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驱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61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6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旋驱动组件,其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对旋电马达。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至驱动轴,并且外转子布置成相对于驱动轴旋转。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而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电池,所述电池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驱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并且涉及一种包括对旋风扇驱动组件的风扇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用和工业风扇通常包括叶轮以及用于旋转叶轮以产生气流的驱动组件,叶轮包括安装成可绕轴线旋转的一组叶片。气流的运动和循环产生微风,结果,用户或装置会通过对流和蒸发散发热量,从而获得冷却效果。叶片的旋转在流过叶轮的空气方向上施加切向或旋转分量。这不仅减少了通过风扇的质量流量并增加了能量损失,而且还施加了作用在风扇上的扭矩或转向力。众所周知,可以通过使用两个同轴的叶轮(通常称为对旋风扇)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来弥补这些缺陷。在这种布置中,下游叶轮的旋转消除了施加到流过上游叶轮的空气的旋转分量,从而使通过风扇的质量流量最大化,并使能量损失最小化。由于对旋的叶轮,作用在风扇上的扭矩也可以有效抵消。然而,对旋的叶轮并未在家用或工业风扇中广泛使用,部分是由于它们的费用,而且还由于与包括单个叶轮的风扇相比占据更多空间的事实。现有的对旋风扇使用两个独立的马达来驱动叶轮,或者使用联接到齿轮组的单个马达,该齿轮组被布置为沿相反的方向驱动两个叶轮。这样的布置昂贵且包装麻烦。另外,齿轮的使用会引起噪音并增加系统的效率低下。已经提出使用通过非接触动力传递来供电的对旋马达来驱动对旋的叶轮。但是,这样的电源昂贵且容量有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轻与对旋风扇相关的一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旋驱动组件,其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对旋电马达。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至驱动轴,并且外转子布置成相对于驱动轴旋转。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而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电池,所述电池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所述对旋电马达可以包括马达控制器,所述马达控制器相对于电池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马达控制器被布置为从电池接收电流并控制向内转子和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提供电流。对旋电马达可以包括马达安装组件,然后驱动轴可以旋转地安装到马达安装组件。驱动轴的第一端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到马达安装组件,而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的相反的第二端。内转子可以设置在驱动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外转子可以围绕内转子同心地布置。所述外转子包括转子壳体,所述转子壳体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驱动轴,并且所述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至所述转子壳体。电池可以固定地连接到转子壳体。马达控制器可以固定地连接到转子壳体。内转子可以包括永磁体,而外转子可以包括电磁体。替代地,内转子可以包括电磁体,而外转子可以包括永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旋驱动组件,其包括第一组叶片,第二组叶片和对旋电马达。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至驱动轴,并且外转子布置成相对于驱动轴旋转。第一组叶片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第二组叶片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电池,所述电池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提供了一种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其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对旋电马达。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至驱动轴,并且外转子布置成相对于驱动轴旋转。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而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马达控制器,所述马达控制器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对旋电马达可以包括马达安装组件,然后驱动轴可以旋转地安装到马达安装组件。驱动轴的第一端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到马达安装组件,而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的相反的第二端。内转子可以设置在驱动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滑动电接触组件,所述马达控制器被布置为经由所述滑动电接触组件接收电流并控制向内转子和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所述滑动电接触组件包括:固定部分,其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马达安装组件;以及可旋转部分,其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可旋转部分电接触。外转子可以围绕内转子同心地布置。所述外转子包括转子壳体,所述转子壳体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驱动轴,并且所述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至所述转子壳体。马达控制器可以固定地连接到转子壳体。内转子可以包括永磁体,而外转子可以包括电磁体。替代地,内转子可以包括电磁体,而外转子可以包括永磁体。还提供了一种对旋驱动组件,其包括第一组叶片,第二组叶片和对旋电马达。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至驱动轴,并且外转子布置成相对于驱动轴旋转。第一组叶片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第二组叶片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对旋电马达还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马达控制器,所述马达控制器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以下附图通过非限制示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例,其中:图1示出了对旋风扇驱动组件的第一布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用于对旋风扇驱动组件的第二布置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用于对旋风扇驱动组件的第三布置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对旋风扇驱动组件100的第一布置的示意图。对旋风扇驱动组件100包括第一叶轮101,第二叶轮102和对旋电马达103。然后,对旋电马达103包括驱动轴104,内转子105和外转子106。内转子105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104,而外转子106布置成相对于驱动轴104旋转。然后,第一叶轮101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104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第二叶轮102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106以与其一起旋转。然后,对旋电马达103还包括马达控制器107,该马达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控制向内转子105和外转子106之一提供电流来控制电马达103。特别地,马达控制器107被布置成向电马达103提供电子换向并控制电马达103的速度。在图1所示的布置中,外转子106包括电磁体108,而内转子105包括永磁体109。马达控制器107相对于外转子106固定,从而当驱动组件100在使用中时,马达控制器107与外转子106一起旋转,并且马达控制器107与外转子106电接触,以向电磁体108提供电流。在使用中,外转子106响应于从马达控制器107接收的电流而产生磁场,从而在外转子106和内转子105之间产生磁相互作用,然后由于角动量守恒原理使内转子106和外转子105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内转子105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包括:/n第一叶轮;/n第二叶轮;和/n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外转子布置为相对于驱动轴旋转;/n其中,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n其中,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电池,所述电池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0 GB 1919012.31.一种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叶轮;
第二叶轮;和
对旋电马达,包括驱动轴、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内转子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外转子布置为相对于驱动轴旋转;
其中,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第二叶轮固定地连接到外转子以与其一起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相对于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的电池,所述电池布置成向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中的所述第一转子提供电流,从而使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相反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马达控制器,所述马达控制器相对于电池固定以与其一起旋转,所述马达控制器被布置为从电池接收电流并控制向内转子和外转子中的第一转子提供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对旋电马达包括马达安装组件,并且所述驱动轴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马达安装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其中,驱动轴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到马达安装组件,并且第一叶轮固定地连接到驱动轴的相反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旋风扇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内转子布置在所述驱动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玛丽马格德莱因HC蒂拉卡瓦德哈纳RJ弗赖尔
申请(专利权)人: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