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71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属于辊套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刀座,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锁紧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锁紧组件,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共同形成有夹持空间;刀盘,夹紧于夹持空间,刀盘的一端具有安装缺口;以及刀盒,通过安装缺口可拆卸地设于刀盘,刀盒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刀片。技术效果:通过调整锁紧组件的松紧状态,可以改变刀盘相对于刀座的伸出距离,进而可以调整刀盒和刀片的切割位置,无需调整夹紧装置即可实现刀片的位置调整,刀盒具有可拆卸的刀片,并通过安装缺口可拆卸地设于刀盘,保证刀盒和刀片的可替换性,增加利用率,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套径向切断装置
本技术属于辊套生产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辊套径向切断装置。
技术介绍
在辊套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一定长度的原材进行径向切断,得到目标长度的单个辊套,传统的刀具一般包括刀片、刀头和刀杆,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上,刀片焊接在刀头的头部,使得刀片、刀头和刀杆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由于刀片、刀头和刀杆的损坏速度不同,导致当刀片损坏时,刀头和刀杆的还未损坏或损坏程度低,依然还能够满足对辊套的切断要求,导致刀具材料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使用成本高。基于此,出现了将刀片、刀头和刀杆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刀具,克服刀具材料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使用成本高的缺点,但是,上述可拆卸连接的刀具无法调整切割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套径向切断装置,旨在解决传统可拆卸连接的刀具无法调整切割位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包括:刀座,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锁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共同形成有夹持空间;刀盘,夹紧于所述夹持空间,通过调整所述锁紧组件的松紧状态,以调整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刀座的伸出距离,所述刀盘的一端具有安装缺口;以及刀盒,通过所述安装缺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刀盘,所述刀盒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刀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沿板厚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持板沿板厚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紧固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第一螺母,配合于所述紧固螺栓于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以及第二螺母,配合于所述紧固螺栓于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背离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板面设有夹持条,所述夹持条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夹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共同形成所述夹持空间,且所述夹持空间的夹持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刀盘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壁均设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空间内设有两组减震组件,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多个弹性柱,一端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或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壁;多个弹簧,一端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或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壁,且对应地套设于所述弹性柱外;以及锁紧夹持板,对应连接至所述弹性柱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两组所述锁紧夹持板共同形成对所述刀盘的夹紧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侧壁均设有减震垫片。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缺口的侧壁设有第一导轨,所述刀盒对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配合形成对所述刀盒的扭转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具有相对的起始端和终止端,所述第一导轨于所述终止端设有止挡块,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至所述止挡块处终止。进一步地,所述刀盒还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十字花槽,所述刀片具有与所述十字花槽配合的十字凸起,所述十字花槽和所述十字凸起配合形成对所述刀片的扭转限位。本技术提供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中,刀座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锁紧组件,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形成对刀盘的夹持空间,通过调整锁紧组件的松紧状态,可以改变刀盘相对于刀座的伸出距离,进而可以调整刀盒和刀片的切割位置,无需调整夹紧装置即可实现刀片的位置调整,刀盒具有可拆卸的刀片,并通过安装缺口可拆卸地设于刀盘,保证刀盒和刀片的可替换性,增加利用率,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辊套径向切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辊套径向切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辊套径向切断装置110、刀座111、第一夹持板112、第二夹持板113、锁紧组件114、紧固螺栓115、第一螺母116、第二螺母117、夹持条118、第一容置槽119、第二容置槽120、刀盘122、安装缺口130、刀盒132、刀片140、减震组件142、弹性柱144、弹簧146、锁紧夹持板150、减震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100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套径向切断装置100,包括:刀座110,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111、第二夹持板112,以及锁紧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的锁紧组件113,第一夹持板111与第二夹持板112共同形成有夹持空间;刀盘120,夹紧于夹持空间,通过调整锁紧组件113的松紧状态,以调整刀盘120相对于刀座110的伸出距离,刀盘120的一端具有安装缺口122;以及刀盒130,通过安装缺口122可拆卸地设于刀盘120,刀盒130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刀片132。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专利技术构思,该辊套径向切断装置100也可以适用于辊套径向切断以外的
中。具体地,刀座110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夹紧装置能够将刀座110安装在辊套切割机,并可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刀座110、刀盘120和刀盒130移动至目标工位。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可以是厚度一致的板状,也可以是厚度不一致的板状,可以是矩形状,也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状。锁紧组件113可以设有多组,间隔地将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锁紧。刀盘120具体为片状,穿设在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所形成的夹持空间中,当调松锁紧组件113时,可以调整刀盘120伸出刀座110的伸出距离。通过更换刀盘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刀座,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锁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共同形成有夹持空间;/n刀盘,夹紧于所述夹持空间,通过调整所述锁紧组件的松紧状态,以调整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刀座的伸出距离,所述刀盘的一端具有安装缺口;以及/n刀盒,通过所述安装缺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刀盘,所述刀盒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刀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座,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锁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共同形成有夹持空间;
刀盘,夹紧于所述夹持空间,通过调整所述锁紧组件的松紧状态,以调整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刀座的伸出距离,所述刀盘的一端具有安装缺口;以及
刀盒,通过所述安装缺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刀盘,所述刀盒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刀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沿板厚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持板沿板厚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紧固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第一螺母,配合于所述紧固螺栓于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以及
第二螺母,配合于所述紧固螺栓于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背离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板面设有夹持条,所述夹持条用于连接至夹紧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套径向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夹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共同形成所述夹持空间,且所述夹持空间的夹持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刀盘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赵鹏遥张国芳王盼合金强赵海员李迎春佟进郑海明魏春生田佳彬闫志洋高盛刘长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