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709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过滤系统,包括机体外壳、高效过滤器、轴流风机和散流器,所述机体外壳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机体外壳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高效过滤器密封安装于出风口内,至少一个轴流风机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内侧,且轴流风机进风口与机体外壳一端的进风口连通,散流器固定安装于轴流风机上,且散流器的进风口与轴流风机出风口连通,散流器的出风口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正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机组整体性能和能量利用率,节省能源,能有效降FFU机组高度,有利于洁净室的设计,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过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风机-滤网机组(Fan-FilterUnit,FFU),以下简称为FFU机组,是一种将送风机与高效过滤器结合成一体的机组。简单的说:就是将送风机与过滤器组合成一机组,并可多机组模块化连接使用,使得FFU风机过滤机组广泛应用于各等级之洁净室、洁净工作台、洁净生产线、组装式洁净室、层流罩、洁净棚及小型洁净区等等应用场合。FFU参照英文字义也称为风机过滤单元,适用于洁净室空间内,其原理与其他净化系统相类似。通常用于洁净室各等级(一级、百级、千级、万级)洁净室内,也可搭配二次侧循环过滤系统,可提高二次循环区域之洁净度,此种状况若将二次循环之区域,加以隔离,就将形成一个微环境(Mini-environment)的功用。尤其是搭配用于可移动式洁净棚或是局部洁净区域内系统,更易达到除尘过滤与洁净之效果。风机过滤机组是一种具有过滤功效且自带动力的机组,并可多组模块化的末端送风装置,风机从FFU顶部将空气吸入并经高效率过滤器,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在整个出风面以(0.45±0.1)m/s的风速均匀送出,以满足洁净室的要求。FFU在气流运动性能方面,主要为风量、静压及效率等参数,这些参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只要其中一种参数发生变动,其他相关的参数亦随之变动。目前市面上的FFU机组由离心风机和S型导流板组成,其存在的问题是FFU风机的选择与内部气流通道的不合理,导致气流流动的不稳定,产生了大量的能量损耗,同时内部导流装置的不合理设计导致出口风速的不均匀,且高效率过滤器的有效过滤面积,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应用功能,严重影响了室内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过滤系统,该风机过滤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机组整体性能和能量利用率。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过滤系统,包括机体外壳、高效过滤器、轴流风机和散流器,所述机体外壳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机体外壳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高效过滤器密封安装于出风口内,至少一个轴流风机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内侧,且轴流风机进风口与机体外壳一端的进风口连通,散流器固定安装于轴流风机上,且散流器的进风口与轴流风机出风口连通,散流器的出风口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正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初级过滤网,所述初级过滤网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一端,且初级过滤网密封覆盖于机体外壳各个进风口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外壳一端表面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框,机体外壳的各个进风口恰位于各个固定框内部,初级过滤网密封插设于固定框内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初级固定件,所述初级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一端外侧表面,并插设于固定框内,所述初级过滤网的边框固定安装于初级固定件上,初级过滤网的边缘侧壁与固定框内侧壁密封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流器进风口一端设有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轴流风机出风口一端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散流器的折弯边覆盖于轴流风机出风口一端的连接法兰端面上,散流器折弯边上的安装孔内插设有连接螺丝,所述连接螺丝与连接法兰端面上的螺纹孔螺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效过滤器外部固定安装有层流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流器为方型、圆型、多层锥面形及圆凸型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散流器由塑料、钢制及铝合金中任意材质制作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流风机转速为定速或无段调速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外壳的进风口在机体外壳一端表面均匀分布,轴流风机一一对应的安装于机体外壳的各个进风口上,散流器一一对应的安装于各个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效过滤器密封安装于出风口内的结构为:所述机体外壳另一端的出风口形成尺寸增大的外扩开口结构,高效过滤器外侧的框架插设于该外扩开口结构内,还设有高效过滤器托架和密封圈,所述高效过滤器托架托持于高效过滤器外侧的框架下端,高效过滤器托架与集体外壳另一端固定定位,且所述高效过滤器外侧框架上端与集体外壳另一端的外扩开口结构台阶面之间紧密夹设有密封圈,高效过滤器外侧框架下端与效过滤器托架之间也紧密夹设于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轴流风机串接散流器形成FFU机组,可以大大的改善机组的气流分布,在相同的基准洁净度要求之下,系统若采用相同的循环风量,本专利技术气流稳定均匀分布,则其洁净度相对的可提高;且气流稳定均匀,可有效减少洁净室的循环风量,也就可以降低风机的功率,节省能源,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多风机配置,系统运用广、弹性扩充大,还能够有效降FFU机组高度,有利于洁净室的设计,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离心式风机出风口气流运动流场图形;图2为轴流式风机出风口气流运动流场图形;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主视图;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俯视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主视图;图8为图7中B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右视图;图11为现有技术中出风口与吹出口对应图形;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与吹出口对应图形;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散流器结构原理主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散流器结构原理仰视图;图15为现有技术的物理模型边界俯视图;图16为现有技术的物理模型边界X向视图;图17为现有技术的物理模型边界Y向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物理模型边界X向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物理模型边界Y向视图;图20为现有技术的模拟气流分布俯视图;图21为现有技术的模拟气流分布X向视图;图22为现有技术的模拟气流分布Y向视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拟气流分布X向视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拟气流分布Y向视图;图25为现有技术的S型导流板气流信道分布影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的散流器气流信道分布影像图。机体外壳---1高效过滤器---2轴流风机---3散流器---4初级过滤网---5固定框---6初级固定件---7折弯边---8高效过滤器托架---9密封圈---10离心式风机---11S型导流板---12风机电源线---13电气接线盒---14气流通道---15具体实施方式FFU风机过滤机组主要于内部设有风机、高效过滤器、初级过滤网及气流所通过的气流通道等等所组成的一种机组,而风机的选择基本参数则为送风量与静压及风机的效率,也是FFU机组性能是否能发挥的重要关键因子之一。因此,风机与高效率过滤器及气流流通之通道的选择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风机主要的性能参数如下;风量:由出风口风速与通过高效过滤器之表面积求得。静压:根据高效过滤器之压损与气流通道之压损总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高效过滤器(2)、轴流风机(3)和散流器(4),所述机体外壳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机体外壳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高效过滤器密封安装于出风口内,至少一个轴流风机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内侧,且轴流风机进风口与机体外壳一端的进风口连通,散流器固定安装于轴流风机上,且散流器的进风口与轴流风机出风口连通,散流器的出风口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正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高效过滤器(2)、轴流风机(3)和散流器(4),所述机体外壳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机体外壳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高效过滤器密封安装于出风口内,至少一个轴流风机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内侧,且轴流风机进风口与机体外壳一端的进风口连通,散流器固定安装于轴流风机上,且散流器的进风口与轴流风机出风口连通,散流器的出风口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为:还设有初级过滤网(5),所述初级过滤网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一端,且初级过滤网密封覆盖于机体外壳各个进风口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机体外壳一端表面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框(6),机体外壳的各个进风口恰位于各个固定框内部,初级过滤网密封插设于固定框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为:还设有初级固定件(7),所述初级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机体外壳一端外侧表面,并插设于固定框内,所述初级过滤网的边框固定安装于初级固定件上,初级过滤网的边缘侧壁与固定框内侧壁密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过滤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散流器进风口一端设有折弯边(8),所述折弯边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轴流风机出风口一端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散流器的折弯边覆盖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照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正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