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23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仪表仪器检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支架用于支撑机座,在机座的两端转动设置同步带轮,用于驱动和承载同步带,机座的设置使两端的同步带轮形成固定的距离,以保持同步带的张紧力,仪表通过装配结构平稳地、可拆卸地装配在同步带上,使驱动部在驱动同步带轮转动时,可以保持仪表姿态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仪表仪器检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式压力表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当前,在对压力表的检定过程中,需要有设备完成压力表运输,运输压力表时需要保证压力表保持稳定的姿态,才能方便后续的检定流程的进行。目前的机械式压力表的检定中,运输压力表的过程一般通过手动操作实现,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造成机械式压力表检定的效率低下,也与其广泛的需求形成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压力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姿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包括:支架;机座,所述机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机座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同步带轮;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同步带轮;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与所述同步带相接,所述装配结构用于装配仪表;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同步带轮转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其中,支架用于支撑机座,在机座的两端转动设置同步带轮,用于驱动和承载同步带,机座的设置使两端的同步带轮形成固定的距离,以保持同步带的张紧力,仪表通过装配结构平稳地、可拆卸地装配在同步带上,利用带传动能平稳传动的优点,保持使驱动部在驱动同步带轮转动时,保持仪表姿态的稳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同步带。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块的设置使同步带受到外力发生晃动时,支撑块可以支撑同步带,避免同步带发生过大程度的晃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所述支撑块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活动板,所述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转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同步带轮传动连接。该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同步带轮转动设置在机座上的方式,使同步带轮可驱动和承载同步带,实现同步带平稳运输待输送仪表的作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设置有第一紧定块,所述第一紧定块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紧定块,所述第二紧定块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设置有第三紧定块,所述第三紧定块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紧定块,所述第四紧定块设置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有第五紧定块;所述第二活动板设置有第六紧定块;所述第三活动板设置有第七紧定块;所述第四活动板设置有第八紧定块;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板一面与所述第二活动板一面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面相接,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均能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面运动;所述第三活动板一面与所述第四活动板一面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一面相接,所述第三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均能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面运动;第一螺栓经所述第一紧定块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第五紧定块抵接,第二螺栓经所述第二紧定块上的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第六紧定块抵接,第三螺栓经所述第三紧定块上的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三活动板的第七紧定块抵接,第四螺栓经所述第四紧定块上的第四螺纹孔与所述第四活动板的第八紧定块抵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螺纹孔使各个螺栓经固定板的螺纹孔与对应的活动板上的紧定块相抵接,实现对同步带轮的张紧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组成凹部,所述凹部均用于容纳所述同步带。在该技术方案中,凹部用于容纳同步带,提高了同步带运输过程中的平稳程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包括第五螺栓、第六螺栓、第七螺栓和第八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一面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固定板一面设置有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有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二活动板设置有第六螺纹孔;所述第三活动板设置有第七螺纹孔;所述第四活动板设置有第八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五螺栓经所述第五螺纹孔伸入所述第一导轨中,所述第六螺栓经所述第六螺纹孔伸入所述第二导轨中,所述第七螺栓经所述第七螺纹孔伸入所述第三导轨中,所述第八螺栓经所述第八螺纹孔伸入所述第四导轨中。该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连接固定板和活动板的方式,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和活动板,在固定板上设置导轨使活动板可以相对固定板发生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卡座,所述卡座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装配所述仪表。该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装配仪表的结构,通过装配孔使仪表稳定装配在卡座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卡位板,所述卡位板一面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突出于所述卡位板的一面,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卡座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弹性卡扣,其中,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限位孔卡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卡位板和卡座的可拆卸连接,使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压力表更换卡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同步带设置有沿所述同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装配结构包括连接板和镶嵌杆,所述连接板上侧形成上折板,所述上折板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板下侧形成下折板,所述下折板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镶嵌杆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卡位板一面与所述连接板一面连接,所述安装块夹在所述连接板的所述上折板和所述下折板之间,其中,所述镶嵌杆一端经所述上折板的第三通孔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并经所述下折板的所述第四通孔伸出,与所述第九螺栓螺纹连接,或所述镶嵌杆一端经所述下折板的所述第四通孔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并经所述上折板的所述第三通孔伸出,与所述第九螺栓螺纹相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镶嵌杆与同步带上的安装块的连接,实现装配结构与同步带的稳定连接,有利于卡座的稳定运输,进而有利于保持仪表的姿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副支架;所述驱动部为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输出轴;其中,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副支架上,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的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机安装在副支架上,其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传动连接实现了电机对同步带轮的驱动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架用于支撑机座,在机座的两端转动设置同步带轮,用于驱动和承载同步带,机座的设置使两端的同步带轮形成固定的距离,以保持同步带的张紧力,仪表通过装配结构平稳地、可拆卸地装配在同步带上,使驱动部在驱动同步带轮转动时,可以保持仪表姿态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的机座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机座,所述机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机座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同步带轮;/n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同步带轮;/n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与所述同步带相接,所述装配结构用于装配仪表;/n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同步带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机座,所述机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机座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同步带轮;
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同步带轮;
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与所述同步带相接,所述装配结构用于装配仪表;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同步带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同步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
所述支撑块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活动板,所述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转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同步带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运输仪表的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设置有第一紧定块,所述第一紧定块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紧定块,所述第二紧定块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设置有第三紧定块,所述第三紧定块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紧定块,所述第四紧定块设置有第四螺纹孔;
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有第五紧定块;
所述第二活动板设置有第六紧定块;
所述第三活动板设置有第七紧定块;
所述第四活动板设置有第八紧定块;
其中,
所述第一活动板一面与所述第二活动板一面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面相接,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均能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面运动;
所述第三活动板一面与所述第四活动板一面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一面相接,所述第三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均能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面运动;
第一螺栓经所述第一紧定块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第五紧定块抵接,第二螺栓经所述第二紧定块上的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第六紧定块抵接,第三螺栓经所述第三紧定块上的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三活动板的第七紧定块抵接,第四螺栓经所述第四紧定块上的第四螺纹孔与所述第四活动板的第八紧定块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长湘刘浩城陈泽芸吴义郭靖
申请(专利权)人:金仪计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