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15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输入信令产生的产生25Hz方波交变输出信号的直/交流转换单元,通过一个恒流单元连接在所述直/交流转换单元输出端的2/4线转换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2/4线转换装置与电话连接端之间的可控光电耦合单元。(*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提供铃流和铃流隔离的用户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用户板上使用的接口装置通常不包含铃流发生装置,需要专门的铃流模块为其提供铃流,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尤其当用户板上的路数较少时,就会有较多结构和功能上的冗余,使得这种方式的缺点尤其突出。现在,已越来越倾向在接口装置上包含铃流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用户板的接口装置设置铃流并将铃流与用户终端设备进行隔离,使之既可用于路数较少的用户板,也可用于交换路数较多的用户板。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包括:根据输入信令产生的产生25Hz方波交变输出信号的直/交流转换单元,通过一个恒流单元连接在所述直/交流转换单元输-->出端的2/4线转换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2/4线转换装置与电话连接端之间的可控光电耦合单元。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中,所述恒流单元包括整流桥B1、电容C3、三极管Q10和Q11、电阻R26-R28。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中,所述2/4线转换单元包括U1-U3,电容C1和C2、电阻R15-25及光电耦合元件U4。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中,所述直/交流转换单元包括电阻R1-R12和三极管Q1-Q9。实施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可以用于不同容量的用户板上,通过在直流/交流转换同时实现正负极性切换,在向终端设备提供振铃信号同时,将直流与用户电话进行隔离,从而可实现用户板更紧凑的结构、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功能冗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的功能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从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的功能框图可以看出,该接口装置包括有3个单元,直/交流转换单元1、恒流装置2及2/4线转换装置4,该装置的驱动信号DRV1、RC均由外-->部装置提供,P5为音频输出端,P6为音频输入端,用户通话时由P5、P6两路进行传输,P3、P4两端之间接用户的电话机。当DRV1输入为25HZ的方波信号时,直/交流转换单元1将可以从A、B之间输出幅值为52V的振荡信号。其中铃流从A路出发,经R14流向P3,通过P3、P4之间连接的电话流向P4,再经R13流回B路。铃流流过电话时电话即响铃。为防止铃流通过2/4线转换单元中C1、R15构成的低阻通道泄漏,而造成P3、P4两端不能形成足够高的铃流电压驱动电话响铃,在P4与2/4线转换装置之间加有光耦元件将泄漏的铃流关断;RC信号输入到光耦元件5的控制端,可以根据RC信号出现的高、低电平控制该光耦元件5导通或截止。整流桥3的输出端接有恒流装置2;当DRV1输入直流电平时,无论输入为0伏或+5V,即A、B端输出直流电压、无论是正极或是反极,恒流装置2都可在正极下工作。如图2所示,从本技术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可以看出,DRV1为在信令控制下输入25Hz方波信号的信号输入端,其中,直/交流转换单元包括R1-R12,Q1-Q9;恒流单元包括整流桥B1、电容C3、三极管Q10和Q11、电阻R26-R28;2/4线转换单元包括U1-U3,电容C1和C2、电阻R15-25及光耦元件U4组成。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直/交流转换单元包括R1-R12,Q1-Q9,组成一个互补控制的直/交流转换电路,25Hz的TTL方波信号由DRV1端输入。当输入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Q9同时导通,Q7、Q5导通,Q3截止,B点电位上拉为+5V,而相应另一路电路中,因-->为Q9导通,则Q2的b极为低电平,Q2截止,则A点电位输出为48V,此时,向外提供一个负极性的直流馈电;相反,当DRV1输入为低电平时,A点输出为高电平+5V,B点输出为48V。如此,当DRV1端输入为一个25HZ方波信号时,输出端A、B则交替出现一个约52V的方波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在A点产生的方波信号为用户电话提供铃流信号,经电阻R14接2/4线转换单元中的用户电话机接入端P3,B点输出接恒流单元,通过R13连接至P4端,P3、P4之间接有用户电话机。所述2/4线转换单元实际为一个用户终端设备与外部服务设备之间的一个接口电路,其包括U1-U3,电容C1和C2、电阻R15-25。P3、P4之间接用户电话机,用户在拨打电话时,话音信号经电阻R17接运算放大器U1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U3构成一个两级放大电路,P4端经光耦元件U4、电阻R16接U1的负输入端,信号放大后由P5端输出,传送给电话服务设备;P6为音频输入端,打入电话时话音信号由P6输入,再经电阻R24接运算放大器U2的负输入端,信号放大后经电阻R20、R17接P3端,或经电阻R15、电容C1、光耦元件U4接P4端,送入用户的电话机。上述B点信号输出接恒流单元,该单元包括整流桥B1、电容C3、三极管Q10和Q11、电阻R26-R28;Q10、Q11构成一个典型的恒流源,为负载提供驱动电流。因为B点输出直流电压时,可为正极,也可为负极,而整流桥B1可以确保无论输入信号为正极性或是负极性均能起到恒流作用,且恒流功能可以防止P3、P4外接电话线路发-->生过载,如在短路意外时,不会损坏直/交流转换电路。光电耦合元件U4的输入为RC端,接入一路控制信号,由该信号控制U4的工作状态,其作用是当铃流信号送至P4时,U4关断不让铃流流向电容C1、电阻R15构成的低阻电路,而被运放U2吸收掉,否则,P4不能向用户电话发出足够高的铃流电压,造成电话没有响铃。下面结合DRV1、RC端输入的控制信号,从对本技术提供的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做进一步的阐述:1)当DRV1端输入为25HZ的方波信号时,RC端置为低电平,使光电耦合元件U4关断铃流流向2/4线转换装置的通路;其余情况时RC端置为高电平,使U4导通,话音信号可以通过P3、P4端流向或流出2/4线转换单元。2)当DRV1端输入不是25HZ的方波信号时,则在B点产生一个直流馈电输出,根据DRV1端是0V或5V,直流输出的极性会发生反转,从而使P3、P4之间的馈电电压极性发生反转,实现给计费功能电路提供所需的起止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输入信令产生的产生25Hz方波交变输出信号的直/交流转换单元,通过一个恒流单元连接在所述直/交流转换单元输出端的2/4线转换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2/4线转换装置与电话连接端之间的可控光电耦合单元。2、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铃流的用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单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焰明马学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