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梭车及使用该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5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梭车及使用该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其中穿梭车包括主动导向轮、支撑轮、物料放置台和底座,所述主动导向轮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主动导向轮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的电机,每个主动导向轮对应一个电机,两主动导向轮均位于底座的中心线上;使用时,穿梭车在轨道上运行,当穿梭车运行至弧形轨道处,两电机分别驱动穿梭车两侧的主动导向轮运行,进而分别调整穿梭车两侧主动导向轮的转速,方便穿梭车在弧形轨道处转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梭车及使用该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梭车及使用该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物料分拣是仓储物流领域必经的流程,一般的物料处理系统包括多层轨道和运行在轨道上穿梭车,为配合多层轨道,穿梭车的主动导向轮一般采用齿轮,穿梭车两侧的齿轮通过同一根主轴连接,此种设置的穿梭车可以实现水平直线运动和纵向直线运动,无法适应圆弧形轨道实现圆弧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圆弧运动的穿梭车及使用该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梭车,包括主动导向轮、支撑轮、物料放置台和底座,所述主动导向轮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主动导向轮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的电机,每个主动导向轮对应一个电机,两主动导向轮均位于底座的中心线上;使用时,穿梭车在轨道上运行,当穿梭车运行至弧形轨道处,两电机分别驱动穿梭车两侧的主动导向轮运行,进而分别调整穿梭车两侧主动导向轮的转速,方便穿梭车在弧形轨道处转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导向轮呈齿轮状,所述支撑轮至少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轮均匀分布在两主动导向轮所在的两侧;支撑轮的设置便于与支撑轨道配合,避免穿梭车在使用时翻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轮至少设置有八个,所述主动导向轮所在侧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物料放置台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物料放置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两侧板,所述物料放置台包括传送带、主动锟筒和涨紧锟筒,所述主动锟筒和所述涨紧锟筒安装在两所述侧板上;传送带的传送方式简单方便,成本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轮采用包塑工艺,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超级电容电源;支撑轮采用包塑工艺可减小支撑轮与轨道的摩擦系数;超级电容电源便于充电放电。一种物料处理系统,包括轨道架、导轨和所述的穿梭车,所述轨道为齿轮轨道,所述轨道固定在所述轨道架上,所述轨道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和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二轨道两端的第一轨道组成轨道组,所述轨道组设置有若干组,相邻两所述轨道组之间设置有扳道,若干条第一轨道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扳道闭合时,相邻两所述轨道组的第一轨道和扳道形成连续的直线,所述轨道组端部的轨道架上设有纵向板。当穿梭车运行至纵向方向时,闭合扳道,相邻两所述轨道组的第一轨道和扳道形成连续的直线,此时两相邻的第一轨道连通,所述扳道成为第一轨道的一部分,穿梭车可在纵向方向上运行;穿梭车需要有纵向方向的轨道转至水平轨道运行时,打开扳道,两相邻的第一轨道之间形成缺口,此时同一轨道组中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连通,穿梭车即可由第一轨道运行至第二轨道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轨道呈U形;U形轨道进一步节省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所述轨道组中的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一轨道连接处设有容纳所述扳道端部的凹槽,所述扳道位于其能打开和闭合的第二轨道的上方,当扳道闭合时,扳道的端部陷入凹槽中,所述扳道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扳道壁形成弧形拐角,所述凹槽底壁上设有台阶状凸起,所述台阶状凸起与所述弧形拐角相适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轨道两端的轨道架上固定有与所述支撑轮配合的辅助支撑轨道,所述辅助支撑轨道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轨道架上;述辅助支撑轨道包括块状的轨道本体和轨道本体上开设的导槽,所述导槽包括弧形导槽,所述弧形导槽的弧度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处的圆弧形弧度相对应,所述轨道本体上还设有与弧形导槽连通的纵向导槽,所述纵向导槽上下两端贯穿轨道本体,当所述有轨小车沿第一轨道上下运动时,对应支撑轮沿所述纵向导槽滑动;每个轨道组的一侧对应两个辅助支撑轨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中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U形轨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物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物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图6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6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7中E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中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扳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技术中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扳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本技术中辅助支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扳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道架;2、扳道;21、凸起;22、弧形拐角;3、轨道组;31、第一轨道;32、第二轨道;33、凹槽;34、台阶状凸起;4、辅助支撑轨道;41、轨道本体;42、弧形导槽;5、穿梭车;51、主动导向轮;52、支撑轮;53、物料放置台;54、底座;55、侧板;6、支撑轨道;7、辅助内轨道;9、纵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14对本技术一种穿梭车及使用该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种穿梭车5,包括主动导向轮51、支撑轮52、物料放置台53和底座54,所述主动导向轮51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主动导向轮51分别位于底座54的两侧,所述底座54上设置有两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51的电机,每个主动导向轮51对应一个电机,两主动导向轮51均位于底座54的中心线上;上述主动导向轮51呈齿轮状,可在齿条形轨道上运行。所述支撑轮52至少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轮52均匀分布在两主动导向轮51所在的两侧;所述支撑轮52至少设置有八个,所述主动导向轮51所在侧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轮52;当穿梭车5在轨道上运行时,支撑轮52在辅助轨道上运行,避免穿梭车5运行过程中翻转。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放置台53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座54上;所述底座54上固定有两侧板55,所述物料放置台53包括传送带、主动锟筒和涨紧锟筒,所述主动锟筒和所述涨紧锟筒安装在两所述侧板55上;当然物料放置台53也可以采用翻斗、机械手臂等可以将物料放置台53上的物品转移至最终货架上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轮52采用包塑工艺,所述底座54上安装有超级电容电源。一种物料处理系统,包括轨道架1、导轨和上述的穿梭车5,所述轨道为齿轮轨道,所述轨道固定在所述轨道架1上,所述轨道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32和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31,所述第二轨道32和第二轨道32两端的第一轨道31组成轨道组3,所述轨道组3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轨道组3在纵向方向上排列,相邻两所述轨道组3之间设置有扳道2,若干条第一轨道3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扳道2闭合时,相邻两所述轨道组3的第一轨道31和扳道2形成连续的直线,所述轨道组3端部的轨道架1上设有纵向板9,当穿梭车5在纵向方向上上下运行时,纵向板9从侧面抵住主动导向轮51,避免主动导向轮51从轨道上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导向轮、支撑轮、物料放置台和底座,所述主动导向轮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主动导向轮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的电机,每个主动导向轮对应一个电机,两主动导向轮均位于底座的中心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导向轮、支撑轮、物料放置台和底座,所述主动导向轮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主动导向轮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的电机,每个主动导向轮对应一个电机,两主动导向轮均位于底座的中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轮呈齿轮状,所述支撑轮至少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轮均匀分布在两主动导向轮所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至少设置有八个,所述主动导向轮所在侧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放置台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两侧板,所述物料放置台包括传送带、主动锟筒和涨紧锟筒,所述主动锟筒和所述涨紧锟筒安装在两所述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采用包塑工艺,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超级电容电源。


7.一种使用穿梭车的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导轨和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穿梭车,所述轨道为齿轮轨道,所述轨道固定在所述轨道架上,所述轨道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和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存刘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埃博特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