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11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8
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因患者牵拉输液管而导致穿刺针脱出或窜动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左弧形板,左弧形板右端经前后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右弧形板,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之间设有一个C形且开口朝上的摩擦软垫,底板上设有位于左弧形板左方且开口朝左的固定块,底板上设有位于固定块后方的托板,托板上左侧设有扣环,托板右侧设有可插入扣环内的束带,底板上设有左右方向且燕尾形的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移动块,固定块可与移动块接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神经内科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输液是神经内科疾病医治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使药物持续而稳定的进入静脉,也可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在患者进行输液时,需要进行护理,降低病人的痛苦,也可减少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患者会不由自主的活动手臂和手腕,其他人无意拉扯到输液管时,会牵拉到输液管而导致穿刺针活动甚至脱出,穿刺针活动会使患者的穿刺处产生水肿,需要医务人员再次进行穿刺,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因患者牵拉输液管而导致穿刺针脱出或窜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左弧形板,左弧形板右端经前后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右弧形板,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之间设有一个C形且开口朝上的摩擦软垫,底板上设有位于左弧形板左方且开口朝左的固定块,底板上设有位于固定块后方的托板,托板上左侧设有扣环,托板右侧设有可插入扣环内的束带,底板上设有左右方向且燕尾形的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移动块,固定块可与移动块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左弧形板、右弧形板、移动块、固定块、弹性卡扣、滑动杆和限位块,既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又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固定,有效的防止了患者因牵拉输液管而导致穿刺针脱出或窜动,设有的气囊、托板和摩擦软垫,既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又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和输液管进行固定,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底板1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左弧形板2,左弧形板2右端经前后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右弧形板3,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之间设有一个C形且开口朝上的摩擦软垫4,底板1上设有位于左弧形板2左方且开口朝左的固定块5,底板1上设有位于固定块5后方的托板6,托板6上左侧设有扣环7,托板6右侧设有可插入扣环7内的束带8,底板1上设有左右方向且燕尾形的固定杆9,固定杆9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移动块10,固定块5可与移动块10接触。为了对右弧形板3进行限位,所述的左弧形板2上开设有前后方向的卡槽11,右弧形板3上设有可插入卡槽11内的弹性卡扣12。为了便于右弧形板3的摆动,所述的销轴上套装有位于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之间的扭簧13,移动块10和固定块5内侧分别设有气囊14。为了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更好的固定,所述的束带8自由端设有魔术母贴,束带8上端设有可与魔术母贴粘合的魔术子贴。为了便于移动块10的滑动,所述的移动块10下端设有L形的滑槽15,固定杆9插入滑槽15内且与滑槽15滑动连接。为了对移动块10进行限位,所述的固定杆9上端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三角形的限位块16,滑槽15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上下方向的滑动杆17,滑动杆17可插入两个相邻的限位块16内。为了使滑动杆17可上下移动,所述的滑槽15内设有位于滑槽15上侧壁与滑动杆17之间的弹簧18,左弧形板2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滑槽15连通的方形槽19,滑动杆17上设有左端伸出方形槽19且与方形槽19滑动连接的移动杆20。本技术在使用时,向上拉动移动杆20,移动杆20带动滑动杆17沿滑槽15向上移动,使滑动杆17从两个限位块16之间抽出,解除对移动块10的限位,此时弹簧18被压缩,向左拉动移动块10,在将移动块10拉动到适合的位置时,松开移动杆20,在弹簧18的作用下滑动杆17沿滑槽15向下移动,并插入两个相邻的限位块16之间;将患者的手腕放入移动块10和固定块5之间,使束带8穿过扣环7并使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相粘合,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向右推动移动块10,移动块10带动滑动杆17向右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杆17与其前端的限位块16相接触,继续推动移动块10向右移动,滑动杆17在限位块16的阻力下沿滑槽15向上滑动,此时弹簧18被压缩,在滑动杆17向上滑动到高于限位块16的高度时,在弹簧18的作用下,限位块16沿滑槽15向下滑动,在移动块10移动到适合患者的位置时,停止推动移动块10,完成对患者手臂的固定,设有的气囊14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后,需要将输液管进行固定时,使用叉子等工具插入卡槽11内,使工具将弹性卡扣12向下按压,在将弹性卡扣12按压到一定位置时,弹性卡扣12不再对右弧形板3进行限位,在扭簧13的作用下,右弧形板3向右摆动,此时扭簧13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将输液管放入到摩擦软垫4上,向左摆动右弧形板3,在右弧形板3摆动到与左弧形板2接触时,弹性卡扣12插入卡槽11内,完成对右弧形板3的限位,对输液管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因牵拉输液管而导致穿刺针脱出或窜动;在输液完成后,向上拉动移动杆20,移动杆20带动滑动杆17沿滑槽15向上移动,使滑动杆17从两个限位块16之间抽出,解除对移动块10的限位,此时弹簧18被压缩,向左拉动移动块10,在将移动块10拉动到适合的位置时,松开移动杆20,在弹簧18的作用下滑动杆17沿滑槽15向下移动,并插入两个相邻的限位块16之间,解除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的粘合,将束带8从扣环7内抽出,不再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此时将患者的手臂取出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左弧形板、右弧形板、移动块、固定块、弹性卡扣、滑动杆和限位块,既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又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固定,有效的防止了患者因牵拉输液管而导致穿刺针脱出或窜动,设有的气囊、托板和摩擦软垫,既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又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和输液管进行固定,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左弧形板(2),左弧形板(2)右端经前后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右弧形板(3),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之间设有一个C形且开口朝上的摩擦软垫(4),底板(1)上设有位于左弧形板(2)左方且开口朝左的固定块(5),底板(1)上设有位于固定块(5)后方的托板(6),托板(6)上左侧设有扣环(7),托板(6)右侧设有可插入扣环(7)内的束带(8),底板(1)上设有左右方向且燕尾形的固定杆(9),固定杆(9)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移动块(10),固定块(5)可与移动块(10)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左弧形板(2),左弧形板(2)右端经前后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右弧形板(3),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之间设有一个C形且开口朝上的摩擦软垫(4),底板(1)上设有位于左弧形板(2)左方且开口朝左的固定块(5),底板(1)上设有位于固定块(5)后方的托板(6),托板(6)上左侧设有扣环(7),托板(6)右侧设有可插入扣环(7)内的束带(8),底板(1)上设有左右方向且燕尾形的固定杆(9),固定杆(9)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移动块(10),固定块(5)可与移动块(1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弧形板(2)上开设有前后方向的卡槽(11),右弧形板(3)上设有可插入卡槽(11)内的弹性卡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护理输液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上套装有位于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之间的扭簧(13),移动块(10)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张娅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