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齿轮,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属于齿轮类
技术介绍
磁齿轮利用磁力传动,是没有机械接触的齿轮啮合。正是由于齿轮间的啮合无接触,无摩擦能耗、传动平稳,才体现出了磁齿轮效率高、可靠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其次它无需润滑,清洁、无油污、防尘防水等。且具有过载保护作用,过载时不会损坏减速器,而且在过载时随时切断传动关系,不仅减速器自身不会损坏,还能保护原动机。而现在所使用的磁齿轮主要是无源磁齿轮,针对传统无源磁齿轮,会因转矩波动而导致位置精度降低、易失步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包括内转子、调磁块、绕组和外转子;所述内转子与外转子呈同轴设置,且所述内转子位于外转子的内侧,所述调磁块安置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空隙处,且相邻的所述调磁块之间的空隙处安置有绕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1)、调磁块(2)、绕组(3)和外转子(4);所述内转子(1)与外转子(4)呈同轴设置,且所述内转子(1)位于外转子(4)的内侧,所述调磁块(2)安置在内转子(1)与外转子(4)之间的空隙处,且相邻的所述调磁块(2)之间的空隙处安置有绕组(3);/n其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通过在内转子(1)的外侧壁与外转子(4)的内侧壁嵌贴永磁体极,使内转子(1)转动产生的磁场通过调磁块(2)形成与外转子(4)同频率的谐波以驱动外转子(4)转动;/n步骤二、通过绕组(3)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外转子(4)永磁体产生的磁场间的相互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1)、调磁块(2)、绕组(3)和外转子(4);所述内转子(1)与外转子(4)呈同轴设置,且所述内转子(1)位于外转子(4)的内侧,所述调磁块(2)安置在内转子(1)与外转子(4)之间的空隙处,且相邻的所述调磁块(2)之间的空隙处安置有绕组(3);
其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在内转子(1)的外侧壁与外转子(4)的内侧壁嵌贴永磁体极,使内转子(1)转动产生的磁场通过调磁块(2)形成与外转子(4)同频率的谐波以驱动外转子(4)转动;
步骤二、通过绕组(3)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外转子(4)永磁体产生的磁场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对外转子(4)的转矩进行控制;
步骤三、当负载转矩、外转子(4)目标转速、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利用电枢绕组(3)所产生的电磁转矩来规划外转子(4)转速的变化曲线,使其能够平稳地在不同转速、位置下自由切换且尽量减少转速脉动;
步骤四、当负载转矩超过磁齿轮未加电枢电流时本身能产生的最大转矩,即最大永磁转矩时,将电枢绕组(3)通电作为外转子(4)转矩的来源之一,扩大整个磁齿轮系统的运行范围即转矩输出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有源磁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1)与外转子(4)在稳定状态下的转速反比于其转子上嵌贴的永磁体极对数,且转速与永磁体极对数所构成的齿轮比为:
其中,Pi为内转子永磁体的极对数,Po为外转子永磁体的极对数,ωi为内转子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熹,傅为农,陈一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爱维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