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46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包括橡胶减震垫、蝶形定位螺丝、重型脚轮、支撑底板、连接块、高强度螺纹杆以及内六角座,承载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固定座上端面粘贴有橡胶减震垫,固定座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承载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高强度螺纹杆,高强度螺纹杆上端面焊接有内六角座,高强度螺纹杆下端面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面贴合有支撑底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除湿机在使用时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具备可升降支撑能力,便于移动使用,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室内施工时,有时为了保证施工环境相对干燥,需要使用除湿机,除湿机是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此时空气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降低。但传统的除湿机不具备移动能力,不仅使用范围受限,还需要对其进行搬移使用,费时费力,而现有的除湿机虽然具备可移动能力,但只是采用简单的移动轮对除湿机进行支撑,导致除湿机在工作时稳定性较低,在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可升降支撑能力,便于移动使用,构造简单,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包括除湿机主体、固定座、承载板以及可移动支撑机构,所述除湿机主体下侧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座,所述承载板下侧设置有可移动支撑机构,所述可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橡胶减震垫、蝶形定位螺丝、侧撑板、重型脚轮、橡胶防滑垫、支撑底板、连接块、高强度螺纹杆以及内六角座,所述承载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所述承载板左右端面对称焊接有侧撑板,所述固定座上端面粘贴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固定座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所述承载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高强度螺纹杆,所述高强度螺纹杆上端面焊接有内六角座,所述高强度螺纹杆下端面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贴合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下端面粘贴有橡胶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安装有四组,且四组支撑底板规格相同,四组所述支撑底板上端面均安装有防脱盖板,四组所述支撑底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与连接块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搁置槽,且搁置槽与除湿机主体下端面相匹配,所述蝶形定位螺丝啮合有两组,且两组蝶形定位螺丝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有四组,且四组内螺纹规格相同,四组所述内螺纹与高强度螺纹杆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高强度螺纹杆啮合有四组,且四组高强度螺纹杆规格相同,所述内六角座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内六角座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重型脚轮安装有四组,且四组重型脚轮规格相同,所述侧撑板焊接有四组,且四组侧撑板规格相同,所述侧撑板内壁上侧焊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环形侧面包裹有软胶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因本技术添加了橡胶减震垫、蝶形定位螺丝、侧撑板、重型脚轮、橡胶防滑垫、支撑底板、连接块、高强度螺纹杆以及内六角座,该设计不仅具备可移动能力,而且还具备可升降支撑能力,解决了原有除湿机在使用时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可移动支撑效果。因支撑底板安装有四组,且四组支撑底板规格相同,四组支撑底板上端面均安装有防脱盖板,四组支撑底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与连接块相匹配,圆形凹槽避免支撑底板与高强度螺纹杆一同转动,而防脱盖板避免连接块与支撑底板之间出现分离情况,因承载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设有四组,且四组内螺纹规格相同,四组内螺纹与高强度螺纹杆相啮合,该设计使高强度螺纹杆具备上下移动能力,因重型脚轮安装有四组,且四组重型脚轮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对承载板进行移动,从而对除湿机主体进行移动,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可升降支撑能力,便于移动使用,构造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中可移动支撑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中可移动支撑机构的左视剖面图;图中:1-除湿机主体、2-固定座、3-承载板、4-可移动支撑机构、41-橡胶减震垫、42-蝶形定位螺丝、43-侧撑板、44-重型脚轮、45-橡胶防滑垫、46-支撑底板、47-连接块、48-高强度螺纹杆、49-内六角座、431-推拉杆、461-防脱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包括除湿机主体1、固定座2、承载板3以及可移动支撑机构4,除湿机主体1下侧焊接有承载板3,承载板3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座2,承载板3下侧设置有可移动支撑机构4。可移动支撑机构4包括橡胶减震垫41、蝶形定位螺丝42、侧撑板43、重型脚轮44、橡胶防滑垫45、支撑底板46、连接块47、高强度螺纹杆48以及内六角座49,承载板3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44,承载板3左右端面对称焊接有侧撑板43,固定座2上端面粘贴有橡胶减震垫41,固定座2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42,承载板3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高强度螺纹杆48,高强度螺纹杆48上端面焊接有内六角座49,高强度螺纹杆48下端面焊接有连接块47,连接块47下端面贴合有支撑底板46,支撑底板46下端面粘贴有橡胶防滑垫4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除湿机在使用时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支撑底板46安装有四组,且四组支撑底板46规格相同,四组支撑底板46上端面均安装有防脱盖板461,四组支撑底板46上端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与连接块47相匹配,圆形凹槽避免支撑底板46与高强度螺纹杆48一同转动,而防脱盖板461避免连接块47与支撑底板46之间出现分离情况,固定座2上端面开设有搁置槽,且搁置槽与除湿机主体1下端面相匹配,蝶形定位螺丝42啮合有两组,且两组蝶形定位螺丝42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固定座2对除湿机主体1进行安装定位。承载板3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设有四组,且四组内螺纹规格相同,四组内螺纹与高强度螺纹杆48相啮合,该设计使高强度螺纹杆48具备上下移动能力,高强度螺纹杆48啮合有四组,且四组高强度螺纹杆48规格相同,内六角座49焊接有四组,且四组内六角座49规格相同,四组高强度螺纹杆48可以有效对承载板3进行支撑,而内六角座49方便对高强度螺纹杆48进行转动,重型脚轮44安装有四组,且四组重型脚轮44规格相同,侧撑板43焊接有四组,且四组侧撑板43规格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包括除湿机主体、固定座、承载板以及可移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主体下侧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座,所述承载板下侧设置有可移动支撑机构;/n所述可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橡胶减震垫、蝶形定位螺丝、侧撑板、重型脚轮、橡胶防滑垫、支撑底板、连接块、高强度螺纹杆以及内六角座,所述承载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所述承载板左右端面对称焊接有侧撑板,所述固定座上端面粘贴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固定座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所述承载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高强度螺纹杆,所述高强度螺纹杆上端面焊接有内六角座,所述高强度螺纹杆下端面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贴合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下端面粘贴有橡胶防滑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包括除湿机主体、固定座、承载板以及可移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主体下侧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座,所述承载板下侧设置有可移动支撑机构;
所述可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橡胶减震垫、蝶形定位螺丝、侧撑板、重型脚轮、橡胶防滑垫、支撑底板、连接块、高强度螺纹杆以及内六角座,所述承载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所述承载板左右端面对称焊接有侧撑板,所述固定座上端面粘贴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固定座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所述承载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高强度螺纹杆,所述高强度螺纹杆上端面焊接有内六角座,所述高强度螺纹杆下端面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贴合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下端面粘贴有橡胶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安装有四组,且四组支撑底板规格相同,四组所述支撑底板上端面均安装有防脱盖板,四组所述支撑底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