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35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整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S2: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和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S3: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跟骨内外翻角和最大跟骨内外旋角;S4: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各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均值和足底压力峰值;S5:建立各个参数的评分量表,分别对各个参数根据评分量表进行评分;S6:对足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S7:结合步骤S5中各个参数的评分以及步骤S6中的疼痛程度的评分,进行总体评分。能够联合分析动态足底压力、跟骨角度以及关节运动之间的联系,共同评估足部运动时的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整合的
,尤其涉及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当人体足部运动时,足底压力与跟骨角度,以及足底压力与关节运动均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当需要评价人体足部运动时的健康程度时,联合分析足底压力、跟骨角度以及关节运动数据,从多个角度联合对运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技术中,均是对足底压力、跟骨角度以及关节运动进行分别分析,没有将它们进行关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及系统。能够联合分析动态足底压力、跟骨角度以及关节运动之间的联系,共同评估足部运动时的健康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S2: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和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S3: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跟骨内外翻角和最大跟骨内外旋角;S4: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各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均值和足底压力峰值;S5:建立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参数的评分量表,分别对各个参数根据所述评分量表进行评分;S6:对足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数字量表疼痛评分(NRS);>S7:结合步骤S5中各个参数的评分以及步骤S6中的疼痛程度的评分,进行总体评分。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需要至少包括一个足部的运动周期,其中,所述足部运动周期为从足底的任意一部位着地到足底完全离地的时间间隔。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跟骨内外翻角和跟骨内外旋角,具体为:所述跟骨内外旋角,具体为:获取跟骨结节内侧突与跟骨结节侧突连线的侧突连线中点;获取所述侧突连线中点与跟骨结节的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全局坐标系XOY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横断面的投影即为所述跟骨内外旋角;所述跟骨内外翻角,具体为:获取足内踝与足外踝的踝连线中点;获取所述踝连线中点与跟骨结节的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全局坐标系XOY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冠状面的投影即为所述跟骨内外翻角。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具体为: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具体为:针对于足底各个压力分区,分别获取每一个压力分区在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对每一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求均值,即为所述最大压力均值;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具体为:针对于足底各个压力分区,分别获取每一个压力分区在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压力,进而获取所有的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中的压力峰值,即为所述足底压力峰值。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建立所述评分量表,具体为:获取大量的健康人体的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参数数据;对健康人体的每一种参数数据分别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计算均值和标准差,根据实际参数偏离均值的程度,建立所述评分量表。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对足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具体为:根据数字量表疼痛评分模型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将评分进行等比转换,转换成与步骤S5中参数的所述评分量表相同的分数划分。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进行总体评分,具体为:其中,T为整体得分;R为疼痛程度评分;n为计算因素的个数,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参数的评分;ki为某一个因素的评分;ρi为ki的权重因子。进一步地,在步骤S7之前,还包括:计算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每一个参数的评分与疼痛程度评分的回归系数;使用每一个参数的所述回归系数,除以所述回归系数的总和,获取到每一个参数的权重因子。一种执行如上述的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的系统,包括:连续监测模块,用于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膝关节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和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跟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跟骨内外翻角和最大跟骨内外旋角;足部压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各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均值和足底压力峰值;参数评分模块,用于建立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参数的评分量表,分别对各个参数根据所述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疼痛评分模块,用于对足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体评分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参数评分模块中各个参数的评分以及所述疼痛评分模块中的疼痛程度的评分,进行总体评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所述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代码被执行时,如上述的方法被执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联合分析动态足底压力、跟骨角度以及关节运动之间的联系,共同评估足部运动时的健康状态。同时加入了对疼痛程度的评分,使得对足部运动时的健康状态评估更加的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膝关节内外翻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膝关节内外旋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跟骨内外旋角和跟骨内外翻角的计算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足底压力分区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nS2: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和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nS3: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跟骨内外翻角和最大跟骨内外旋角;/nS4: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各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均值和足底压力峰值;/nS5:建立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参数的评分量表,分别对各个参数根据所述评分量表进行评分;/nS6:对足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数字量表疼痛评分;/nS7:结合步骤S5中各个参数的评分以及步骤S6中的疼痛程度的评分,进行总体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
S2: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和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
S3: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跟骨内外翻角和最大跟骨内外旋角;
S4:获取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各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均值和足底压力峰值;
S5:建立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在内的参数的评分量表,分别对各个参数根据所述评分量表进行评分;
S6:对足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数字量表疼痛评分;
S7:结合步骤S5中各个参数的评分以及步骤S6中的疼痛程度的评分,进行总体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步骤S1中,对足部运动进行连续的监测,需要至少包括一个足部的运动周期,其中,所述足部运动周期为从足底的任意一部位着地到足底完全离地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跟骨内外翻角和跟骨内外旋角,具体为:
所述跟骨内外旋角,具体为:
获取跟骨结节内侧突与跟骨结节侧突连线的侧突连线中点;
获取所述侧突连线中点与跟骨结节的第一连线;
所述第一连线与全局坐标系XOY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横断面的投影即为所述跟骨内外旋角;
所述跟骨内外翻角,具体为:
获取足内踝与足外踝的踝连线中点;
获取所述踝连线中点与跟骨结节的第二连线;
所述第二连线与全局坐标系XOY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冠状面的投影即为所述跟骨内外翻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和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具体为:
所述最大压力均值,具体为:
针对于足底各个压力分区,分别获取每一个压力分区在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对每一个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求均值,即为所述最大压力均值;
所述足底压力峰值,具体为:
针对于足底各个压力分区,分别获取每一个压力分区在足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压力,进而获取所有的压力分区的最大压力中的压力峰值,即为所述足底压力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关节以及足底压力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建立所述评分量表,具体为:
获取大量的健康人体的包括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膝关节内外旋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翻角、所述最大跟骨内外旋角、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远胡项俊杨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橙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