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高专利>正文

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39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鼠标,涉及在使用时,鼠标体勿需移动而处于定位状态便能实现普通光电鼠标功能的一种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包括壳体及其表面的两个按键板,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的PCB板及其一端并与所述两个按键板分别对应的两个功能键,在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其串联的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滚球座及其内置的滚球,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并依次设置于所述滚球下面的透镜片及光电芯片,所述透镜片包括与所述滚球相对的感光透镜及其垂直的入射光透镜,并设置有与所述入射光透镜对应配合的光源,并且,在所述光电芯片上面设置有与所述感光透镜相对的感光孔。(*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
本技术涉及光电鼠标,具体地说,涉及在使用时,鼠标体勿需移动而处于定位状态便能实现普通光电鼠标功能的一种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是两键式还是多键式光电鼠标,在使用时,其控制功能普遍是通过自身相对于台面的移动来实现的,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手的动作幅度较大,手掌、手指及手臂始终处于施力状态,使手指、手掌及手臂肌肉呈紧张状态,对人体的能量消耗较大,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疲劳,甚至于僵硬等不良现象,因而,不符合人性化的特点;并且,操作时占用较大的使用台面,给较小的使用台面造成诸多不便;再则,由于现有的光电鼠标沿袭传统的使用方式,其结构与构造显得呆板而不具创造性。因此,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光电鼠标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革新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操作使用时,其自身勿需相对于台面的移动,改变了传统的鼠标操作使用方式,而只须通过定位的滚动操作及相应的功能键对应配合即可实现普通的光电鼠标功能,使用方便、可靠、轻松、自然。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构造一种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包括壳体及其表面的两个按键板,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的PCB板及其一端并与所述两个按键板分别对应的两个功能键,在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其串联的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滚球座及其内置的滚球,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并依次设置于所述滚球下面的透镜片及光电芯片,所述透镜片包括与所述滚球相对的感光透镜及其垂直的入射光透镜,并设置有与所述入射光透镜对应配合的光源,并且,在所述光电芯片上面设置有与所述感光透镜相对的感光孔。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光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座设置有环形盖板,并内置有与所述滚球呈摩擦接触的防尘垫圈;而所述滚球表面为哑光面、网点面或网格面;所述滚球座内置有凹槽及其对应的若干滚珠,所述滚球与滚珠呈活动支撑,并且凹槽及滚珠的优选数量为三颗。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光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面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透镜片配合的插槽,所述透镜片与所述壳体呈插入式-->连接;而所述透镜片上的所述感光透镜及入射光透镜均为凸透镜,并与所述入射光透镜配合使用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光电鼠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功能键之间设置有滚轮,并在所述PCB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配合的翻页键以及滚轮键;所述两个功能键及其对应的两个按键板可以相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后端、左端或右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光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分别包括两个横轴引脚及两个纵轴引脚,分别对应的所述两个横轴之间的引脚可以为对应连接或交叉连接,分别对应的所述两个纵轴之间的引脚可以为对应连接或交叉连接。实现本技术的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具有如下优点:将现有光电鼠标的光电结构部分上下颠倒设置,并通过设置于壳体顶面的滚动球来充当传统光电鼠标的相对移动台面,并沿袭了现有光电鼠标的光电结构及其它的功能结构,使用时,其自身勿需采用传统的鼠标操作方式而相对于台面的移动,而只须通过滚动球的滚动操作以及相应的功能键对应配合即可实现普通的光电鼠标功能,操作更方便、简捷;而设置于壳体按键板及其内置的功能键的位置更加灵活,可以相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后端、左端或右端,通过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的两个横轴引脚及两个纵轴引脚连接关系来实现方向的定位。本技术构造新颖,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电鼠标的光电结构部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功能键设置于前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功能键设置于后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光电鼠标结合电脑键盘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光电鼠标结合手提电脑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横、纵轴引脚对应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横轴引脚交叉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纵轴引脚交叉连接示意图;图9为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横、纵轴引脚交叉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包括壳体1及其表面的两个按键板11,以及内置于壳体1的PCB板3及其一端并与两个按键板11分别对应的两个功能键,在PCB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其串联的光电电路,在壳体1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滚球座5及其内置的滚球51,还包括内置于壳体1并依次设置于滚球51下面的透镜片7及光电芯片8,透镜片7包括与滚球51相对的感光透镜71及其垂直的入射光透镜72,并设置有与入射光透镜对应配合的光源9,并且,在光电芯片8上面设置有与感光透镜71相对的感光孔2。本技术的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滚球座5内置有凹槽54及其对应的若干滚珠52,滚球51与滚珠52呈活动支撑,并且凹槽54及滚珠52的优选数量为三颗;滚球座5设置有环形盖板55,并内置有-->与滚球52呈摩擦接触的防尘垫圈5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防尘;滚球51表面为哑光面,以增强使用时的分辨、识别,并提高使用的可靠性,滚球51表面也可以为网点面或网格面。感光透镜71及入射光透镜72均为凸透镜,并与入射光透镜72配合的光源9为发光二极管,均为现有光电鼠标的配件;由于将透镜片7与现有的光电鼠标结构相比呈倒置状,为了便于与壳体1的顶面定位,于是壳体1顶面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透镜片7配合的插槽,而透镜片7与壳体1呈插入式连接。本技术的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在两个功能键之间设置有滚轮6,并在PCB板3上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翻页键以及滚轮键,可以沿袭现有通过的光电鼠标三键结构功能;两个功能键及其对应的两个按键板11可以相应设置于壳体1的前端,如图2所示,采用传统光电鼠标功能键结构,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的后端,如图3所示,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的左端或右端,通过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的两个横轴引脚及两个纵轴引脚对应连接或交叉连接来实现对应的定位控制,控制电路及光电电路的引脚连接关系如图6-图9所示。本技术的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组合于电脑键盘或手提电脑中,如图4、图5所示,两个功能键及其对应的两个按键板可以相应设置于前端、后端、左端或右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包括壳体(1)及其表面的两个按键板(11),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的PCB板(3)及其一端并与所述两个按键板分别对应的两个功能键,在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其串联的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滚球座(5)及其内置的滚球(51),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并依次设置于所述滚球下面的透镜片(7)及光电芯片(8),所述透镜片包括与所述滚球相对的感光透镜(71)及其垂直的入射光透镜(72),并设置有与所述入射光透镜对应配合的光源(9),并且,在所述光电芯片上面设置有与所述感光透镜相对的感光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式定位控制光电鼠标,包括壳体(1)及其表面的两个按键板(11),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的PCB板(3)及其一端并与所述两个按键板分别对应的两个功能键,在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其串联的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滚球座(5)及其内置的滚球(51),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并依次设置于所述滚球下面的透镜片(7)及光电芯片(8),所述透镜片包括与所述滚球相对的感光透镜(71)及其垂直的入射光透镜(72),并设置有与所述入射光透镜对应配合的光源(9),并且,在所述光电芯片上面设置有与所述感光透镜相对的感光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座(5)内置有凹槽(54)及其对应的若干滚珠(52),所述滚球(51)与所述滚珠呈活动支撑,并且凹槽及滚珠的数量为三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座(5)设置有环形盖板(55),并内置有与所述滚球呈摩擦接触的防尘垫圈(5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鼠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高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