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吊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78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吊钩,包括旋转轴、吊架、支撑杆、防滑杆,所述旋转轴的下部固定连接吊架,所述吊架的一端为U形部,所述吊架的另一端为直杆部,所述U形部开设长条形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U形部的底端螺栓铰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U形头,所述U形头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U形头可以卡在所述直杆部,所述防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解决了吊绳脱钩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吊钩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钩的新型吊钩。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起重机在吊装物品时,绳索很容易从吊钩上脱落,或者在移动过程中吊钩容易钩挂树枝、电线等物品,导致起重作业无法顺利的进行,给生产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钩的新型吊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下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为倒U形,所述吊架的顶部中心与所述旋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吊架的一端设置有U形部,所述吊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直杆部,所述U形部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U形部的底端螺栓铰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U形头,所述U形头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U形头可以卡在所述直杆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防滑杆,所述防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所述防滑杆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防滑杆与螺栓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所述开口的长度,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部与所述直杆部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直杆部底部设置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与所述直杆部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板的斜边为弧形,所述直角板的直角边与所述直杆部共线,所述直角板的斜边与所述吊架的内圈连接,所述直角板的底边长度小于所述U形部与所述直杆部的长度。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吊架为倒U形,上下左右移动中不会钩挂物品,减少了吊装过程中钩挂物品的问题;吊架与支撑杆组成封闭环,被吊装物品由于自重达到封闭吊钩目的,任意移动不会造成脱钩,提高了安全性;设置直角板,使U形头卡在直角板上,避免由于被吊装物品过重导致U形头与吊架卡死的问题,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轴;2、吊架;3、直杆部;4、U形部;5、支撑杆;6、U形头;7、防滑杆;8、开口;9、直角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旋转轴1的下部安装吊架2,吊架2为倒U形,吊架2的顶部中心与旋转轴1的下表面焊接固定,吊架2的一端为U形部4,吊架2的另一端为直杆部3,U形部4开设长条形开口8,开口8内安装支撑杆5,支撑杆5的底部与U形部4的底端通过一根螺栓铰接,支撑杆5的顶部为U形头6,U形头6与支撑杆5一体成型,U形头6可以卡在直杆部3,支撑杆5的中部安装防滑杆7,防滑杆7垂直焊接在支撑杆5的上表面,防滑杆7的宽度为开口8的宽度的一半,防滑杆7与螺栓铰接点的距离为开口8的长度一半,支撑杆5的长度大于U形部4与直杆部3的长度,直杆部3底部安装直角板9,直角板9与直杆部3一体成型,直角板9的斜边为弧形,直角板9的直角边与直杆部3共线,直角板9的斜边与吊架2的内圈共平面,直角板9的底边长度为U形部4与直杆部3长度的三分之一。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旋转支撑杆,将防滑杆插入开口内,将需要吊装的绳子从吊架底部的开口中套入,再次逆向旋转支撑杆,将U形头卡在直杆部上,然后将绳子挂在支撑杆与防滑杆的连接处,取下时逆向操作上述过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吊钩,包括旋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的下部设置有吊架(2),所述吊架(2)为倒U形,所述吊架(2)的顶部中心与所述旋转轴(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吊架(2)的一端设置有U形部(4),所述吊架(2)的另一端设置有直杆部(3),所述U形部(4)设置有长条形开口(8),所述开口(8)内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底部与所述U形部(4)的底端螺栓铰接,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U形头(6),所述U形头(6)与所述支撑杆(5)固定连接,所述U形头(6)可以卡在所述直杆部(3),所述支撑杆(5)的中部设置有防滑杆(7),所述防滑杆(7)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5)的上表面,所述防滑杆(7)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8)的宽度,所述防滑杆(7)与螺栓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所述开口(8)的长度,所述支撑杆(5)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部(4)与所述直杆部(3)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吊钩,包括旋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的下部设置有吊架(2),所述吊架(2)为倒U形,所述吊架(2)的顶部中心与所述旋转轴(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吊架(2)的一端设置有U形部(4),所述吊架(2)的另一端设置有直杆部(3),所述U形部(4)设置有长条形开口(8),所述开口(8)内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底部与所述U形部(4)的底端螺栓铰接,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U形头(6),所述U形头(6)与所述支撑杆(5)固定连接,所述U形头(6)可以卡在所述直杆部(3),所述支撑杆(5)的中部设置有防滑杆(7),所述防滑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亚峰梁永杰关开群刘涛吴大海王圣饮杨静张雨路攀路奎赫连艺久梁昊黄冲王连永邸峰梁艳梅董志磊张金亮董方闫艳贾晨旭苗青王春玲庞敏孙丽张艳刘辉赵雪莉张庆战陈柯欣祝大典李在允孙国华张海涛蒋亚威余杰怀涛赵琪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