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17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9
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鼻肠管主体、摄像头,摄像头安装于鼻肠管主体的前端处,鼻肠管主体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腔,活动腔的内部配套且滑动设置有活动块,而在鼻肠管主体的前端部外侧处活动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板、连接块、连接槽和弹簧的设置,能够对鼻肠管主体处的出液口进行封闭,这样可以避免鼻肠管出现堵塞问题,同时利用其导气管、活动腔、活动块、引导槽和连接杆的设置,可以为挡板的移动施加推力,这样使得鼻肠管处的液体能够从出液口处正常的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
技术介绍
螺旋型鼻肠管是,X光下可见,在盲插过程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置入胃中后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镜的帮助下通过幽门。肠管肠内营养直接由鼻肠管提供营养物质,维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的消耗与高代谢水平。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520739134.5的技术专利,其关于一种新型防堵塞鼻肠管,包括鼻肠软管体、金属导丝,所述鼻肠软管体的前端为盲端,且与圆弧状子弹头相似.....金属导丝的一端带有弯钩,另一端设置有钢丝球。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设置自膨胀出液段、金属导丝和手持弯钩等来完成对鼻肠软管体的防堵塞工作。通过检索分析并经过申请人在本领域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发现,该新型防堵塞鼻肠管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防堵塞鼻肠管处的自膨胀出液段周围没有设置遮挡组件,假设当自膨胀出液段在人体的肠道处进行滑动时,其部分残渣就可以通过出液段处的出液口而进入至鼻肠管内部,这样就可能会对鼻肠管造成堵塞,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于在解决当需要鼻肠管插入至人体的肠道内壁处时,通过其装置,能够对鼻肠管处的出液口进行封闭,从而避免肠道处的残渣进入鼻肠管内部而造成堵塞。(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包括鼻肠管主体、摄像头,摄像头安装于鼻肠管主体的前端处,鼻肠管主体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腔,活动腔的内部配套且滑动设置有活动块,而在鼻肠管主体的前端部外侧处活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侧处安装有连接块。优选的:鼻肠管主体前端部的外侧端面处开设有连接槽,而连接槽的内壁处安装有弹簧,同时连接块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该连接槽处,而弹簧的一端则与连接块的外侧端面固定相连。优选的:挡板的中部为圆柱状结构设置,而左、右部则为圆锥面结构设置,同时鼻肠管主体的内部底端处开设有多个出液口,而出液口的一端延伸至鼻肠管主体的外侧处,并且该多个出液口呈圆环状分布,最后出液口均位于挡板的左部位置。优选的:活动块为圆柱状结构,其左侧端面处开设有圆锥状的引导槽,而右侧端面处安装有连接杆,并且该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内部,并与其连接块的外侧端面固定相连。优选的:鼻肠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三通式的导气管,并且该导气管的排气端口与活动腔相互贯通设置。优选的:鼻肠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储水腔,并且储水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有益效果:1、这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设置有挡板、连接块、连接槽和弹簧,能够对鼻肠管主体处的出液口进行封闭,这样可以避免鼻肠管出现堵塞问题。2、这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设置有导气管、活动腔、活动块、引导槽和连接杆,可以为挡板的移动施加推力,这样使得鼻肠管处的液体能够从出液口处正常的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左视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鼻肠管主体和挡板局部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块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俯视面示意图。图1-5中:1-鼻肠管主体;101-摄像头;102-活动腔;103-活动块;1031-引导槽;104-连接杆;105-连接槽;1051-弹簧;106-储水腔;107-出液口;2-挡板;201-导气管;202-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包括鼻肠管主体1、摄像头101,摄像头101安装于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处,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腔102,活动腔102的内部配套且滑动设置有活动块103,而在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部外侧处活动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内侧处安装有连接块202。其中:鼻肠管主体1前端部的外侧端面处开设有连接槽105,而连接槽105的内壁处安装有弹簧1051,同时连接块20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该连接槽105处,而弹簧1051的一端则与连接块202的外侧端面固定相连,通过其连接槽105、弹簧1051和连接块202的布局设置关系,既可以为挡板2提供支撑点,同时还使得挡板2在受到外界力量的冲击下,能够在鼻肠管主体1的外侧处进行滑动。其中:挡板2的中部为圆柱状结构设置,而左、右部则为圆锥面结构设置,同时鼻肠管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开设有多个出液口107,而出液口107的一端延伸至鼻肠管主体1的外侧处,并且该多个出液口107呈圆环状分布,最后出液口107均位于挡板2的左部位置,通过其挡板2的的圆锥面设置,可以对人体的肠管的内壁进行保护,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挡板2凸起而对肠管内壁造成撕裂,而出液口107的圆形局部设置,可以使得液体能够从多个出液口107流出,这样便于稳定的将液体输送至人体的胃部,最后其出液口107和挡板2的布局设置,可以使得挡板2对出液口107的敞开或闭合进行控制,这样可以避免鼻肠管出现堵塞问题。其中:活动块103为圆柱状结构,其左侧端面处开设有圆锥状的引导槽1031,而右侧端面处安装有连接杆104,并且该连接杆104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105内部,并与其连接块202的外侧端面固定相连,通过其引导槽1031的布局设置,便于对气流进行引导工作,从而使得气流能够向引导槽1031的内部中心处进行流动和冲击,而连接杆104和连接块202的布局设置,则可以为连接块202和挡板2的移动提供动力。其中:鼻肠管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三通式的导气管201,并且该导气管201的排气端口与活动腔102相互贯通设置,通过其导气管201和活动腔102的布局设置,可以将外界气泵或气囊处的气体通过导气管201输送至活动腔102内部,这样可以为活动块103提供滑动动力。其中:鼻肠管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储水腔106,并且储水腔106的上部和下部均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其储水腔106、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布局设置关系,可以将外界的温水或热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储水腔106内部,输送后,就可以提升其鼻肠管主体1的整体温度,这样就可以避免鼻肠管主体1在插入人体的肠管内壁时,因鼻肠管主体1温度过低,而增加其人体的不适感,最终,通过对鼻肠管主体1的加热,可以对插入气管时产生的不适管进行有效的缓解。工作原理:首先,将摄像头101处的导线与外界显示设备配套相连,当需要将鼻肠管主体1插入至人体的胃部内部时,通过挡板2、连接块202、连接槽105和弹簧1051的设置,能够对鼻肠管主体1处的出液口107进行封闭,这样可以避免鼻肠管出现堵塞问题,由于其弹簧1051和连接块202的布局设置,其弹簧1051会施加抵力,这样就使得挡板2会向左侧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包括鼻肠管主体(1)、摄像头(101),所述摄像头(101)安装于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腔(102),活动腔(102)的内部配套且滑动设置有活动块(103),而在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部外侧处活动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内侧处安装有连接块(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包括鼻肠管主体(1)、摄像头(101),所述摄像头(101)安装于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腔(102),活动腔(102)的内部配套且滑动设置有活动块(103),而在鼻肠管主体(1)的前端部外侧处活动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内侧处安装有连接块(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肠管主体(1)前端部的外侧端面处开设有连接槽(105),而连接槽(105)的内壁处安装有弹簧(1051),同时连接块(20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该连接槽(105)处,而弹簧(1051)的一端则与连接块(202)的外侧端面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可视化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中部为圆柱状结构设置,而左、右部则为圆锥面结构设置,同时鼻肠管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开设有多个出液口(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