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83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工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其包括滑架,所述滑架上安装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内部挖空的上大下小圆台状结构,所述筒体下端设有一体的开关盒,所述开关盒底部设有一体的环状插筒,所述筒体上端两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设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进料筒可以上下移动调整位置,围绕连接柱转动对应进料口,实现适配木工胶生产的各类反应釜,同时使用筒盖和开关盒配合,保障物料添加时不会洒落浪费,也隔离瞬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木工胶生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一种综合反应容器,在生产木工胶时,根据木工胶所需条件对反应釜内容物及所需环境因素进行配置,在成本足够的情况下,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设置专门的配套自动化设施完成设定好的反应步骤进行生产,而目前一些小规模生产中仍不可避免的使用人工投料的方式,由于投料口尺寸较小,在进行投料时容易撒漏,特别是固体粉末类反应物料非常不方便,而且在投入物料在反应釜会发生化学反应,会瞬时激起有毒有害气体从投料口溢出,投料人员长期吸入存在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包括滑架,所述滑架上安装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内部挖空的上大下小圆台状结构,所述筒体下端设有一体的开关盒,所述开关盒底部设有一体的环状插筒,所述筒体上端两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设有连接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体成形的滑杆,所述滑杆内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设有连接柱。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滑柱、连接轴以及卡柱,所述卡柱卡接在“T”形滑槽中,所述滑柱套接在连接孔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的隔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盒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一体成形,所述开关盒中部设有水平方向的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一端设有带孔洞的提手,所述插板插接在插槽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上口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下部设有多个堵头,所述筒盖上部设有两个一体成形的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进料筒上两侧设置连接块,配合滑架的滑杆上的连接柱,便于进料筒在滑架上下滑动和围绕连接柱转动,实现了进料本装置的上下和左右位置调整,适用于进料口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反应釜。2、通过设置隔板和挡板,便于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料而又避免相互之间发生反应,同时利用开关盒中设置插板,便于在关上筒盖达到封闭,既保障物料不会洒落浪费,同时隔离放下物料相互反应瞬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实现对人体健康的一种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进料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筒体和筒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开关盒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滑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0、滑架;200、进料筒;110、底座;120、滑杆;130、连接柱;121、“T”形滑槽;210、筒体;220、开关盒;230、插筒;240、筒盖;131、滑柱;132、卡柱;133、连接轴;211、隔板;212、连接块;213、连接孔;221、通孔;222、挡板;223、插槽;224、插板;225、提手;241、把手;242、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包括滑架100,滑架100上安装的进料筒200,进料筒200在滑架100上可以上下移动,进料筒200包括筒体210,筒体210为内部挖空的上大下小圆台状结构,上部为物料倒入口,下部为物料出口,筒体210下端设有一体的开关盒220,开关盒220在倒入物料时处于关闭状态,阻止物料下落,当物料添加完毕并且合上筒盖240后即可打开,开关盒220底部设有一体的环状插筒230,插筒230插入反应釜的进料口,筒体210上端两侧设有连接块212,连接块212内部设有连接孔213,插筒230和两个连接块212构成整个进料筒200三角固定的稳定状态。进一步的,滑架100包括底座110,底座110上设有一体成形的滑杆120,滑杆120内侧设有“T”形滑槽121,“T”形滑槽121内设有连接柱130,连接柱130在“T”形滑槽121上上下移动,带动整个进料筒200移动。此外,连接柱130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滑柱131、连接轴133以及卡柱132,卡柱132卡接在“T”形滑槽121中,滑柱131套接在连接孔213中,滑柱131与连接块212由于不是固定连接,使的筒体210可以沿两个滑柱131连线方向转动,配合上下升降适配各种不同位置的反应釜进料口。具体的,筒体210内部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的隔板211,隔板211将筒体210内部隔离成多个空间,避免相互之间的反应,可以实现一次添加多种不同的反应物料。另外,开关盒220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21,通孔221与筒体210内部的空间相连通,通孔221内部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挡板222,挡板222与隔板211一体成形,挡板222与隔板211作用一致,将开关盒220隔离成多个空间,避免相互之间的反应,方便一次多种物料的投入,开关盒220中部设有水平方向的插槽223,插槽223内部设有插板224,插板224一端设有带孔洞的提手225,插板224插接在插槽223中,通过拉动提手225,将插板224从插槽223中抽出,物料由开关盒220落入插筒230进入反应釜进行生产。最后,筒体210上口设有筒盖240,筒盖240下部设有多个堵头242,堵头242形状分别与隔板211将筒体210分割成的形状相适配,筒盖240上部设有两个一体成形的把手241,将物料全部投入筒体210后,将筒盖240合上,堵头242插接在筒体210中达到封闭,打开开关盒220后物料落入反应釜可能溢出的有害气体被筒盖240隔离。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时,拖动进料筒200在滑架100上移动至高于反应釜进料口,将插筒210插进进料口中,筒体210上端两侧设有连接块212,连接块212内部设有连接孔213,插筒230和两个连接块212构成整个进料筒200三角固定的稳定状态,将反应所需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包括滑架(100),所述滑架(100)上安装的进料筒(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200)包括筒体(210),所述筒体(210)为内部挖空的上大下小圆台状结构,所述筒体(210)下端设有一体的开关盒(220),所述开关盒(220)底部设有一体的环状插筒(230),所述筒体(210)上端两侧设有连接块(212),所述连接块(212)内部设有连接孔(2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包括滑架(100),所述滑架(100)上安装的进料筒(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200)包括筒体(210),所述筒体(210)为内部挖空的上大下小圆台状结构,所述筒体(210)下端设有一体的开关盒(220),所述开关盒(220)底部设有一体的环状插筒(230),所述筒体(210)上端两侧设有连接块(212),所述连接块(212)内部设有连接孔(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100)包括底座(110),所述底座(110)上设有一体成形的滑杆(120),所述滑杆(120)内侧设有“T”形滑槽(121),所述“T”形滑槽(121)内设有连接柱(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工胶生产用反应釜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30)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滑柱(131)、连接轴(133)以及卡柱(132),所述卡柱(132)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怡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