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罩式炉领域,特别是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罩式炉多用于冶金行业的钢丝、钢管、铜带、铜线以及硅钢片等的退火处理,用于工件成批热处理加热。罩式炉主要结构包括有炉台、炉罩、密封结构等组成,罩式炉是炉体为一罩子,或炉底不动,炉罩移动,或炉罩不动,炉底移动的热处理炉。罩式炉的炉罩结构分为壳体和衬体,衬体一般采用纤维结构,保证炉罩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炉衬的自身的结构强度较低,需要通过有强度较高的壳体结构支撑于衬体结构,使罩式炉的炉罩具有整体性,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适应于炉罩结构的反复起降。现针对于衬体结构采用平叠方式进行装配的内衬,需要设计一种可适应其内衬结构的壳体结构,使壳体结构对内衬具有良好的包裹性,支撑性能;同时,衬体的顶面具有较大的跨度,需要防止炉顶的下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裹设置于炉衬结构的外壁,炉衬包括底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裹设置于炉衬结构的外壁,炉衬包括底炉板(1-1)、侧炉板(1-2)和顶炉板(1-3),底炉板(1-1)、侧炉板(1-2)、顶炉板(1-3)呈平叠设置;/n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下檐板(2)、侧底杆(3)、炉底板(4)、支脚架(5)、上檐板(6)、侧立杆(7)、侧撑架(8)、顶板(9)、顶横梁(10)、顶纵梁(11)、升降固定板(12)、桥架杆(13);/n所述下檐板(2)设置于所述炉衬的外壁底侧;所述侧底杆(3)设置于所述下檐板(2)的一侧底端,通过焊接与所述下檐板(2)固定;所述炉底板(4)设置于所述侧底杆的底端,并与所述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裹设置于炉衬结构的外壁,炉衬包括底炉板(1-1)、侧炉板(1-2)和顶炉板(1-3),底炉板(1-1)、侧炉板(1-2)、顶炉板(1-3)呈平叠设置;
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下檐板(2)、侧底杆(3)、炉底板(4)、支脚架(5)、上檐板(6)、侧立杆(7)、侧撑架(8)、顶板(9)、顶横梁(10)、顶纵梁(11)、升降固定板(12)、桥架杆(13);
所述下檐板(2)设置于所述炉衬的外壁底侧;所述侧底杆(3)设置于所述下檐板(2)的一侧底端,通过焊接与所述下檐板(2)固定;所述炉底板(4)设置于所述侧底杆的底端,并与所述侧底杆焊接固定,所述侧底杆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炉衬的底面;所述支脚架(5)设置于所述炉底板(4)的两侧底端,并与所述炉底板(4)焊接固定;所述上檐板(6)设置于所述炉衬的外壁顶侧;所述侧立杆(7)设置于所述炉衬的侧壁,横向呈阵列设置,每个所述侧立杆(7)的顶端和底端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上檐板(6)和下檐板(2)实现固定;所述侧撑架(8)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侧立杆(7)实现固定,所述侧撑架(8)的一端与炉衬固定;所述顶板(9)设置于炉衬的顶面,所述顶板(9)的周向与所述上檐板(6)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顶横梁(10)横向设置于所述顶板(9)的顶面,呈平行设置,每个所述顶横梁(10)的底面与所述顶板(9)焊接固定,每个所述顶横梁(10)的两端与所述上檐板(6)焊接固定;所述顶纵梁(11)与所述顶横梁(10)呈经纬设置,并与所述顶横梁(10)焊接固定,所述顶纵梁(11)的两端与所述上檐板(6)焊接固定;所述升降固定板(12)通过焊接固定于两侧所述侧立杆(7)的顶端;所述桥架杆(13)横向设置于所述炉衬的顶端,所述桥架杆(13)的两端通过焊接与所述升降固定板(1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炉板(1-1)的侧壁、侧炉板(1-2)的侧壁和顶炉板(1-3)的顶面均预埋设有预埋件(14);所述预埋件(14)采用不锈钢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的高强度外壳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4)包括预埋螺栓(14-1)、预埋片(14-2)和预埋爪(14-3),所述预埋螺栓(14-1)垂直设置于所述预埋片(14-2)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预埋片(14-2)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预埋爪(14-3)设置于所述预埋片(14-2)的一侧,呈两端对称设置,并通过焊接与所述预埋片(14-2)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预埋爪(14-3)与所述预埋片(14-2)呈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