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09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头(1)、针翼(3)和导管(8),在所述针翼(3)安装处设置有针翼安装槽(2),且所述针翼(3)上设置有用于针翼(3)折断的针翼折断齿(4),还包括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5)套设于所述导管(8)外周,所述保护罩(5)内径大于导管(8)的外径,所述保护罩(5)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6)和第二弹性凸起(7),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6)与所述针翼安装槽(2)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保护病人不被刺伤,使用时舒适度不会改变,又可以保护医护人员防止职业暴露发生,还可以保护医疗垃圾处置人员防止针刺伤;且可单手操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医务人员在拔除内瘘针回套针帽时,容易发生针刺伤,回套针帽经常没到位而出现内瘘针滑脱,易造成针刺伤和血液污染。另外,现有的针卡槽也会出现针头脱落现象造成血液污染地面或者物品表面,接触过病人血液的针头裸露经常会对医护人员以及处理医疗垃圾处置人员造成伤害,引起血源性疾病感染和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避免针刺伤的发生的安全型内瘘针,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头、针翼和导管,在所述针翼安装处设置有针翼安装槽,且所述针翼上设置有用于针翼折断的针翼折断齿,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导管外周,所述保护罩内径大于导管的外径,所述保护罩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和第二弹性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到保护罩的靠近针头的距离,大于针翼安装槽到针头末端的距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凸起的宽度等于针翼安装槽的宽度。第一弹性凸起可以更好地与针翼安装槽配合,保证保护的可靠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到保护罩的靠近针头的距离,大于针翼安装槽到针头末端的距离。保护罩可以提供更长更可靠的保护。本技术的保护罩可在导管外通过外力移动,当内瘘针拔除时,通过折断齿取下针翼,露出针翼安装槽,然后把保护罩往针头方向移动,第一弹性凸起卡在针翼安装槽内,第二弹性凸起仍然与导管紧密贴合,这样形成一个安全型保护罩,双重保护,且不会脱落,保证了用针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既可以保护病人不被刺伤使用时舒适度不会改变,又可以保护医护人员防止职业暴露发生,还可以保护医疗垃圾处置人员;操作简单,拔除针头后即可单手回套保护罩,且针头不脱落;设置的保护罩可移动,病人舒适度不会改变,不会造成穿刺部位周围压疮;设置保护罩,经济又实用,减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保护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针头去掉针翼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针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提供保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头;2、针翼安装槽;3、针翼;4、针翼折断齿;5、保护罩;6、第一弹性凸起;7、第二弹性凸起;8、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5,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头1、针翼3和导管8,在所述针翼3安装处设置有针翼安装槽2,且所述针翼3上设置有用于针翼3折断的针翼折断齿4,还包括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5套设于所述导管外周,所述保护罩5内径大于导管8的外径,所述保护罩5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6和第二弹性凸起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6到保护罩5的靠近针头1的距离,大于针翼安装槽2到针头1末端的距离;所述第一弹性凸起6的宽度等于针翼安装槽2的宽度;本实施例中,针头1的总长度为4cm,其中针翼安装槽2的宽度为1cm,相应的,第一弹性凸起6的宽度也等于或者略小于1cm,使得保护罩5推向针头方向时,第一弹性凸起6更好进入针翼安装槽2并卡牢,针头1剩余部分长度为3cm,保护罩5总长度为5.5cm,如图4所示,其中,靠近针头1的端部到第一弹性凸起6端部的距离约为4cm,即为针头1末端提供了约1cm的保护余量,防止刺伤引起的安全事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头(1)、针翼(3)和导管(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翼(3)安装处设置有针翼安装槽(2),且所述针翼(3)上设置有用于针翼(3)折断的针翼折断齿(4),还包括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5)套设于所述导管外周,所述保护罩(5)内径大于导管(8)的外径,所述保护罩(5)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6)和第二弹性凸起(7),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6)到保护罩(5)的靠近针头(1)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针翼安装槽(2)到针头(1)末端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安全的内瘘针,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头(1)、针翼(3)和导管(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翼(3)安装处设置有针翼安装槽(2),且所述针翼(3)上设置有用于针翼(3)折断的针翼折断齿(4),还包括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5)套设于所述导管外周,所述保护罩(5)内径大于导管(8)的外径,所述保护罩(5)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6)和第二弹性凸起(7),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6)到保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惠煌陈银羡涂汉珠张碧芬陈兰关天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