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富丞专利>正文

喷雾罐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73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罐夹持装置,包括一握柄以及一自握柄延伸出的夹持部,夹持部具有至少二夹爪,至少二夹爪之间相互对应而形成出一设置喷雾罐的容设空间,至少二夹爪可受外力作用而呈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至少二夹爪呈第一状态,所有夹爪皆往外张开而使喷雾罐可脱离或进入于夹持部,当至少二夹爪呈第二状态,喷雾罐受至少二夹爪夹固而定位于所述夹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罐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雾罐,特别是一种喷雾罐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操作喷雾罐需要按压设置在罐顶的阀门,当阀门打开即可让喷雾罐内的盛装物呈雾状释放出来,使用者在按压阀门的使用过程可能会直接接触到喷出的盛装物,造成使用上的困扰与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因此,美国专利号第5,819,985号提出一种可以直接组装在喷雾罐的辅助器,方便使用者握持着辅助器作喷雾罐,减少喷雾罐滑脱掉落,或是盛装物沾到使用者的状况。另外,美国专利第7,753,237号也揭露出类似功能的辅助器。但是,前述各种喷罐罐辅助器的操作仍较为复杂,特别是美国专利第7,753,237号的二夹爪通过插销固定在端部,当夹爪夹持住圆形喷雾罐,夹爪无法形成完整的圆周夹持圆形罐体,固定效果较差,而且插销的周围结构会持续受到张力作用,长期使用容易产生磨耗,造成喷雾罐产生脱落损坏的问题,而且组成构件较多,组装步骤繁杂,整体组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据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罐夹持装置,其夹爪没有受到机构性拘束,可完全夹持喷雾罐,整体组成元件更为精简,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与使用质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喷雾罐夹持装置,包括一握柄以及一自所述握柄延伸出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一顶部与一底部,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二夹爪,所述至少二夹爪之间相互对应而形成出一设置喷雾罐的容设空间,所述至少二夹爪可受外力作用而呈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第一状态,所述至少二夹爪皆往外张开而使所述喷雾罐可脱离或进入于所述夹持部,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喷雾罐受所述至少二夹爪夹固而定位于所述夹持部。优选地,所述至少二夹爪分别具有一扳动部,所述扳动部自所述至少二夹爪的一端朝对向延伸,使得所述二扳动部呈交叉状。优选地,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第一状态,所述至少二夹爪之间相互间隔出大于所述喷雾罐顶端直径,进而可让所述喷雾罐脱离于所述夹持部,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第二状态,所述至少二夹爪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喷雾罐顶端直径的距离,使得所述喷雾罐受所述至少二夹爪夹持而定位于所述夹持部。优选地,所述至少二夹爪之间呈相互分离式结构,而且相互对应的时候可概呈圆圈状。优选地,所述握柄外侧设一由弹性材质制成的覆设件。优选地,更包含两相互对合形成出所述握柄与所述夹持部的壳体。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顶部通过二壳体的卡勾相互对合固定。有关本技术所提供的详细构造或特点,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所述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A和3B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组装后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其中夹持部没有安装喷雾罐。图8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其中二夹爪呈第二状态。图9类同于第8图,其中二夹爪呈第一状态。图10类同于图7,为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11类同于图10,为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12类同于图11,其中二夹爪呈第一状态。附图标记说明喷雾罐夹持装置10壳体12卡勾13握柄14夹持部16顶部20底部22夹爪24扳动部25容设空间26内端27外端28喷雾罐30喷出口32阀门34按压件40操作部42压抵部44喷雾罐夹持装置50扳动部52覆设件6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通过所列举的优选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或规格的喷雾罐,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了解本实施方式的说明用语属于不限制应用领域的上位描述,例如材料或形状用语包括且不限于描述内容所指定的材料或形状,位置用语包括且不限于设置、靠近、连接,或邻接。各元件的数量用语“一”包含了一个与一个以上的多个个元件数量。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上”、“下”、“内”、“外”、“顶”、“底”等方向性形容用语,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权利要求范围的用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喷雾罐夹持装置10主要是由两壳体12相互对合所组成,于本优选实施例的各壳体12可选择地以塑料材质作为例子,各壳体12本身具备适当的变形量,壳体12相互对合之后形成出一握柄14与一自握柄14顶端一体成形出的夹持部16。夹持部16具有一顶部20与一底部22,底部22具有至少二相互对应的夹爪24,本优选实施例举例出夹持部16的顶部20通过二壳体12的卡勾13相互对合固定,至少二夹爪24之间于夹持部16的底部22呈相互分离式结构,而且可沿左右、水平方向变形,至少二夹爪24分别皆具有一邻近握柄14的内端27与一远离握柄14的外端28,至少二夹爪24相互对应的时候概呈圆圈状,至少二夹爪24之间对应形成出一用以设置喷雾罐30的容设空间26。夹持部16前端具有一喷出口32连通容设空间26,喷出口32对应于喷雾罐30的阀门34。握柄14设有一按压件40,按压件40具有一操作部42与一压抵部44,按压件40枢设于握柄14内部,操作部42部分穿设于握柄14,压抵部44位于容设空间26内部而位于喷雾罐30的阀门34上方,使用者可于握住握柄14的时候勾扣操作部42而让压抵部44作动喷雾罐30的阀门34。上述至少二夹爪24可受外力作用而呈如图9所示的第一状态,或如图8所示的第二状态。当至少二夹爪24被带动变形而呈第一状态,内端27与外端28一起往外张开,各夹爪24之间相互间隔出大于喷雾罐30顶端直径,进而可让喷雾罐30脱离或进入内端27与外端28之间的夹持部16,当至少二夹爪24通过自身的弹性回复至呈第二状态,各夹爪24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喷雾罐30顶端直径的距离,内端27与外端28共同夹固住喷雾罐30,使得喷雾罐30受至少二夹爪24夹持而定位于夹持部16,至少二夹爪24呈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都相互间隔且不抵接在一起。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各夹爪24分别具有一扳动部25,扳动部25自夹爪24的一端朝对向延伸,使得两夹爪24的扳动部25呈交叉状,扳动部25主要让至少二夹爪24自第二状态改变至第一状态,如图9所示,当喷雾罐30要装入本技术,使用者可以选择性的按压二扳动部25,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罐夹持装置,包括一握柄以及一自所述握柄延伸出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一顶部与一底部,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二夹爪,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相互分离式结构,所述至少二夹爪之间相互对应而形成出一设置喷雾罐的容设空间,所述至少二夹爪可受外力作用而呈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第一状态,所述至少二夹爪皆往外张开使所述喷雾罐可脱离或进入所述夹持部,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喷雾罐受所述至少二夹爪夹固而定位于所述夹持部;/n所述至少二夹爪分别皆具有一邻接所述握柄的内端与一远离所述握柄的外端,当所述至少二夹爪被带动变形而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一起往外张开,所述喷雾罐即可脱离或进入所述夹持部;而当所述至少二夹爪通过自身的弹性回复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共同夹固住所述喷雾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6 TW 1081250761.一种喷雾罐夹持装置,包括一握柄以及一自所述握柄延伸出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一顶部与一底部,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二夹爪,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相互分离式结构,所述至少二夹爪之间相互对应而形成出一设置喷雾罐的容设空间,所述至少二夹爪可受外力作用而呈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第一状态,所述至少二夹爪皆往外张开使所述喷雾罐可脱离或进入所述夹持部,当所述至少二夹爪呈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喷雾罐受所述至少二夹爪夹固而定位于所述夹持部;
所述至少二夹爪分别皆具有一邻接所述握柄的内端与一远离所述握柄的外端,当所述至少二夹爪被带动变形而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一起往外张开,所述喷雾罐即可脱离或进入所述夹持部;而当所述至少二夹爪通过自身的弹性回复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共同夹固住所述喷雾罐。


2.如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富丞
申请(专利权)人:蔡富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