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26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包括防撞装置本体(1),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设置在纵舱壁(2)和集装箱(3)之间;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包含导向肘板(1.1)和连接肘板(1.2);所述连接肘板(1.2)通过立柱(1.3)与纵舱壁(2)连接;所述导向肘板(1.1)倾斜设置在连接肘板(1.2)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形式合理,方便施工,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针对不同的箱船形式,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属于船舶建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船舶运营过程中装卸集装箱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集装箱撞击到主船体结构上,从而导致结构或集装箱损坏。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6447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其包括一船艏部和设于船艏部的艏侧推装置,所述船艏部的甲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有一货舱及一防撞舱,所述防撞舱较所述货舱更靠近艏垂线,所述货舱的前舱壁与所述防撞舱的后舱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4米-1.8米,靠近所述货舱的前端的底部设置有用以放置消防泵的消防泵舱,所述消防泵舱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防撞舱的后舱壁,所述艏侧推装置位于所述消防泵舱内。上述专利所述的集装箱船通过取消消防泵舱内用于堆放集装箱的箱位,将艏侧推装置移至消防泵舱内,并缩短货舱的前舱壁与防撞舱的后舱壁之间的距离,以达到压缩船长的目的,从而降低了空船的重量及造船的成本;但是,操作难度大,且需要在造船时就进行规划,而无法进行改装,无法适用到各不同的箱船形式。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箱船形式,研发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它结构形式合理,方便施工,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针对不同的箱船形式,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包括防撞装置本体,所述防撞装置本体设置在纵舱壁和集装箱之间;所述防撞装置本体包含导向肘板和连接肘板;所述连接肘板通过立柱与纵舱壁连接;所述导向肘板倾斜设置在连接肘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立柱有两根,两根立柱之间还设置有纵向设置的连接板,且在连接板和连接肘板之间通过第一增强结构进行增强。所述导向肘板和连接肘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增强结构。所述连接肘板与集装箱之间的距离为20~40mm。所述防撞装置本体有多个,均布在纵舱壁上,位于纵舱壁和集装箱之间;水平位置布置在纵舱壁的舱口围顶部的防撞装置本体其高度超过舱口围高度不低于20mm;水平位置布置在纵舱壁的二甲板的防撞装置本体覆盖最底层标箱高度的集装箱。所述立柱与纵舱壁连接端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增强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肘板1.1的倾斜角度为3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它布置在纵舱壁和集装箱之间,可以对纵向舱口围结构起到非常好保护作用,同时该结构形式合理,方便施工,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不需要对船体本身进行大改造,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箱船形式,适用范围非常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的布置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的防撞装置本体具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的防撞装置本体的底视图。其中:1、防撞装置本体;2、纵舱壁;3、集装箱;1.1、导向肘板;1.2、连接肘板;1.3、立柱;1.4、连接板;1.5、第一增强结构;1.6、第二增强结构;1.7、第三增强结构;2.1、舱口围顶部;2.2、二甲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包括防撞装置本体1,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设置在纵舱壁2和集装箱3之间;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包含导向肘板1.1和连接肘板1.2;所述连接肘板1.2通过立柱1.3与纵舱壁2连接;所述导向肘板1.1倾斜设置在连接肘板1.2的上下两侧。所述立柱1.3有两根,两根立柱1.3之间还设置有纵向设置的连接板1.4,且在连接板1.4和连接肘板1.2之间通过第一增强结构1.5进行增强。所述导向肘板1.1和连接肘板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增强结构1.6。所述连接肘板1.2与集装箱3之间的距离为20~40mm。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有多个,均布在纵舱壁2上,位于纵舱壁2和集装箱3之间;水平位置布置在纵舱壁2的舱口围顶部2.1的防撞装置本体1其高度超过舱口围高度不低于20mm;水平位置布置在纵舱壁2的二甲板2.2的防撞装置本体1覆盖最底层标箱高度的集装箱3。所述立柱1.3与纵舱壁2连接端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增强结构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肘板1.1的倾斜角度为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强结构1.5、第二增强结构1.6以及第三增强结构1.7都是三角肘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肘板结构还可以采用软趾形式,有效缓冲集装箱的撞击。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装置本体(1),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设置在纵舱壁(2)和集装箱(3)之间;/n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包含导向肘板(1.1)和连接肘板(1.2);/n所述连接肘板(1.2)通过立柱(1.3)与纵舱壁(2)连接;/n所述导向肘板(1.1)倾斜设置在连接肘板(1.2)的上下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装置本体(1),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设置在纵舱壁(2)和集装箱(3)之间;
所述防撞装置本体(1)包含导向肘板(1.1)和连接肘板(1.2);
所述连接肘板(1.2)通过立柱(1.3)与纵舱壁(2)连接;
所述导向肘板(1.1)倾斜设置在连接肘板(1.2)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有两根,两根立柱(1.3)之间还设置有纵向设置的连接板(1.4),且在连接板(1.4)和连接肘板(1.2)之间通过第一增强结构(1.5)进行增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的纵舱壁保护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肘板(1.1)和连接肘板(1.2)之间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志祥曾丽娟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