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37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一侧设置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着具有标准漏孔的真空计、第一阀门和罗茨泵,在该侧装置的第二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第二阀门连接着旋片泵,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的另一侧设置着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分子泵连接着检漏仪。检测方法为,先后开启和关闭旋片泵、罗茨泵,使被检件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开启检测仪和分子泵,开启标准漏孔,在被检件每处密封部位上分别安装氦罩,确定漏孔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泄漏环节准确定位,提高检漏灵敏度,局部氦罩精准定位,有效缩短检漏系统的反应时间,缩短系统的抽气时间,提高检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爆炸容器、航天器等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检漏常见的方法有喷吹法和氦罩法,其中氦罩法因为可以聚集氦源能够测量被检部位的整体漏率或者局部漏率准确定位。这种方法对于体积小检漏部位结构简单的被检件非常有效。当被检漏部位体积大其检漏系统存在检漏灵敏度低、反应时间长等问题,进而无法对多密封结构进行准确定位。大空腔容器的密封性检测存在检漏灵敏度低、检漏系统反应时间长等问题。尤其当被检部位密封结构复杂密封环节多的情况下,准确判断泄漏环节的位置是大空腔被检件检漏的技术难题之一,影响泄漏环节定位的关键参数是反应时间,系统反应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漏孔的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泄漏环节准确定位,提高检漏灵敏度,局部氦罩精准定位,有效缩短检漏系统的反应时间,缩短系统的抽气时间,提高检漏效率。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其特征是: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一侧设置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着具有标准漏孔(3)的真空计(4)、第一阀门(5)和罗茨泵(6),在该侧装置的第二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第二阀门(8)连接着旋片泵(7),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的另一侧设置着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分子泵(10)连接着检漏仪(9),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上分布的各密封部位(2)外侧分别安装着氦罩(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其特征是: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一侧设置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着具有标准漏孔(3)的真空计(4)、第一阀门(5)和罗茨泵(6),在该侧装置的第二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第二阀门(8)连接着旋片泵(7),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的另一侧设置着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分子泵(10)连接着检漏仪(9),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上分布的各密封部位(2)外侧分别安装着氦罩(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有如下步骤,1)先开启旋片泵(7),将被检件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抽真空,待真空度至8000Pa时,关闭旋片泵(7);
2)开启罗茨泵(6),继续对被检件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11)抽真空,待真空度至100Pa时,关闭罗茨泵(6);
3)开启检漏仪(9),然后启动分子泵(10),使分子泵(10)排出的气体全部进入检漏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六五三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