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13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承载机构领域,尤其是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包括位于运载车顶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T梁,承载板的上方设有U形板,且U形板与T梁相适配,U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运载车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固定环,且钢丝绳与第二固定环相适配,承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且多个竖杆两两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竖杆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T梁进行支撑和固定,此而便于对T梁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
本技术涉及承载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
技术介绍
T型梁指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梁肋(或腹板)。由于其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目前现有的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在运输时,T梁的固定性能比较差,存在着不便于增加对T梁固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增加对T梁固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包括位于运载车顶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T梁,承载板的上方设有U形板,且U形板与T梁相适配,U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运载车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固定环,且钢丝绳与第二固定环相适配,承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且多个竖杆两两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竖杆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杆的一端,顶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且顶杆与T梁相适配,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座,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座中的一个矩形座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丝杆的一端,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矩形座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旋钮,且移动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竖杆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竖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固定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能够使得移动板进行稳定的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且顶杆与移动孔滑动连接,能够使得顶杆稳定的移动。优选的,所述矩形座上开设有旋转孔,且丝杆与旋转孔转动连接。本技术中,所述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当对T梁进行运输时,首先把T梁放置在承载板上,通过放置槽能够对T梁进行放置,然后把U形板套设在T梁上,然后拉动钢丝绳的另一端并固定在第二固定环上,从而能够对U形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T梁进行初步固定;通过转动连接杆,连接杆能够带动转动杆和固定座进行转动,然后转动固定螺栓,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固定螺栓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从而能够使得固定螺栓卡入对应的固定槽内,然后转动旋钮,旋钮能够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能够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移动板能够带动顶杆进行移动,使得顶杆顶在T梁上,能够加强对顶杆的固定。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T梁进行支撑和固定,此而便于对T梁进行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运载车;2、承载板;3、放置槽;4、T梁;5、U形板;6、第一固定环;7、钢丝绳;8、第二固定环;9、竖杆;10、转动杆;11、连接杆;12、固定座;13、固定槽;14、连接座;15、螺纹孔;16、固定螺栓;17、第一孔;18、移动板;19、顶杆;20、矩形座;21、丝杆;22、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包括位于运载车1顶部的承载板2,承载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T梁4,承载板2的上方设有U形板5,且U形板5与T梁4相适配,U形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固定环6,第一固定环6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7,运载车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固定环8,且钢丝绳7与第二固定环8相适配,承载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9,且多个竖杆9两两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竖杆9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10,转动杆10上固定套设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17,第一孔17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杆19的一端,顶杆19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11,且顶杆19与T梁4相适配,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座20,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座20中的一个矩形座20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丝杆21的一端,丝杆21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矩形座20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旋钮22,且移动板18与丝杆21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转动杆10的一端延伸至竖杆9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13,竖杆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4,连接座14上开设有螺纹孔15,螺纹孔15内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16,且固定螺栓16与固定槽13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移动板1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能够使得移动板18进行稳定的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且顶杆19与移动孔滑动连接,能够使得顶杆19稳定的移动。本实施例中,矩形座20上开设有旋转孔,且丝杆21与旋转孔转动连接。本技术中,当对T梁进行运输时,首先把T梁4放置在承载板2上,通过放置槽3能够对T梁4进行放置,然后把U形板5套设在T梁4上,然后拉动钢丝绳7的另一端并固定在第二固定环8上,从而能够对U形板5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T梁4进行初步固定,通过转动连接杆11,连接杆11能够带动转动杆10和固定座12进行转动,然后转动固定螺栓16,在螺纹孔15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固定螺栓16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从而能够使得固定螺栓16卡入对应的固定槽13内,然后转动旋钮22,旋钮22能够带动丝杆21进行转动,丝杆21能够带动移动板18进行移动,移动板18能够带动顶杆19进行移动,使得顶杆19顶在T梁4上,能够加强对顶杆19的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包括位于运载车(1)顶部的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T梁(4),承载板(2)的上方设有U形板(5),且U形板(5)与T梁(4)相适配,U形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固定环(6),第一固定环(6)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7),运载车(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固定环(8),且钢丝绳(7)与第二固定环(8)相适配,承载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9),且多个竖杆(9)两两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竖杆(9)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10),转动杆(10)上固定套设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17),第一孔(17)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杆(19)的一端,顶杆(19)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11),且顶杆(19)与T梁(4)相适配,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座(20),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座(20)中的一个矩形座(20)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丝杆(21)的一端,丝杆(21)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矩形座(20)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旋钮(22),且移动板(18)与丝杆(2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用运载车承载机构,包括位于运载车(1)顶部的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T梁(4),承载板(2)的上方设有U形板(5),且U形板(5)与T梁(4)相适配,U形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固定环(6),第一固定环(6)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7),运载车(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固定环(8),且钢丝绳(7)与第二固定环(8)相适配,承载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9),且多个竖杆(9)两两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竖杆(9)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10),转动杆(10)上固定套设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17),第一孔(17)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杆(19)的一端,顶杆(19)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杆(11),且顶杆(19)与T梁(4)相适配,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座(20),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座(20)中的一个矩形座(20)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丝杆(21)的一端,丝杆(21)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常平岳鹏飞吴保利张杰吴超徐力阳仇建松肖峰何帅李叶锋戴晨雨束长俊王文杰张立成赵才华刘明明徐高高陆昱郭伟晨王祥熙徐宝利奚乐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