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926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属于支撑架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两槽钢和若干调节组件,两所述槽钢相对设置,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两所述槽钢之间,每一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调节调节组件,可以改变槽钢之间的净距,从而实现48体系和60体系的托梁的通用,两槽钢之间可拆卸装配,并可根据需要方便拆卸,可重复使用、推广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架辅助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理念的普及使得传统钢管扣件支撑体系逐渐被盘扣式支架所取代,而支撑架采用托梁是减少支撑架用量及避免梁下回顶的重要形式,尤其适用于搭设高度超8m的高支模中,可增大局部立杆间距,显著降低含钢量。现有的托梁多采用铝梁和端板进行焊接,或使用固定套筒螺栓连接,使得双拼托梁间的净距固定,同时双拼铝梁由于焊接,不具备重复利用性,且还具有体积大、运输、存储和现场使用不便等缺点,此外现有的托梁由于净距固定,仅适用于一种立杆体系,且两种规格区别仅在于净距不同,使得区分、使用难度加大;同时现场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难以区分,易发生混淆,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将适配60体系的托梁与48体系立杆混合使用,使得支撑体系顶部晃动较大,易发生滑脱现象,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支撑架的槽钢存在的净距固定、智能满足一种立杆体系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通过调节调节组件,可以改变槽钢之间的净距,从而实现48体系和60体系的托梁的通用,两槽钢之间可拆卸装配,并可根据需要方便拆卸,可重复使用、推广性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包括:两槽钢,两所述槽钢相对设置;若干调节组件,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两所述槽钢之间,每一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连接,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锚固连接件,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槽钢,且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可拆卸连接;限位套筒和限位垫片,所述限位套筒和所述限位垫片分别套设在所述锚固连接件上,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垫片内,且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限位垫片限位配合。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坡口,所述限位垫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凸块,若干所述第一凸块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每一所述第一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坡口限位配合,所述限位套筒的另一端与一所述槽钢相抵。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还包括:若干紧固螺母,每一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每一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若干所述紧固螺母与两所述槽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坡口的横截面均呈“U”形设置。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凸块的横截面均呈“U”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凸块的宽度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坡口的宽度相同。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两所述槽钢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杆,两所述槽钢通过若干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每一所述支撑立杆夹紧配合。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每相邻的两所述支撑立杆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一拉杆连接,且每一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所述支撑立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每一所述支撑立杆上均固定设置有一连接盘,每一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所述连接盘连接。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坡口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坡口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上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凸块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零部件采用可拆卸式装配,搭拆方便,在工程使用中可不受密肋梁限制,加大底层立杆的间距,亦二次起架,从而节约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用装配式的理念,施工便捷易于调整,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两槽钢或可作为托梁,或可作为支撑体系中的主龙骨,可充分利用盘扣立杆支撑优势,具有极强的灵活性;(3)本专利技术两槽钢间的净距可调,可以满足现有市场的48体系和60体系两种托梁,同时两槽钢间的净距控制在适配体系的一定范围内,可避免晃动和滑脱危险,安全性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垫片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垫片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与限位垫片内置式配合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与限位垫片外置式配合时的示意图。附图中:1、槽钢;2、调节组件;3、锚固连接件;4、限位套筒;401、第一坡口;5、限位垫片;501、第一通孔;502、第一凸块;6、紧固螺母;7、支撑立杆;701、连接盘;702、插销;8、第一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垫片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垫片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与限位垫片外置式配合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的限位套筒与限位垫片内置式配合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包括:两槽钢1和若干调节组件2,两槽钢1相对设置,每一调节组件2均设置在两槽钢1之间,每一调节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两槽钢1连接,每一调节组件2均包括:锚固连接件3、限位套筒4和限位垫片5,锚固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槽钢1,且锚固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槽钢1可拆卸连接,限位套筒4和限位垫片5分别套设在锚固连接件3上,且限位垫片5设置在限位套筒4的一端,限位套筒4的另一端与一槽钢1相抵,限位套筒4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坡口401,限位垫片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01,第一通孔501内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凸块502,每一第一凸块502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若干第一凸块502远离限位垫片5的一端形成第一虚拟圆柱,第一虚拟圆柱的半径的长度小于限位套筒4的内径的长度,每一第一凸块502可操作地与对应一第一坡口401限位配合。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还包括:若干紧固螺母6,每一锚固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每一锚固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若干紧固螺母6与两槽钢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8所示,每一第一坡口401的横截面均呈“U”形设置。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第一凸块502的横截面均呈“U”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槽钢,两所述槽钢相对设置;/n若干调节组件,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两所述槽钢之间,每一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连接,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n锚固连接件,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槽钢,且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可拆卸连接;/n限位套筒和限位垫片,所述限位套筒和所述限位垫片分别套设在所述锚固连接件上,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垫片内,且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限位垫片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槽钢,两所述槽钢相对设置;
若干调节组件,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两所述槽钢之间,每一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连接,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
锚固连接件,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槽钢,且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槽钢可拆卸连接;
限位套筒和限位垫片,所述限位套筒和所述限位垫片分别套设在所述锚固连接件上,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垫片内,且所述限位套筒与所述限位垫片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坡口,所述限位垫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凸块,若干所述第一凸块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每一所述第一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坡口限位配合,所述限位套筒的另一端与一所述槽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紧固螺母,每一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每一所述锚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若干所述紧固螺母与两所述槽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梁可调限位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周绿元何青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