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114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中空的主缸体和中空的副缸体,所述主缸体安装于副缸体下方,主缸体和副缸体的内腔通过连接管连通,主缸体的中心线上安装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伸出主缸体之外,活塞杆上设置活塞;副缸体内设置线圈固定架,线圈固定架的一端与副缸体的端部中心连接,另一端与副缸端盖的中心连接,线圈固定架沿副缸体的轴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阶梯状,在线圈固定架的每一层阶梯设置线圈;副缸体内壁对应于每一个阶梯上的线圈位置安装一块永磁体,相邻永磁体之间用导磁块隔开,每一块永磁体的两侧均有导磁块,导磁块、永磁体的内壁与线圈固定架的外壁之间留有的间隙形成阻尼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阻尼器
,具体涉及一种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一种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因为其出力大、结构形式简单、响应快、适应范围广泛、阻尼力连续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智能阻尼装置之一。国内外专家针对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测试、建模及应用等方面已经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一方面拥有被动控制的稳定性与简易性,另一方面可以接近甚至基本达到主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具备远优于被动控制系统有效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时,由于磁流变阻尼器本质上依然属于阻尼装置,其工作过程完全不会向受控系统输入能量,不存在导致结构失稳的风险,且在特殊情况下,即便失去能源供应,依然能够进行有效的被动控制,具备优良的故障安全性能,因而在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远远优于主动控制装置。在传统的筒式磁流变阻尼器中,外加磁场是由通电的缠绕在导磁铁芯上的励磁线圈产生的,其励磁线圈及铁芯的尺寸会受到磁流变阻尼器缸体尺寸的限制。如果通过加大线圈圈数来提高磁场,则会使阻尼器缸体尺寸较大,增加磁流变液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中空的主缸体(1)和中空的副缸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安装于副缸体下方,主缸体和副缸体的内腔通过连接管(3)连通,主缸体的一端开口,主缸体的开口端设置可拆卸的主缸端盖(4),主缸体的封闭端和主缸端盖的轴心轴线上分别设置直径相同的轴孔(5),轴孔处安装活塞杆(6),活塞杆的两端伸出主缸体之外,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活塞;/n所述副缸体的一端开口,副缸体的开口端设置可拆卸的副缸端盖(8),副缸体内设置线圈固定架(9),线圈固定架的一端与副缸体的端部中心连接,另一端与副缸端盖的中心连接,线圈固定架沿副缸体的轴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阶梯状,在线圈固定架的每一层阶梯...

【技术特征摘要】
1.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中空的主缸体(1)和中空的副缸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安装于副缸体下方,主缸体和副缸体的内腔通过连接管(3)连通,主缸体的一端开口,主缸体的开口端设置可拆卸的主缸端盖(4),主缸体的封闭端和主缸端盖的轴心轴线上分别设置直径相同的轴孔(5),轴孔处安装活塞杆(6),活塞杆的两端伸出主缸体之外,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活塞;
所述副缸体的一端开口,副缸体的开口端设置可拆卸的副缸端盖(8),副缸体内设置线圈固定架(9),线圈固定架的一端与副缸体的端部中心连接,另一端与副缸端盖的中心连接,线圈固定架沿副缸体的轴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阶梯状,在线圈固定架的每一层阶梯设置线圈(10);
所述的副缸体内壁对应于每一个阶梯上的线圈位置安装一块永磁体(11),相邻永磁体之间用导磁块(12)隔开,每一块永磁体的两侧均有导磁块,导磁块、永磁体的内壁与线圈固定架的外壁之间留有的间隙形成阻尼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缸体(2)内的永磁体(11)沿轴线方向呈中间低两边高的阶梯状,位于副缸体轴线方向中部的永磁体与线圈固定架阶梯状的最高处位置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缸体(2)内的导磁块(12)沿轴线方向呈中间低两边高的阶梯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式阶梯型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筒(13),限位套筒在副缸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限位套筒的一侧与副缸体的端部连接,另一侧与导磁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龙王国宏李右何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