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识别个人身份和网络身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27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识别个人身份和网络身份的装置,电路包括带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芯片,微处理器芯片通过该接口及电缆与外界微型计算机的USB接口接续,微处理器芯片的两个数据输出/输入管脚分别与存储器芯片的对应I/O管脚相连,微处理器芯片的两个输出管脚还在其与GND之间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1和D2,所用的微处理器芯片是8位或16位的USBMCU芯片,解决了现有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和计算机接续,通过互联网识别用户身份和装置便携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访问控制和加密与鉴别多功能、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实用价值高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识别个人身份和网上身份、电子交易的加密鉴别和数字签名等方面。(*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设计涉及一种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识别个人身份和网络身份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和计算机接续以对个人身份和网络身份进行识别的便携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通讯范围的逐步扩大,网上支付的新型电子交易支付手段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各个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焦点。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网上银行和网上证券的建设。同时,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也日益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障碍,人们不仅要防止网上黑客的随时攻击,更加担心自己的交易密码被他人盗取,从而在电子交易网络上的身份被他人非法冒认,取得交易信息或获得合法的访问权限。现有的大多数网络系统采用IC智能卡作为用户身份认证的媒质,IC智能卡以其本身的便携性、其中存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和不可仿制性等性能成为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身份认证产品。但是,IC智能卡在使用时,微型计算机必须配备一台IC智能卡读写器,该读写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易随身携带,从而大大降低了IC智能卡在身份认证领域的应用范围。随着通用串行总线(USB)协议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识别个人身份和网络身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带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芯片,其中带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通过该接口及电缆与外界的微型计算机的USB接口接续,该微处理器芯片的两个数据输出/输入管脚分别与存储器芯片的对应I/O管脚相连,微处理器芯片的两个输出管脚还在其与GND之间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凯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网安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