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20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包括康复仪本体、MCU控制端和显示屏,康复仪本体上固定有MCU控制端,康复仪本体顶端固定有显示屏,MCU控制端的输出端与激光线缆连接,激光线缆上固定有激光吸盘,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固定在卡合杆上,卡合杆上缠绕设置有弹簧,卡合杆的内端皆与卡合槽卡合,卡合槽皆开设在显示屏外壁;通过设置的显示屏更换装置,其中显示屏更换装置包括固定板、卡合槽和弹簧,当维修人员需要对显示屏和康复仪本体进行拆卸更换时,首先向外拉动卡合杆,这时即可向上拉动显示屏,使得显示屏与两组固定板进行拆卸,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方便快捷地对显示屏进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
本技术涉及理疗
,特别是涉及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
技术介绍
抑郁症康复仪是将经颅磁、经颅电和音频信号作用于人头部和听觉系统,经颅磁电在颅内形成立体叠加磁场,在脑深部特定部位引出弱感应电流,作用于重点区域神经元群时,兼顾了对全脑刺激,而音频信号又强化了经颅磁电的效果,干扰和抑制了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增加脑细胞稳定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但是现有的抑郁症康复仪仍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传统的抑郁症康复仪是通过颅磁、经颅电和音频信号作用于人头部和听觉系统,这种形式的康复需要较为笨重的铁箍将头部固定,操作较为麻烦,其次传统的抑郁症康复仪上设置电脑显示屏与仪器通过螺栓固定,拆卸和安装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通过设置的显示屏更换装置,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方便快捷地对显示屏进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包括康复仪本体、MCU控制端和显示屏,康复仪本体上固定有MCU控制端,康复仪本体顶端固定有显示屏,MCU控制端的输出端与激光线缆连接,激光线缆上固定有激光吸盘,康复仪本体顶端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固定在卡合杆上,卡合杆上缠绕设置有弹簧,卡合杆的内端皆与卡合槽卡合,卡合槽皆开设在显示屏外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康复仪本体上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夹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板的距离大小等于显示屏底端的直径大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滑槽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滑槽的长度大小皆大于卡合槽的长度大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内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外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板的形状设置为“L”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杆上固定有四组夹子,且夹子的内壁设置有软质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导线收纳装置,其中导线收纳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杆、支撑杆和夹子,当康复仪本体使用完毕后,这时使用人员可以将激光线缆带动激光吸盘弯曲向上拽动,直到将激光线缆带动激光吸盘移动至夹子处,这时工作人员按动夹子将激光线缆夹持固定即可,同理其他几组激光线缆皆通过夹子夹持,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激光线缆和激光吸盘不使用时不会相互缠绕打结,以及解决收纳较为费时的弊端;2、通过设置的显示屏更换装置,其中显示屏更换装置包括固定板、滑槽、滑块、卡合杆、卡合槽和弹簧,当维修人员需要对显示屏和康复仪本体进行拆卸更换时,首先向外拉动卡合杆,使得卡合杆通过滑块在滑槽内向外移动,直到卡合杆的内端皆与卡合槽完全分离,这时即可向上拉动显示屏,使得显示屏与两组固定板进行拆卸,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方便快捷地对显示屏进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3、通过设置的激光吸盘采用可见光589nm的黄色光波进行体外照射,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和治疗效果,黄色光波可以刺激线粒体的呼吸链复合(细胞色素)具有强烈的排毒和抗抑郁作用,改善血清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从而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激光治疗,避免传统的康复仪需要较大的铁箍对头部固定的复杂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活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处结构正视剖面活动状态示意图;其中:1、康复仪本体;2、MCU控制端;3、显示屏;4、激光线缆;5、激光吸盘;61、连接板;62、连接杆;63、支撑杆;64、夹子;71、固定板;72、滑槽;73、滑块;74、卡合杆;75、卡合槽;7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包括康复仪本体1、MCU控制端2和显示屏3,康复仪本体1上固定有MCU控制端2,康复仪本体1顶端固定有显示屏3,MCU控制端2的输出端与激光线缆4连接,激光线缆4上固定有激光吸盘5,康复仪本体1顶端固定有固定板71,且固定板71内开设有滑槽72,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3,滑块73固定在卡合杆74上,卡合杆74上缠绕设置有弹簧76,卡合杆74的内端皆与卡合槽75卡合,卡合槽75皆开设在显示屏3外壁;当维修人员需要对显示屏3和康复仪本体1进行拆卸更换时,首先向外拉动卡合杆74,使得卡合杆74通过滑块73在滑槽72内向外移动,直到卡合杆74的内端皆与卡合槽75完全分离,这时即可向上拉动显示屏3,使得显示屏3与两组固定板71进行拆卸,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方便快捷地对显示屏3进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的激光吸盘5采用可见光589nm的黄色光波进行体外照射,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和治疗效果,黄色光波可以刺激线粒体的呼吸链复合细胞色素具有强烈的排毒和抗抑郁作用,改善血清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从而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激光治疗,避免传统的康复仪需要较大的铁箍对头部固定的复杂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康复仪本体1上固定有连接板61,且连接板61上固定有连接杆62,连接杆62上固定有支撑杆63,支撑杆63上设置有夹子64;当康复仪本体1使用完毕后,这时使用人员可以将激光线缆4带动激光吸盘5弯曲向上拽动,直到将激光线缆4带动激光吸盘5移动至夹子64处,这时工作人员按动夹子64将激光线缆4夹持固定即可,同理其他几组激光线缆4皆通过夹子64夹持,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激光线缆4和激光吸盘5不使用时不会相互缠绕打结,以及解决收纳较为费时的弊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固定板71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板71的距离大小等于显示屏3底端的直径大小;通过这种设置能够使得显示屏3底端事先与两组固定板71形成预固定,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滑槽72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滑槽72的长度大小皆大于卡合槽75的长度大小;通过此设置是为了保证卡合杆74通过滑块73从滑槽72的内端移动至外端后,能够带动卡合杆74内端与卡合槽75完全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弹簧76的一端与固定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包括康复仪本体(1)、MCU控制端(2)和显示屏(3),康复仪本体(1)上固定有MCU控制端(2),康复仪本体(1)顶端固定有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MCU控制端(2)的输出端与激光线缆(4)连接,激光线缆(4)上固定有激光吸盘(5),康复仪本体(1)顶端固定有固定板(71),且固定板(71)内开设有滑槽(72),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3),滑块(73)固定在卡合杆(74)上,卡合杆(74)上缠绕设置有弹簧(76),卡合杆(74)的内端皆与卡合槽(75)卡合,卡合槽(75)皆开设在显示屏(3)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包括康复仪本体(1)、MCU控制端(2)和显示屏(3),康复仪本体(1)上固定有MCU控制端(2),康复仪本体(1)顶端固定有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MCU控制端(2)的输出端与激光线缆(4)连接,激光线缆(4)上固定有激光吸盘(5),康复仪本体(1)顶端固定有固定板(71),且固定板(71)内开设有滑槽(72),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3),滑块(73)固定在卡合杆(74)上,卡合杆(74)上缠绕设置有弹簧(76),卡合杆(74)的内端皆与卡合槽(75)卡合,卡合槽(75)皆开设在显示屏(3)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郁症微激光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康复仪本体(1)上固定有连接板(61),且连接板(61)上固定有连接杆(62),连接杆(62)上固定有支撑杆(63),支撑杆(63)上设置有夹子(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义云生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