组防护组件;其中,每组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护板、多组弹性安装架、多组滚轮、多组安装块、多组转轴和多组支撑杆;多组下防护墩的下端伸入河道两侧的河堤内,相邻的两组下防护墩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其中,每侧河堤均沿下防护墩朝向上防护墩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多组上防护墩沿两侧河堤上方的道路方向依次分布,多组上防护墩的下端伸入道路地面内,相邻两组上防护墩之间留有间隙,每组上防护墩朝向道路的端面上均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安装槽;每组安装槽的内壁上均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滑槽以安装槽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多组弹性安装架均位于多组安装槽内,多组弹性安装架的一端均连接多组安装槽的内壁,多组弹性安装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安装块;多组安装块分别转动连接多组转轴;多组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多组滑槽内,多组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多组滚轮;多组滚轮分别滚动连接多组滑槽的内壁;多组支撑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多组安装块,多组支撑杆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防护板,多组支撑杆以多组安装槽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多组防护部均贴附在河堤上,多组防护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多组绳索连接多组下防护墩和多组上防护墩,相邻两组防护部之间通过多组绳索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多组第一连接柱和多组第一加强板;多组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分别连接多组下防护墩,多组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第一加强板;多组第一连接柱和多组第一加强板均预设在河堤内。优选的,每组下防护墩与其配合连接的多组第一连接柱和多组第一加强板为一体化结构,且均选用混凝土材质制成。优选的,还包括多组第二连接柱和多组第二加强板;多组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分别连接多组上防护墩,多组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第二加强板;多组第二连接柱和多组第二加强板均预设在道路地面内。优选的,每组上防护墩与其配合连接的多组第二连接柱和多组第二加强板为一体化结构,且均选用混凝土材质制成。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拉伸弹簧;多组拉伸弹簧分别位于对称分布的多组支撑杆之间,多组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优选的,每组弹性安装架均包括安装筒、多组弹性支撑件、滑动件和滑杆;安装筒的一端连接安装槽的内壁,安装筒的另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导向滑套;滑杆的一端连接安装块,滑杆的另一端过盈穿过导向滑套伸入安装筒内,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连接安装筒的内壁;多组弹性支撑件均位于安装筒内,多组弹性支撑件的一端均连接滑动件远离滑杆的一端,多组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连接安装筒的内壁。优选的,还包括扶手杆;每组上防护墩的上端面均垂直设有多组防护杆;多组防护杆等间距分布,多组防护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扶手杆。优选的,每组防护部均包括两组第一安装板、多组第二安装板、多组第一安装杆和多组第二安装杆;两组第一安装板并排分布,每组第一安装板的端面上均设有多组凹槽;多组第二安装板并排分布在两组第一安装板之间;多组第一安装杆的两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两组第一安装板,多组第一安装杆的端面分别位于多组凹槽内,多组第一安装杆分别螺纹配合连接多组第二安装板;多组第二安装杆等间距并排分布,多组第二安装杆与多组第一安装杆垂直分布,多组第二安装杆分别螺纹配合连接多组第一安装杆;其中,多组第二安装杆与多组第一安装杆、多组第二安装板和两组第一安装板围成多组种植空间。优选的,两组第一安装板的侧端面以及多组第二安装板的侧端面均设有挂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使用时,将多组下防护墩安装在河道两侧的河堤上,两侧相邻的下防护墩之间形成河道;将多组上防护墩安装在道路靠近河堤一侧的路面上,通过多组上防护墩上设有的防护组件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防护,当车辆偏离道路冲向上防护墩,车辆与防护板接触并对防护板挤压,防护板朝向上防护墩移动,多组滚轮在多组滑槽内滚动,多组转轴朝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多组弹性安装架被拉伸具有弹性势能以对车辆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车辆从道路冲下河堤的同时,还能减少车辆的损坏程度,在多组上防护墩和多组下防护墩之间设有多组防护部对河堤进行防护,以避免河堤的泥土在雨水或者从道路上下流的水冲击下造成泥土流失,其中,防护部方便进行拆装运输,在防护部上留有多组用于将植被栽种在河堤上的间隙空间,以提高防泥土流失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中上防护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中上防护墩和防护组件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中护体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防护墩;101、第一连接柱;102、第一加强板;2、防护部;3、上防护墩;301、第二连接柱;302、第二加强板;4、防护板;5、河堤;6、防护杆;7、河道;8、扶手杆;9、安装槽;10、滑槽;11、安装筒;12、弹性支撑件;13、滑动件;14、滑杆;15、滚轮;16、安装块;17、转轴;18、支撑杆;201、第一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203、第一安装杆;204、第二安装杆;205、挂环;20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包括多组用于沿河道7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用于沿河道(7)的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下防护墩(1)、多组防护部(2)、多组绳索、多组上防护墩(3)和多组防护组件;其中,每组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护板(4)、多组弹性安装架、多组滚轮(15)、多组安装块(16)、多组转轴(17)和多组支撑杆(18);/n多组下防护墩(1)的下端伸入河道(7)两侧的河堤(5)内,相邻的两组下防护墩(1)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其中,每侧河堤(5)均沿下防护墩(1)朝向上防护墩(3)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n多组上防护墩(3)沿两侧河堤(5)上方的道路方向依次分布,多组上防护墩(3)的下端伸入道路地面内,相邻两组上防护墩(3)之间留有间隙,每组上防护墩(3)朝向道路的端面上均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安装槽(9);每组安装槽(9)的内壁上均设有两组滑槽(10);两组滑槽(10)以安装槽(9)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n多组弹性安装架均位于多组安装槽(9)内,多组弹性安装架的一端均连接多组安装槽(9)的内壁,多组弹性安装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安装块(16);多组安装块(16)分别转动连接多组转轴(17);多组转轴(17)的两端分别伸入多组滑槽(10)内,多组转轴(17)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多组滚轮(15);多组滚轮(15)分别滚动连接多组滑槽(10)的内壁;多组支撑杆(1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多组安装块(16),多组支撑杆(18)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防护板(4),多组支撑杆(18)以多组安装槽(9)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n多组防护部(2)均贴附在河堤(5)上,多组防护部(2)的两端分别通过多组绳索连接多组下防护墩(1)和多组上防护墩(3),相邻两组防护部(2)之间通过多组绳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用于沿河道(7)的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下防护墩(1)、多组防护部(2)、多组绳索、多组上防护墩(3)和多组防护组件;其中,每组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护板(4)、多组弹性安装架、多组滚轮(15)、多组安装块(16)、多组转轴(17)和多组支撑杆(18);
多组下防护墩(1)的下端伸入河道(7)两侧的河堤(5)内,相邻的两组下防护墩(1)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其中,每侧河堤(5)均沿下防护墩(1)朝向上防护墩(3)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多组上防护墩(3)沿两侧河堤(5)上方的道路方向依次分布,多组上防护墩(3)的下端伸入道路地面内,相邻两组上防护墩(3)之间留有间隙,每组上防护墩(3)朝向道路的端面上均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组安装槽(9);每组安装槽(9)的内壁上均设有两组滑槽(10);两组滑槽(10)以安装槽(9)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多组弹性安装架均位于多组安装槽(9)内,多组弹性安装架的一端均连接多组安装槽(9)的内壁,多组弹性安装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安装块(16);多组安装块(16)分别转动连接多组转轴(17);多组转轴(17)的两端分别伸入多组滑槽(10)内,多组转轴(17)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多组滚轮(15);多组滚轮(15)分别滚动连接多组滑槽(10)的内壁;多组支撑杆(1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多组安装块(16),多组支撑杆(18)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防护板(4),多组支撑杆(18)以多组安装槽(9)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多组防护部(2)均贴附在河堤(5)上,多组防护部(2)的两端分别通过多组绳索连接多组下防护墩(1)和多组上防护墩(3),相邻两组防护部(2)之间通过多组绳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第一连接柱(101)和多组第一加强板(102);
多组第一连接柱(101)的一端分别连接多组下防护墩(1),多组第一连接柱(10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第一加强板(102);多组第一连接柱(101)和多组第一加强板(102)均预设在河堤(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下防护墩(1)与其配合连接的多组第一连接柱(101)和多组第一加强板(102)为一体化结构,且均选用混凝土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第二连接柱(301)和多组第二加强板(302);
多组第二连接柱(301)的一端分别连接多组上防护墩(3),多组第二连接柱(30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多组第二加强板(302);多组第二连接柱(301)和多组第二加强板(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高冉尧骆弟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兵高冉尧骆弟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