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92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连接领域,尤其是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针对现有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现场连接的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缺少严格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规程和规范,使得现场连接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灌浆套筒连接为一端利用套筒灌浆连接,当吊装构件时,需在PC构件预留套筒中插入基层预留的带肋钢筋,然后通过垂直度、标高、定位等方式调整钢筋的位置,对构件临时固定,当注浆材料强度达到要求后,将灌浆料拌合物通过灌浆孔注入,当出浆口流出浆液后停止注浆,并将灌浆孔和出浆孔封堵。灌浆材料的基本材料为水泥,此外还有外加剂、细骨料和其他材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连接
,尤其涉及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装配式建筑凭借其节能环保、人力成本低、施工过程简便等优点在目前建筑行业升级转型期间迅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理念之一为等同现浇,而其实现的关键在于预制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根据国内外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与连接形式的研究结果可知,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建筑结构关键节点连接质量的可靠性,使得各个构件有机、协调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现场连接的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缺少严格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规程和规范,使得现场连接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现场连接的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缺少严格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规程和规范,使得现场连接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优选地,所述准备连接部位;S1.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连接部位,具体步骤为清理结构的基层,使其达到干净的状态;测量控制构件的边界线和控制线;通过调节螺栓的标高,将其标高和构件底部的设计标高相同。优选地,所述吊装前封堵分仓及其周边;S1.采用分仓灌浆的方法,并将灌浆的单仓长度控制在150cm以内,当PC墙板的宽度小于300cm时,采用2段式的分仓法;当宽度大于等于300cm时,如图所示,采用3段式的分仓法,并保证插筋与分仓隔墙之间的距离大于5cm,小于10cm;分仓材料需采用专用的坐浆料,分隔墙最小宽度为2cm,为了提高封仓的密闭性,PC构件与封仓墙之间利用橡塑棉进行封堵,PC柱构件的宽度较小,无需使用分仓的方法,直接坐浆即可,在分仓注浆时需保证接缝不漏浆、PC外墙的外侧利于接缝的封堵,因此需利用水泥钉子将橡塑棉钉在基层上,以保证吊装时橡塑棉的平直性。优选地,所述灌浆前的封堵接缝;S1.当完成吊装构件的工作后,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在正式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构件底部四周接缝进行封堵施工,施工时,为了保证接缝外侧的密闭性,需要使用专业的坐浆材料,在封堵施工时,应该形成R角,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和光滑,避免发生漏浆的情况,从而保证封堵的牢固和密实。优选地,所述灌浆施工;S1.在正式灌浆前,逐个检查各接头的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有无影响灌浆料流动的杂物,确保孔道通畅。S2.用灌浆泵从接头下方的灌浆孔处向套筒内压力灌浆;灌浆浆料要在自加水搅拌开始30min内灌完,全过程不宜压力过大(0.8MPa为宜);同一仓只能在一个灌浆孔灌浆,不能同时从2个以上孔灌浆;灌浆施工应连续进行,不宜中途停顿。S3.由于基层面和PC构建下部之间有连通腔,而且灌浆孔的标高位置较低,因此一般情况下灌浆料会首先从下部的灌浆孔出浆,在封堵灌浆孔时,首先对出浆的孔进行封堵,当上部出浆孔出浆时,再对其他出浆孔进行封堵。当灌浆泵口需要从第一个灌浆料撤离时,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封堵,为了避免封堵过早,产生液面下降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如果PC构件的宽度较大,需较大的灌浆仓,对应较大的灌浆阻力,如果灌浆方法不当,会出现灌浆不饱满,严重时会出现堵孔的情况,因此在对其进行灌浆时,采用分仓灌浆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在封堵前,为了保证良好的封堵效果,需要对基础面进行润湿处理,通常采用手持喷雾器喷雾湿润即可。优选地,所述封堵时,内衬材料为PVC管、软管或者钢板,为了避免钢筋被坐浆料污染,利用PVC管将插筋套住,为了保证筒孔的顺畅性,首先填抹1.2cm~2.0cm深,确保浆料不堵套筒孔,然后将内衬抽出后进行下个阶段的填抹,并且需特别注意同一仓、同一构件以及两段相结合的部位。填抹工作完成后,需要静置24h,以保证其干硬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然后再进行灌浆。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约束作用限制混凝土或灌浆料的劈裂变形,显著提高了钢筋与混凝土或灌浆料间的黏结强度。此举可大幅减小钢筋的锚固长度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实验论证了灌浆套筒连接强度高于传统做法,保证了装配件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安装简便,施工便捷,极高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利于推动工程进度,降低其施工周期以达到对施工环境的保护。4、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件的预埋,可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连接件安装的操作难度,降低工人操作水平对连接施工良品率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连接的有效性,稳固性及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的灌浆套筒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的剪力墙灌浆套筒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2,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准备连接部位;S1.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连接部位,具体步骤为清理结构的基层,使其达到干净的状态;测量控制构件的边界线和控制线;通过调节螺栓的标高,将其标高和构件底部的设计标高相同。优选地,所述吊装前封堵分仓及其周边;S1.采用分仓灌浆的方法,并将灌浆的单仓长度控制在150cm以内,当PC墙板的宽度小于300cm时,采用2段式的分仓法;当宽度大于等于300cm时,如图所示,采用3段式的分仓法,并保证插筋与分仓隔墙之间的距离大于5cm,小于10cm;分仓材料需采用专用的坐浆料,分隔墙最小宽度为2cm,为了提高封仓的密闭性,PC构件与封仓墙之间利用橡塑棉进行封堵,PC柱构件的宽度较小,无需使用分仓的方法,直接坐浆即可,在分仓注浆时需保证接缝不漏浆、PC外墙的外侧利于接缝的封堵,因此需利用水泥钉子将橡塑棉钉在基层上,以保证吊装时橡塑棉的平直性。优选地,所述灌浆前的封堵接缝;S1.当完成吊装构件的工作后,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在正式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构件底部四周接缝进行封堵施工,施工时,为了保证接缝外侧的密闭性,需要使用专业的坐浆材料,在封堵施工时,应该形成R角,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和光滑,避免发生漏浆的情况,从而保证封堵的牢固和密实。优选地,所述灌浆施工;S1.在正式灌浆前,逐个检查各接头的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有无影响灌浆料流动的杂物,确保孔道通畅。S2.用灌浆泵从接头下方的灌浆孔处向套筒内压力灌浆;灌浆浆料要在自加水搅拌开始30min内灌完,全过程不宜压力过大(0.8MPa为宜);同一仓只能在一个灌浆孔灌浆,不能同时从2个以上孔灌浆;灌浆施工应连续进行,不宜中途停顿。S3.由于基层面和PC构建下部之间有连通腔,而且灌浆孔的标高位置较低,因此一般情况下灌浆料会首先从下部的灌浆孔出浆,在封堵灌浆孔时,首先对出浆的孔进行封堵,当上部出浆孔出浆时,再对其他出浆孔进行封堵。当灌浆泵口需要从第一个灌浆料撤离时,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封堵,为了避免封堵过早,产生液面下降的情况。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包括PC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连接部位;S1.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连接部位,具体步骤为清理结构的基层,使其达到干净的状态;测量控制构件的边界线和控制线;通过调节螺栓的标高,将其标高和构件底部的设计标高相同;/n优选地,所述吊装前封堵分仓及其周边;S1.采用分仓灌浆的方法,并将灌浆的单仓长度控制在150cm以内,当PC墙板的宽度小于300cm时,采用2段式的分仓法;当宽度大于等于300cm时,如图所示,采用3段式的分仓法,并保证插筋与分仓隔墙之间的距离大于5cm,小于10cm;分仓材料需采用专用的坐浆料,分隔墙最小宽度为2cm,为了提高封仓的密闭性,PC构件与封仓墙之间利用橡塑棉进行封堵,PC柱构件的宽度较小,无需使用分仓的方法,直接坐浆即可,在分仓注浆时需保证接缝不漏浆、PC外墙的外侧利于接缝的封堵,因此需利用水泥钉子将橡塑棉钉在基层上,以保证吊装时橡塑棉的平直性;/n优选地,所述灌浆前的封堵接缝;S1.当完成吊装构件的工作后,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在正式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构件底部四周接缝进行封堵施工,施工时,为了保证接缝外侧的密闭性,需要使用专业的坐浆材料,在封堵施工时,应该形成R角,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和光滑,避免发生漏浆的情况,从而保证封堵的牢固和密实;/n优选地,所述灌浆施工;S1.在正式灌浆前,逐个检查各接头的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有无影响灌浆料流动的杂物,确保孔道通畅;/nS2.用灌浆泵从接头下方的灌浆孔处向套筒内压力灌浆;灌浆浆料要在自加水搅拌开始30min内灌完,全过程不宜压力过大(0.8MPa为宜);同一仓只能在一个灌浆孔灌浆,不能同时从2个以上孔灌浆;灌浆施工应连续进行,不宜中途停顿;/nS3.由于基层面和PC构建下部之间有连通腔,而且灌浆孔的标高位置较低,因此一般情况下灌浆料会首先从下部的灌浆孔出浆,在封堵灌浆孔时,首先对出浆的孔进行封堵,当上部出浆孔出浆时,再对其他出浆孔进行封堵,当灌浆泵口需要从第一个灌浆料撤离时,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封堵,为了避免封堵过早,产生液面下降的情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PC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包括PC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连接部位;S1.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连接部位,具体步骤为清理结构的基层,使其达到干净的状态;测量控制构件的边界线和控制线;通过调节螺栓的标高,将其标高和构件底部的设计标高相同;
优选地,所述吊装前封堵分仓及其周边;S1.采用分仓灌浆的方法,并将灌浆的单仓长度控制在150cm以内,当PC墙板的宽度小于300cm时,采用2段式的分仓法;当宽度大于等于300cm时,如图所示,采用3段式的分仓法,并保证插筋与分仓隔墙之间的距离大于5cm,小于10cm;分仓材料需采用专用的坐浆料,分隔墙最小宽度为2cm,为了提高封仓的密闭性,PC构件与封仓墙之间利用橡塑棉进行封堵,PC柱构件的宽度较小,无需使用分仓的方法,直接坐浆即可,在分仓注浆时需保证接缝不漏浆、PC外墙的外侧利于接缝的封堵,因此需利用水泥钉子将橡塑棉钉在基层上,以保证吊装时橡塑棉的平直性;
优选地,所述灌浆前的封堵接缝;S1.当完成吊装构件的工作后,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在正式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构件底部四周接缝进行封堵施工,施工时,为了保证接缝外侧的密闭性,需要使用专业的坐浆材料,在封堵施工时,应该形成R角,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和光滑,避免发生漏浆的情况,从而保证封堵的牢固和密实;
优选地,所述灌浆施工;S1.在正式灌浆前,逐个检查各接头的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有无影响灌浆料流动的杂物,确保孔道通畅;
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敏戴海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嵘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