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444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包括外袋体,所述外袋体为顶部开口式设计,所述外袋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层,所述转动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胶带层,所述胶带层的表面设置有遮盖条,所述外袋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所述外袋体的内壁与内袋体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垫层和防护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对内袋体的内壁和外表面同时进行有效防护,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运输和携带过程中对内部物品的损伤;同时通过胶带层和遮盖条的配合形成第一层固定,通过限位钩和O形块的配合形成第二层固定,进行可以有效防止内部物品重量过大导致的胶带层脱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
本技术涉及自粘袋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
技术介绍
自粘袋的袋口有一条胶水,买来的时候用一小条塑料纸片遮住,需要封口的时候撕去塑料制片露出胶水,就可以把袋子封上,一般是一次性的包装用品。自粘袋由于不需要机器的帮助就可以自行包装物品,被广泛运用于文具、医疗用品、纸制品、办公用品包装等行业。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0708632U公开了一种带标签保护粘条自封袋,包括自封袋体和标签区,标签纸粘贴于自封袋体外侧或在标签区用记号笔标记样品信息,还包括可撕拉粘条;达到了能够保证标签持久完整清晰,使用便捷等优点。但是该自封袋无法对袋体进行有效防护,在运输和携带过程中很可能会对内部物品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内部物品损坏无法使用;同时仅靠胶带层来连接导致固定效果较差,若内部物品的重量较大,很可能使胶带层脱离,产品的体验感较差,实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袋体没有设置有效防护以及仅靠胶带层来连接导致固定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包括外袋体,所述外袋体为顶部开口式设计,所述外袋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层,所述转动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胶带层,所述胶带层的表面设置有遮盖条,所述外袋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所述外袋体的内壁与内袋体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护组件。进一步,所述内袋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垫层。进一步,所述连接层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挂钩孔。进一步,所述转动层的表面且靠近连接层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位钩,所述外袋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O形块。进一步,所述外袋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明插窗,所述透明插窗为顶部开口式设计,所述透明插窗的内部设置有指示标签。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罩壳的外部,所述矩形块的另一侧与罩壳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外袋体、内袋体、橡胶垫层和防护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内袋体的内壁和外表面同时进行有效防护,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运输和携带过程中对内部物品的损伤,保证了内部物品的质量,产品的体验感较好,实用性更高。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胶带层和遮盖条的配合形成第一层固定,通过限位钩和O形块的配合形成第二层固定,进行可以有效防止内部物品重量过大导致的胶带层脱离现象,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适用性更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的外袋体内部结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袋体;2、连接层;3、转动层;4、胶带层;5、遮盖条;6、内袋体;7、防护组件;8、橡胶垫层;9、挂钩孔;10、限位钩;11、O形块;12、透明插窗;13、指示标签;701、罩壳;702、矩形块;703、支撑杆;70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包括外袋体1,外袋体1为橡胶材质;外袋体1为顶部开口式设计,外袋体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层2,连接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层3,外袋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6,外袋体1的内壁与内袋体6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护组件7。其中,连接层2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挂钩孔9,挂钩孔9为运输和携带提供了一定便利。具体的,转动层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胶带层4,胶带层4的表面设置有遮盖条5。转动层3的表面且靠近连接层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位钩10,外袋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O形块11;使用时撕下遮盖条5并将胶带层4与外袋体1贴合形成第一层固定,同时将限位钩10与O形块11对应卡接形成第二层固定,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内部物品重量过大导致的胶带层4脱离现象,固定效果更好,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具体的,外袋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明插窗12,透明插窗12为顶部开口式设计,透明插窗12为后期指示标签13的更换提供了便利;透明插窗12的内部设置有指示标签13,指示标签13便于对内袋体6内的物品进行分类放置,进而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查找取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内袋体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垫层8。防护组件7包括罩壳701,罩壳701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块702,矩形块7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03,支撑杆703延伸至罩壳701的外部,矩形块702的另一侧与罩壳701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704;通过橡胶垫层8可以对内袋体6的内壁进行有效防护;通过罩壳701、矩形块702、支撑杆703和弹簧704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对内袋体6的外表面进行有效防护,双层防护同时进行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运输和携带过程中对内部物品的损伤,保证了内部物品的质量,产品的体验感更好。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包括外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体(1)为顶部开口式设计,所述外袋体(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层(2),所述连接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层(3),所述转动层(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胶带层(4),所述胶带层(4)的表面设置有遮盖条(5),所述外袋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6),所述外袋体(1)的内壁与内袋体(6)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护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包括外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体(1)为顶部开口式设计,所述外袋体(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层(2),所述连接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层(3),所述转动层(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胶带层(4),所述胶带层(4)的表面设置有遮盖条(5),所述外袋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6),所述外袋体(1)的内壁与内袋体(6)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护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体(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垫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自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2)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挂钩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外部防护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凯龙医疗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