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直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75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均匀直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需添加任何填料,溶剂环保无毒性,制备得到的纤维表面光滑,无珠状和分支形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只是通过单一控制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就能够获得纳米纤维直径在100‑400纳米之间的均匀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适合于很多生物医药和过滤防护产品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直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直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纤维的制备有多种方法,包括拉伸、相分离、模板合成、自组装和静电纺丝等。拉伸是用微操作器将直径为几微米的微吸管浸入液滴中,将微吸管从液体中抽出并以约1×10-4m·s-1的速度移动后,将抽出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的拉伸可以在一个液滴上重复,从而产生许多纤维,此方法的缺点是工艺过程不连续。模板合成工艺是使用模具生产所需纳米纤维。模板合成的原理是在膜孔中加入聚合物溶液。对于纳米纤维生产,模板是具有均匀厚度的纳米尺度孔径的氧化铝膜。聚合物溶液将在一侧受到水压,并受到多孔膜、挤压和与固化溶液接触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纳米纤维的直径将由孔隙决定,此方法不能制备连续纤维。相分离是高分子科学中的一个常见概念,被应用于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生产。相分离的概念依赖于两个或多个流动组分的混合物,由于它们的表面张力不同而分离成不同的相。首先将聚合物与溶剂混合以得到凝胶网络和溶剂相,溶剂被提取出来,留下固相。使用此方法可以制备聚乳酸(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直径在100纳米到400纳米之间,优选100纳米到300纳米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直径在100纳米到400纳米之间,优选100纳米到300纳米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98000-143000g·mol-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的水解率为97%-99%。


4.一种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其中,静电纺丝时施加在针头上的电压在11.2-17.2千伏之间,聚乙烯醇溶液的流速在1μl·min-1到10μl·min-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武曹春朱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宁波润沃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