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纳米级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纳米塑料颗粒定量检测、毒理学分析所需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因环境作用破碎形成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成为学者关注的新型污染物之一。相比于微塑料,纳米塑料具备更小的直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也因此具有更强的生物渗透性和细胞吸附力,可能对生物造成远强于微塑料的毒性作用。为探究纳米塑料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者们最常使用纳米聚苯乙烯(PS)微球进行毒理学实验,但由于环境中塑料种类繁多,目前通用的实验材料过于单一,且所用的化学合成法所需的氮气保护合成条件较为复杂苛刻,通常得到的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干扰的纳米塑料,获得更准确科学的纳米塑料毒理学研究数据支持十分必要。于晴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S微球解决了化学合成法实验条件严苛、含有添加剂干扰的问题,但其粒径分布在2-6μm的范围内,属于微米级的塑料颗粒,并含有大量珠丝状结构,这种纤维结构会极大影响塑料颗粒的毒理学实验结果。(于晴.2018.静电纺丝法制备聚苯乙烯复合膜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纳米级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塑料粉末常温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一稳定的纺丝液,用玻璃注射器吸取,固定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调节相应参数制备纳米级塑料颗粒,具体步骤如下:/n(1)将塑料粉末过200目筛,称取适量塑料粉末,在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24h使其完全溶解,形成稳定均匀的纺丝液;(2)将纺丝液注入玻璃注射器中静置以去除气泡,连接针头,利用注射器推进纺丝液至针头后,将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槽口中;(3)将铝箔纸缠绕到金属制滚轮接收器上,调整转速后开启滚轮;(4)设定纺丝电压和推进速度,调节接收装置和推进装置之间的距离,开始纺丝制备微球;(5)纺丝完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纳米级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塑料粉末常温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一稳定的纺丝液,用玻璃注射器吸取,固定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调节相应参数制备纳米级塑料颗粒,具体步骤如下:
(1)将塑料粉末过200目筛,称取适量塑料粉末,在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24h使其完全溶解,形成稳定均匀的纺丝液;(2)将纺丝液注入玻璃注射器中静置以去除气泡,连接针头,利用注射器推进纺丝液至针头后,将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槽口中;(3)将铝箔纸缠绕到金属制滚轮接收器上,调整转速后开启滚轮;(4)设定纺丝电压和推进速度,调节接收装置和推进装置之间的距离,开始纺丝制备微球;(5)纺丝完毕后,将铝箔纸置于50℃真空烘箱中干燥24h,通过扫描电镜得到SEM图像统计微球的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纳米级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纳米级塑料颗粒的粒径为50-1000nm,几乎不含珠丝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纳米级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磊,张抒意,郭晓燕,唐雪娇,范守港,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