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38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辅助装置,包括两个防滑件,均位于集成化模块的下端,两个所述防滑件沿所述集成化模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防滑件均沿所述集成化模块的宽度方向延伸;两组固定件,两组所述固定件与两个所述防滑件一一对应,每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的第一承载梁,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的第二承载梁,所述第一承载梁和所述第二承载梁沿所述集成化模块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叉车运输集成化模块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集成化模块、尤其是集成化钢结构模块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集成化钢结构模块的转运一般使用叉车完成。由于集成化钢结构模块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叉车转运的情况,故在使用叉车进行模块倒运的过程中,由于叉车臂与模块的接触面积小,模块容易产生滑动甚至倾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辅助装置,解决集成化模块的安全转运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转运辅助装置,包括两个防滑件,均位于集成化模块的下端,两个所述防滑件沿所述集成化模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防滑件均沿所述集成化模块的宽度方向延伸;两组固定件,两组所述固定件与两个所述防滑件一一对应,每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的第一承载梁,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的第二承载梁,所述第一承载梁和所述第二承载梁沿所述集成化模块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防滑件的横截面为一字型。可选地,所述防滑件的横截面为L型,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或所述第二平直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集成化模块连接。可选地,所述防滑件的横截面为U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平直部和第四平直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平直部和所述第四平直部的第五平直部,所述第五平直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集成化模块连接。可选地,所述防滑件为方管,所述方管的其中一个侧壁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集成化模块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平板用于与所述第一承载梁或所述第二承载梁连接,所述第二平板用于与所述防滑件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分别沿所述连接板厚度方向反向延伸。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的高度和小于第一承载梁的高度,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梁或所述第二承载梁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防滑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可选地,所述防滑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平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沿防滑件长度方向开设的腰型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转运辅助装置,在集成化模块的承载梁的下底面设置两个防滑件,使得集成化模块在转移过程,防滑件与叉车臂的上表面抵接,与集成化模块承载梁直接与叉车臂抵接相比,摩擦系数及摩擦力增大,避免集成化模块与叉车臂出现相对滑动的情况,使得集成化模块的转运过程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固定件;11-第一平板;12-连接板;13-第二平板;2-防滑件;3-紧固件;4-第二固定件;100-集成化模块;101-第一承载梁;102-第二承载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辅助装置,包括:两个防滑件2,均位于集成化模块100的下端,两个防滑件2沿集成化模块100的长度方向根据叉车的两个叉车臂间距进行间隔设置,且每个防滑件2均沿集成化模块1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两组固定件,两组固定件与两个防滑件2一一对应,每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4,第一固定件1用于连接防滑件2的第一端与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一承载梁101,第二固定件4用于连接防滑件2的第二端与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二承载梁102,第一承载梁101和第二承载梁102沿集成化模块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防滑件2的材质可以为钢材质,在防滑件2的下表面设有胶垫或者通过划痕增加防滑件2下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加与叉车臂之间的摩擦力。在集成化模块100通过叉车转运时,本申请实施例,借助固定在集成化模块100下端的防滑件2与叉车臂的配合,此方式相较于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一承载梁101和第二承载梁102直接与叉车臂的配合方式,防滑件2与叉车臂之间的摩擦系数及摩擦力增加,在叉车行走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集成化模块100滑落情况的出现,提高了集成化模块100通过叉车转运的安全性。防滑件2的横截面为一字型,即防滑件2为板材结构,此结构的防滑件2能够在转运过程与叉车臂的上侧面抵接,易加工,成本低,且能够增加叉车臂与集成化模块100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效防止集成化模块100在转运过程出现滑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可选地,防滑件2的横截面还可以为L型,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或第二平直部通过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4与集成化模块100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滑件2也可以为角铁,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件2的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均可以是钢板,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防滑件2的第一平直部通过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4与集成化模块100连接,两个防滑件2的第二平直部相对设置,即两个防滑件2的第二平直部均位于集成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防滑件(2),均位于集成化模块(100)的下端,两个所述防滑件(2)沿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防滑件(2)均沿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宽度方向延伸;/n两组固定件,两组所述固定件与两个所述防滑件(2)一一对应,每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4),所述第一固定件(1)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一承载梁(101),所述第二固定件(4)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二承载梁(102),所述第一承载梁(101)和所述第二承载梁(102)沿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防滑件(2),均位于集成化模块(100)的下端,两个所述防滑件(2)沿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防滑件(2)均沿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宽度方向延伸;
两组固定件,两组所述固定件与两个所述防滑件(2)一一对应,每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4),所述第一固定件(1)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一承载梁(101),所述第二固定件(4)用于连接所述防滑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第二承载梁(102),所述第一承载梁(101)和所述第二承载梁(102)沿所述集成化模块(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2)的横截面为一字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2)的横截面为L型,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或所述第二平直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4)与所述集成化模块(100)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2)的横截面为U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平直部和第四平直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平直部和所述第四平直部的第五平直部,所述第五平直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4)与所述集成化模块(10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金永柱刘梦涛李大仓敖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