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兆振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0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所述混凝土壁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所述沙土层上种植有水草,所述沙土层的右侧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下面设有岩石层,所述土壤层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所述第一防护墙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防护墙的右侧通过绿植砖种有绿植,所述绿植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所述第二防护墙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防护墙的右侧通过绿植砖种有树丛,所述树丛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对护坡的冲击,避免了传统生态护坡的水土流失情况,同时护坡还具备排水功能且结构坚固,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保护墙体
,具体领域为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墙为一种对坡面进行防护,防止水流将泥土冲刷走的墙体,由防护坡体和底部岩层等组成,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能够改善环境功能,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具备较好的防护效果,广泛应用于各个坡面防护领域,目前的生态护坡,大多是直接采用在防护坡上平铺草坪而且稳固性不好,有效年限短,而且现在的护坡均没有水位警报装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所述蓄水腔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混凝土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混凝土壁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所述沙土层的内部埋有水草的根部,所述水草的枝叶部分伸出绿植砖生长在水中,所述沙土层的右侧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下面设有岩石层,所述土壤层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所述第一防护墙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直接贯穿土壤层和混凝土壁与蓄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防护墙的右侧通过绿植砖种有绿植,所述绿植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所述第二防护墙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贯穿土壤层、岩石层和混凝土壁与蓄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防护墙的右侧通过绿植砖种有树丛,所述树丛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所述树丛的上端设有客土层,所述客土层上铺设有草坪。优选的,所述沙土层的左侧设有混凝土挡板。优选的,所述水位警报包括过滤网、L形管道、限位块、浮漂、浮动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L形管道的左侧设有过滤网,所述L形管道的有上端为密封结构,所述L形管道的右端设有限位块,所述L形管道的右端内部设有浮漂,所述浮漂的上端设有浮动板,所述L形管道的右端上内侧壁设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绿植砖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绿植砖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卡槽。优选的,所述草坪的右侧设有护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的右侧设有水草,可以有效的减缓水流的流逝,降低了水流对护坡的冲击,间接的延长了护坡了使用年限,本技术的岩石层的上表面设有土壤层,土壤层的上表面设有绿植砖,岩石层可以稳固护坡的本体,土壤层进行绿植的种植,绿植砖可以对植物进行限位,对土壤层进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本技术还设有警报装置,当水位达到一定时,向相关部门发出警报,及时进行抗洪准备,本技术的生态护坡,稳固性好,实用性强,而且配备了蓄水腔,可以对水位进行二次防护,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绿植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位警报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腔、2-混凝土壁、3-支撑柱、4-沙土层、5-绿植砖、501-通孔、502-安装卡槽、6-水草、7-土壤层、8-防护墙、9-第一排水管、10-绿植、11-第二防护墙、12-第二排水管、13-岩石层、14-树丛、15-水位警报、1501-过滤网、1502-L形管道、1503-限位块、1504-浮漂、1505-浮动板、1506-压力传感器、16-客土层、17-草坪、18-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1,所述蓄水腔1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2,所述蓄水腔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与混凝土壁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为蓄水腔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塌方,所述混凝土壁2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4,所述沙土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5,所述沙土层4的内部埋有水草6的根部,所述水草6的枝叶部分伸出绿植砖5生长在水中,水草6可以对水流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有效的降低水流的流速,减少水流对护坡的冲击,间接的延长了护坡的使用寿命,所述沙土层4的右侧设有土壤层7,土壤层7主要用于种植生态植物,所述土壤层7的下面设有岩石层13,岩石层13可以对使建筑的护坡更加稳固,所述土壤层7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8,水位上涨时,一方面第一防护墙8可以有效的对水位进行限位作用,另一方面第一防护墙8可以对右侧的绿植砖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雨水将绿植砖5冲塌,防止绿植砖5滑落到坡下,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直接贯穿土壤层7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水位淹没第一防护墙8时,第一排水管9可以有效的将水倒入到蓄水腔1中,第一排水管9对水位进行第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绿植10,所述绿植10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11,所述第二防护墙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12,所述第二排水管12贯穿土壤层7、岩石层13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水位涨势迅猛时,淹没第二防护墙11时,第一排水管9和第二排水管12同时将水排到蓄水腔1中,当蓄水池1的水流满时,第一排水管9和第二排水管12不再进行排水,所述第二防护墙11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树丛14,所述树丛14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15,水位到达水位警报15时,水位警报15将电信号传递到相关部门,所述树丛14的上端设有客土层16,所述客土层16上铺设有草坪17。具体而言,所述沙土层4的左侧设有混凝土挡板,用于对沙土层4和绿植砖5进行限位,防止雨水将沙土层4和绿植砖5冲塌。具体而言,所述水位警报15包括过滤网1501、L形管道1502、限位块1503、浮漂1504、浮动板1505和压力传感器1506,所述L形管道1502的左侧设有过滤网1501,有效的对水中的异物进行阻挡,防止L形管道1502堵塞,保证水位警报15的正常使用,所述L形管道1502的有上端为密封结构,所述L形管道1502的右端设有限位块1503,所述限位块1503有效的对浮漂1504进行限位作用,所述L形管道1502的右端内部设有浮漂1504,所述浮漂1504的上端设有浮动板1505,所述L形管道1502的右端上内侧壁设有压力传感器1506,水由L形管道1502的左端入口进入,流入到L形管道1502的右端,当水继续涌进时,浮漂1504会由于浮力的原因上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2),所述蓄水腔(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与混凝土壁(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混凝土壁(2)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4),所述沙土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5),所述沙土层(4)的内部埋有水草(6)的根部,所述水草(6)的枝叶部分伸出绿植砖(5)生长在水中,所述沙土层(4)的右侧设有土壤层(7),所述土壤层(7)的下面设有岩石层(13),所述土壤层(7)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8),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直接贯穿土壤层(7)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绿植(10),所述绿植(10)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11),所述第二防护墙(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12),所述第二排水管(12)贯穿土壤层(7)、岩石层(13)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所述第二防护墙(11)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树丛(14),所述树丛(14)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15),所述树丛(14)的上端设有客土层(16),所述客土层(16)上铺设有草坪(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包括蓄水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的两侧以及顶部设有混凝土壁(2),所述蓄水腔(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与混凝土壁(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混凝土壁(2)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沙土层(4),所述沙土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绿植砖(5),所述沙土层(4)的内部埋有水草(6)的根部,所述水草(6)的枝叶部分伸出绿植砖(5)生长在水中,所述沙土层(4)的右侧设有土壤层(7),所述土壤层(7)的下面设有岩石层(13),所述土壤层(7)的下坡处设有第一防护墙(8),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直接贯穿土壤层(7)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所述第一防护墙(8)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绿植(10),所述绿植(10)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墙(11),所述第二防护墙(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水管(12),所述第二排水管(12)贯穿土壤层(7)、岩石层(13)和混凝土壁(2)与蓄水腔(1)相连通,所述第二防护墙(11)的右侧通过绿植砖(5)种有树丛(14),所述树丛(14)的下端设有水位警报(15),所述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振
申请(专利权)人:王兆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