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65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机构、第一转轴、物料添加斗、支撑柱、操控面板、研磨腔、螺旋板、盖体、石墨烯进出口、滚轮、第二转轴、分离腔、第一分散盘、剪切头、电加热片、第二分散盘、通孔、连接杆、支杆、钢球、第三转轴、循环管、抽取泵和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个螺旋板与滚轮旋转对石墨烯进行碾压和研磨,同时可使研磨腔整体旋转,使内部的石墨烯可反复循环研磨,达到均匀的超细状态,直接倾倒在分离腔内部,通过不同形状的分散盘在添加物料、给予合适的温度的同时进行石墨烯的分散和润滑油混合操作,效率高,制成的石墨烯润滑油质量佳,且润滑油可循环进行分散和混合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具体为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属于石墨烯加工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石墨烯润滑油就是向发动机润滑油中加入超微细石墨,使石墨悬浮在润滑油中所形成的一种节能型润滑油,其机理是利用了六角型石墨分子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结合力相对较小,故在有石墨的润滑剂中,它起到减少摩擦阻力的作用,是石墨烯的重要应用。石墨烯在制成润滑油时需要进行研磨,使之成为均匀的超细石墨烯颗粒与其他物料混合制成,现今对石墨烯的研磨装置大多只是简单的挤压研磨,研磨不均匀,同时在研磨后添加物料,使之混合不充分,通常研磨后过滤将粗糙的石墨烯遗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包括研磨腔、分离腔和物料添加斗,所述研磨腔外部设有石墨烯进出口,且石墨烯进出口顶部铰接盖体;所述研磨腔内部设有电机,且电机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外部设有螺旋板,所述研磨腔的外侧壁连通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通电机;所述电机螺母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且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操控面板;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物料添加斗,且物料添加斗连通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内部设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置于底座顶部;所述第三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且第三转轴贯穿第一分散盘和第二分散盘;所述第一分散盘表面设有剪切头,所述第二分散盘内部设有通孔,且第二分散盘顶部依次设有连接杆、支杆和钢球;所述分离腔内侧壁设有电加热片,且分离腔底端通过循环管连通抽取泵。优选的,所述滚轮外部均匀分布若干个螺旋板,且滚轮设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滚轮表面的螺旋板交叉错开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贯穿若干个第一分散盘和第二分散盘,且第二分散盘的直径大于第一分散盘。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散盘表面设有若干个形成环状结构的剪切头。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散盘顶部焊接若跟个支杆,且支杆的外侧通过连接杆连接钢球。优选的,所述分离腔底端的循环管通过抽取泵连通在分离腔顶部。优选的,所述电机、操控面板、电加热片和抽取泵内部之间均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采用多个螺旋板与滚轮旋转对石墨烯进行碾压和研磨,同时可使研磨腔整体旋转,使内部的石墨烯可反复循环研磨,达到均匀的超细状态,直接倾倒在分离腔内部,通过不同形状的分散盘在添加物料、给予合适的温度的同时进行石墨烯的分散和润滑油混合操作,效率高,制成的石墨烯润滑油质量佳,且润滑油可循环进行分散和混合动作,无废弃的石墨烯的存在,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分散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分散盘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2、传动机构,3、第一转轴,4、物料添加斗,5、支撑柱,6、操控面板,7、研磨腔,71、螺旋板,72、盖体,73、石墨烯进出口,74、滚轮,75、第二转轴,8、分离腔,81、第一分散盘,811、剪切头,82、电加热片,83、第二分散盘,831、通孔,832、连接杆,833、支杆,834、钢球,84、第三转轴,9、循环管,10、抽取泵,11、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包括研磨腔7、分离腔8和物料添加斗4,所述研磨腔7外部设有石墨烯进出口73,且石墨烯进出口73顶部铰接盖体72;所述研磨腔7内部设有电机1,且电机1通过第二转轴75连接滚轮74;所述滚轮74外部设有螺旋板71,所述研磨腔7的外侧壁连通第一转轴3,且第一转轴3通过传动机构2连通电机1,所述传动机构2为一种齿轮与齿条啮合的传动机构2;所述电机1螺母安装在支撑柱5的顶部,且支撑柱5的一侧设置操控面板6;所述支撑柱5一侧设置物料添加斗4,且物料添加斗4连通分离腔8;所述分离腔8内部设有第三转轴84,且第三转轴84置于底座11顶部;所述第三转轴84通过传动机构2连接电机1,且第三转轴84贯穿第一分散盘81和第二分散盘83;所述第一分散盘81表面设有剪切头811,所述第二分散盘83内部设有通孔831,且第二分散盘83顶部依次设有连接杆832、支杆833和钢球834;所述分离腔8内侧壁设有电加热片82,且分离腔8底端通过循环管9连通抽取泵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滚轮74外部均匀分布若干个螺旋板71,且滚轮74设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滚轮74表面的螺旋板71交叉错开设置,实现对石墨烯的剪切和研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三转轴84贯穿若干个第一分散盘81和第二分散盘83,且第二分散盘83的直径大于第一分散盘81,实现不同方式的分散、剪切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分散盘81表面设有若干个形成环状结构的剪切头811,实现对混合液体的剪切和混合研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分散盘83顶部焊接若跟个支杆8333,且支杆833的外侧通过连接杆832连接钢球834,采用旋转的方式加快剪切研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分离腔8底端的循环管9通过抽取泵10连通在分离腔8顶部,实现循环研磨加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电机1、操控面板6、电加热片82和抽取泵10内部之间均电性连接,实现智能控制。本技术在使用时,该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将石墨烯通过石墨烯进出口73加入到研磨腔7内部,合上盖体72,打开电机1,使第二转轴75运作,带动滚轮74使螺旋板71与滚轮74一起对石墨烯进行研磨,同时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2带动研磨腔7旋转,使研磨腔7内部的石墨烯进行循环的研磨,在研磨完成后使石墨烯进出口74置于底部将石墨烯倾倒到分离腔8内部,通过物料添加斗4添加其他物料,打开电机1使第三转轴84高速旋转,使第一分散盘81、第二分散盘83对内部物料进行研磨、剪切和分散使之混合成石墨烯润滑油,并且可打开抽取泵10进行循环加工,使之研磨、剪切更加均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包括研磨腔(7)、分离腔(8)和物料添加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7)外部设有石墨烯进出口(73),且石墨烯进出口(73)顶部铰接盖体(72);所述研磨腔(7)内部设有电机(1),且电机(1)通过第二转轴(75)连接滚轮(74);所述滚轮(74)外部设有螺旋板(71),所述研磨腔(7)的外侧壁连通第一转轴(3),且第一转轴(3)通过传动机构(2)连通电机(1);所述电机(1)螺母安装在支撑柱(5)的顶部,且支撑柱(5)的一侧设置操控面板(6);所述支撑柱(5)一侧设置物料添加斗(4),且物料添加斗(4)连通分离腔(8);所述分离腔(8)内部设有第三转轴(84),且第三转轴(84)置于底座(11)顶部;所述第三转轴(84)通过传动机构(2)连接电机(1),且第三转轴(84)贯穿第一分散盘(81)和第二分散盘(83);所述第一分散盘(81)表面设有剪切头(811),所述第二分散盘(83)内部设有通孔(831),且第二分散盘(83)顶部依次设有连接杆(832)、支杆(833)和钢球(834);所述分离腔(8)内侧壁设有电加热片(82),且分离腔(8)底端通过循环管(9)连通抽取泵(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润滑油改良型研磨装置,包括研磨腔(7)、分离腔(8)和物料添加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7)外部设有石墨烯进出口(73),且石墨烯进出口(73)顶部铰接盖体(72);所述研磨腔(7)内部设有电机(1),且电机(1)通过第二转轴(75)连接滚轮(74);所述滚轮(74)外部设有螺旋板(71),所述研磨腔(7)的外侧壁连通第一转轴(3),且第一转轴(3)通过传动机构(2)连通电机(1);所述电机(1)螺母安装在支撑柱(5)的顶部,且支撑柱(5)的一侧设置操控面板(6);所述支撑柱(5)一侧设置物料添加斗(4),且物料添加斗(4)连通分离腔(8);所述分离腔(8)内部设有第三转轴(84),且第三转轴(84)置于底座(11)顶部;所述第三转轴(84)通过传动机构(2)连接电机(1),且第三转轴(84)贯穿第一分散盘(81)和第二分散盘(83);所述第一分散盘(81)表面设有剪切头(811),所述第二分散盘(83)内部设有通孔(831),且第二分散盘(83)顶部依次设有连接杆(832)、支杆(833)和钢球(834);所述分离腔(8)内侧壁设有电加热片(82),且分离腔(8)底端通过循环管(9)连通抽取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祥唐果东何大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楚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