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15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所述装置支撑架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装置支撑架空腔内壁与液压杠底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杠顶部与作业平台底部固定连接。该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通过调整作业平台的左右位置,使其对应在钻头下方便于打孔,通过调整螺栓对连接支撑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应需要打孔的位置,电机带动底部的钻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传动轮,因第一传动轮与螺纹杆为螺纹连接,随着第一传动轮转动使钻头逐步向下移动,从而解决了装置不便调整打孔的角度,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机加工或者机械维修作业中,经常会遇到打孔的情况,目前常使用的打孔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手持式电钻和钻床,其余还有激光、等离子等普及率相对较低的方法。手持式电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工人们在工厂内加工和外出作业时经常用到的打孔工具,但是手持式电钻在使用时需要凭借手感来控制打孔的方向和打孔的角度,容易在经验的限制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较大的打孔误差;相比之下,钻床则有着较高的打孔精度,但是体积较大,携带较为不便,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使用,而且使用成本较高;其余打孔方式也都存在着成本较高,不便于移动等弊端,影响着普及使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132090U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机。包括主机架、夹板、调节手轮、齿轮箱、电动机、钻头,所述主机架上有定位通孔和空心丝杆,所述夹板上有实心丝杆,所述实心丝杆穿过所述空心丝杆,所述实心丝杆的另一端有所述手轮,转动所述手轮可实现夹紧,在所述空心丝杆上套有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中有减速齿轮组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撑架(1)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装置支撑架(1)空腔内壁与液压杠(2)底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杠(2)顶部与作业平台(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支撑架(1)顶端左侧面被调整螺栓(4)右端穿过,所述调整螺栓(4)右端穿过连接支撑架(5)后端左侧面,所述连接支撑架(5)底部中心被固定件(6)顶端穿过,所述固定件(6)顶部与限位块(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0)底部外侧面与连接支撑架(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6)正面与电机支撑架(16)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架(16)顶部与限位板(15)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撑架(1)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装置支撑架(1)空腔内壁与液压杠(2)底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杠(2)顶部与作业平台(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支撑架(1)顶端左侧面被调整螺栓(4)右端穿过,所述调整螺栓(4)右端穿过连接支撑架(5)后端左侧面,所述连接支撑架(5)底部中心被固定件(6)顶端穿过,所述固定件(6)顶部与限位块(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0)底部外侧面与连接支撑架(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6)正面与电机支撑架(16)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架(16)顶部与限位板(15)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板(15)顶部被连接杆(14)底端穿过,所述连接杆(14)顶部与钻头壳体(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钻头壳体(12)内壁顶部与电机(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3)输出端穿过钻头壳体(12)底部内壁,所述电机(13)输出端与钻头(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钻头(17)中部穿过第二传动轮(18)顶部中心,所述钻头(17)顶端背面与固定块(19)正面相接触,所述固定块(19)后端通过连接轴(10)与支撑杆(7)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背面与固定件(6)正面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18)正面与皮带(9)内壁前端传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