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兆振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0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所述混凝土壁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所述沙土层上种植有水草,所述沙土层的右侧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下面设有岩石层,所述土壤层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所述第一防护墙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防护墙的右侧通过绿植砖种有绿植,所述绿植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所述第二防护墙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防护墙的右侧通过绿植砖种有树丛,所述树丛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对护坡的冲击,避免了传统生态护坡的水土流失情况,同时护坡还具备排水功能且结构坚固,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保护墙体
,具体领域为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墙为一种对坡面进行防护,防止水流将泥土冲刷走的墙体,由防护坡体和底部岩层等组成,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能够改善环境功能,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具备较好的防护效果,广泛应用于各个坡面防护领域,目前的生态护坡,大多是直接采用在防护坡上平铺草坪而且稳固性不好,有效年限短,而且现在的护坡均没有水位警报装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所述蓄水腔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混凝土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混凝土壁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所述沙土层的内部埋有水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2),所述蓄水腔(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与混凝土壁(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混凝土壁(2)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4),所述沙土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5),所述沙土层(4)的内部埋有水草(6)的根部,所述水草(6)的枝叶部分伸出绿植砖(5)生长在水中,所述沙土层(4)的右侧设有土壤层(7),所述土壤层(7)的下面设有岩石层(13),所述土壤层(7)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8),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2),所述蓄水腔(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与混凝土壁(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混凝土壁(2)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4),所述沙土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5),所述沙土层(4)的内部埋有水草(6)的根部,所述水草(6)的枝叶部分伸出绿植砖(5)生长在水中,所述沙土层(4)的右侧设有土壤层(7),所述土壤层(7)的下面设有岩石层(13),所述土壤层(7)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8),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直接贯穿土壤层(7)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绿植(10),所述绿植(10)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11),所述第二防护墙(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12),所述第二排水管(12)贯穿土壤层(7)、岩石层(13)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所述第二防护墙(11)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树丛(14),所述树丛(14)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15),所述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振
申请(专利权)人:王兆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