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01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包括底箱,底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一端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底箱另一端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箱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底箱顶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震动器,震动器的顶部与容器的底部接触连接,底箱顶部的四个边角分别与四个电动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不再使用人工滴定株菌补给液进入到容器中,使用装置将株菌补给液进行滴定,极大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增加了工作的效率,便于工作人员确认株菌补给液滴入的数量,避免出现株菌补给液滴入较多或者较少的差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
技术介绍
菌株又称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根据菌株的定义,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一旦菌株发生变异,均应标上新的菌株名称。当进行菌种保藏、筛选或科学研究时,在进行学术交流或发表论文时,在利用菌种进行生产时,都必须同时标明该菌种及菌株名称,培养菌株需要用到菌株包埋装置。现有的菌株包埋装置需要人工将株菌补给液滴入到容器内的营养液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也较为低下,还有可能出现株菌补给液滴入较多或者较少的差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2),所述调节旋钮(2)的一端与导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4),所述底箱(1)另一端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5),所述箱门(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底箱(1)顶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震动器(7),所述震动器(7)的顶部与容器(8)的底部接触连接,所述底箱(1)顶部的四个边角分别与四个电动液压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电动液压杆(9)的顶部分别与顶板(10)底部的四个边角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0)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补给液储存筒(12),所述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滴定的菌株包埋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2),所述调节旋钮(2)的一端与导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4),所述底箱(1)另一端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5),所述箱门(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底箱(1)顶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震动器(7),所述震动器(7)的顶部与容器(8)的底部接触连接,所述底箱(1)顶部的四个边角分别与四个电动液压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电动液压杆(9)的顶部分别与顶板(10)底部的四个边角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0)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补给液储存筒(12),所述补给液储存筒(12)的一侧与出液管道(1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出液管道(13)的另一端穿过顶板(10)与电磁单向阀(14)的进料口固定连通,所述电磁单向阀(14)的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婷刘静王志林陈庄魏文康贝锦龙王蕾张晓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