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85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包括外侧连接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外侧壁的L型支架通过倾斜的第一气动组件与所述上模的外侧连接,所述支架的水平端位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外侧连接处的下方,所述下模中部卡槽的固定孔内设有第二气动组件,所述上模上均布有与所述第二气动组件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下模上位于所述卡槽的外侧设有方形分布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闭合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气凝胶聚氨酯混合物发泡速率,避免了烘箱的频繁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气凝胶聚氨酯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气凝胶聚氨酯是利用SiO2气凝胶的低导热系数、优越的保温隔热以及防火性能与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质轻、抗压强度高、设计简单、环保等特点相结合,通过有机-无机复合的方式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制备出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有机/无机复合绝热硬质泡沫材料,促进聚氨酯行业的发展。传统制备气凝胶聚氨酯的步骤如下,首先将各种化学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预热开放式模具中自由发泡固化,为提高交联密度,使反应更加充分,还需将制备的聚氨酯复合泡沫材料置于烘箱中,脱模后再进行热处理。此方法实验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低下,制备过程需人为操作,批量生产时工作量大,对烘箱尺寸也有严格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气凝胶聚氨酯混合物发泡速率,避免了烘箱的频繁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连接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外侧壁的L型支架通过倾斜的第一气动组件与所述上模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架的水平端位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外侧连接处的下方,所述下模中部卡槽的固定孔内设有第二气动组件,所述上模上均布有与所述第二气动组件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下模上位于所述卡槽的外侧设有方形分布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闭合环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动组件与所述支架、所述上模之间均铰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电阻丝位于所述卡槽的中部。优选的,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9个,其孔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气动组件的尺寸。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动组件均布在所述卡槽内,其数量为4个。优选的,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动组件的上方设有位于所述固定孔内的隔离板。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气凝胶聚氨酯混合物发泡速率,避免了烘箱的频繁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上模;2、下模;3、支架;4、第一气动组件;5、卡槽;6、第二气动组件;7、排气孔;8、电阻丝;9、隔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包括外侧连接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与下模2之间铰接,可以实现上模1与下模2之间旋转开合。下模2内侧壁的L型支架3通过倾斜的第一气动组件4与上模1的外表面连接,支架3的水平端位于上模1、下模2外侧连接处的下方,使得第一气动组件4在支架3的支撑在带动上模1旋转开合,实现加料和取产品。第一气动组件4与支架3、上模1之间均铰接连接,第一气动组件4的连接实现上模1大角度的稳定开合。下模2中部卡槽5的固定孔内设有第二气动组件6,固定孔为第二气动组件6提供放置空间。第二气动组件6的上方设有位于固定孔内的隔离板9,隔离板9与固定孔的尺寸对应,保证第二气动组件6收起后卡槽5的平稳性。第二气动组件6均布在卡槽5内,其数量为4个。上模1上均布有与第二气动组件6对应的排气孔7,排气孔7的数量为9个,其孔径尺寸小于第二气动组件6的尺寸,排气孔7用于排气,便于上模1的开模。下模2上位于卡槽5的外侧设有方形分布的电阻丝8,电阻丝8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闭合环状结构,保证有效加热。电阻丝8位于卡槽5的中部,电阻丝8保证卡槽5内的平稳加热。运行时,首先将电阻丝8温度调至预定温度,然后将各种化学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下模2的卡槽5中,第一气动组件4带动上模1合上模具,保持合模压力,设定时间后开模,最后通过第二气动组件6将产品顶出。通过电阻丝对下模2的加热,使气凝胶聚氨酯混合物发泡速率更高,得到性能更加优良的气凝胶聚氨酯板材。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气凝胶聚氨酯混合物发泡速率,避免了烘箱的频繁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连接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外侧壁的L型支架通过倾斜的第一气动组件与所述上模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架的水平端位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外侧连接处的下方,所述下模中部卡槽的固定孔内设有第二气动组件,所述上模上均布有与所述第二气动组件对应的排气孔;/n所述下模上位于所述卡槽的外侧设有方形分布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闭合环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连接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外侧壁的L型支架通过倾斜的第一气动组件与所述上模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架的水平端位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外侧连接处的下方,所述下模中部卡槽的固定孔内设有第二气动组件,所述上模上均布有与所述第二气动组件对应的排气孔;
所述下模上位于所述卡槽的外侧设有方形分布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闭合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组件与所述支架、所述上模之间均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龙涛梁立兴刘云鹏许达罗钰田党信牛康民刘春辉李宏福刘静侯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博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思博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