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器件及光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4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4
本申请属于OLED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及光源组件,其中,OLED器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注入层、第一传输层、发光层、第二传输层、第二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传输层均包括双极性材料;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均为N型材料。在OLED器件进行交流驱动时,其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均能够正常发光,且发光的颜色和亮度相同,实现了无频闪的交流驱动,解决了现有的OLED器件在采用交流电驱动时需要增加交流转直流的驱动器,存在增加OLED技术应用的实际成本、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LED器件及光源组件
本申请涉及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OLED器件及光源组件。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一种新型的照面技术,并兼具无蓝光危害、柔光、柔性可折叠、无频闪以及显色质量高等优点。OLED器件是一种直流驱动器件,在交流电的驱动下,只能在正半周期发光,而在负半周期不发光。日常居民用电均为220V的交流电,如果直接采用交流电用于驱动OLED器件,会有明显的频闪,进而对眼睛造成损伤。因此,若采用交流电驱动OLED器件,需要增加交流转直流的驱动器,存在增加OLED技术应用的实际成本、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器件及光源组件,旨在解决交流电驱动OLED器件,需要增加交流转直流的驱动器,存在增加OLED技术应用的实际成本、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注入层、第一传输层、发光层、第二传输层、第二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传输层均包括双极性材料;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均为N型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极性材料为具有双极性性质的P型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极性材料包括NPB、CBP以及26DCZPPY。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内的双极性材料传输电子和空穴的速度不同;所述第二传输层内的双极性材料传输电子和空穴的速度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传输层内还掺杂有单极性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极性材料为TAPC、LiQ、TMPYPB、TpPyPb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型材料包括ZnO、HATCN。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LED器件的结构对称。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源组件,包括:封装层;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OLED器件,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OLED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为透明封装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及光源组件,其中,OLED器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注入层、第一传输层、发光层、第二传输层、第二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传输层均包括双极性材料;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均为N型材料。在OLED器件进行交流驱动时,其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均能够正常发光,且发光的颜色和亮度相同,实现了无频闪的交流驱动,解决了现有的OLED器件在采用交流电驱动时需要增加交流转直流的驱动器,存在增加OLED技术应用的实际成本、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的各功能层的能带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中的pn结在反向偏置下的电子空穴的产生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中的pn结在正向偏置下的电子空穴的产生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家用交流电的OLED器件叠层器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目前采用交流电驱动OLED器件,通常需要增加交流转直流的驱动器,存在增加OLED技术应用的实际成本、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交流OLED期间普遍采用的是将两个OLED器件堆叠在一起,并引出三个电极分别进行驱动,这样一来总会有一个OLED器件不发光,这种方法既加大OLED的制备难度,提高制备成本,同时在外接线路也会需要控制器而变得相对复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该OLED器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1、第一注入层21、第一传输层31、发光层40、第二传输层32、第二注入层22以及第二电极层12,其中,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均包括双极性材料,第一注入层21和第二注入层22均为N型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分别作为OLED器件的阴极和阳极,可以直接采用交流电源进行驱动。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分别设于发光层40两侧,第一注入层21设于第一传输层31和第一电极层11之间,第二注入层22设于第二传输层32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通过在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内采用双极性材料作为其主体材料,在采用交流电源驱动OLED器件时,OLED器件在交流驱动电源的正半周期及负半周期均可以发光,且在两个半周期内发光的发光单元相同,从而实现无频闪的交流OLED器件。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第一注入层21和第二注入层22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的主体材料可以为双极性材料,该双极性材料兼具电子和空穴的迁移能力。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的主体材料可以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传输层31的主体材料的电子迁移能力与第二传输层32的主体材料的电子迁移能力不同,第一传输层31的主体材料的空穴迁移能力与第二传输层32的主体材料的空穴迁移能力不同,则分别再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中掺杂单极性材料,其掺杂浓度可以为10%-30%,此时,当驱动电压正负翻转时,可以避免OLED器件发生闪光现象。进一步地,第一传输层31的主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大于第二传输层32中的主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则第一传输层31中掺杂的单极性材料的浓度大于第二传输层32中掺杂的单极性材料的浓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层40两侧的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可以为具有高三线态能带的双极性材料,例如,具有高三线态能带的双极性材料可以为26DCZPPY,可以进一步的将激子限制在发光层40中,提升OLED器件的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极性材料可以为具有双极性性质的P型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中从靠近发光层40到远离发光层40的主体材料的浓度逐渐减小,例如,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中的主体材料可以分成多层,每层的主体材料的浓度与其距离发光层40的距离呈线性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层31和第二传输层32中的双极性材料和单极性材料的浓度呈反比关系。例如,第一传输层31中的双极性材料和单极性材料均匀混合,其中,双极性材料可以为7份,单极性材料可以为3份,第二传输层32同样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注入层、第一传输层、发光层、第二传输层、第二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n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传输层均包括双极性材料;/n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均为N型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注入层、第一传输层、发光层、第二传输层、第二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二传输层均包括双极性材料;
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均为N型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材料为具有双极性性质的P型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材料包括NPB、CBP以及26DCZPPY。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内的双极性材料传输电子和空穴的速度不同;
所述第二传输层内的双极性材料传输电子和空穴的速度不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凌刘纪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美晨曦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