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99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鼻腔用品相关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包括主容器、与主容器一体连接的盖体、位于盖体上方的按压头、连接轴、喷头以及喷雾发生部;连接轴一端与按压头一侧相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与喷头的一端相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所述按压头、连接轴、喷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与贯穿盖体的喷雾发生部连接,喷雾通道的出口段与喷嘴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
本技术涉及鼻腔用品相关的
,更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
技术介绍
鼻腔是人体除口腔外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鼻腔清洁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随着工业发展及环境变迁,各种污染随之影响大众的生活环境,其中空气的污染对生活的影响更是极其严重,亦是造成现代人的鼻病、过敏的元凶,因此,乃有各种鼻腔冲洗产品被广泛销售与使用。现有的大部分鼻腔冲洗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喷嘴位置的固定性,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不能全方位的清洗鼻腔;也有较多的鼻腔冲洗器在使用时出现喷雾或水柱液体较多,导致冲击力较大,又或者喷雾或水柱液体较少,不能很好的清洗鼻腔,而这些问题导致目前大部分的鼻腔冲洗器的实用性不能很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包括主容器、与主容器一体连接的盖体、位于盖体上方的按压头、连接轴、喷头以及喷雾发生部;连接轴一端与按压头一侧相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与喷头的一端相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所述按压头、连接轴、喷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与贯穿盖体的喷雾发生部连接,喷雾通道的出口段与喷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喷雾发生部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一导管贯穿于盖体中部,第一导管的出液端与压头中的喷雾通道相连接,第一导管的进液端与第二导管出液端相连接,而第二导管进液端套接于第三导管的出液端,第三导管的下端直插于主容器内的洗鼻液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导管采用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第一导管的中间宽的部位设置有弹簧,其镶嵌于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导管的上部设计有弹簧波纹段,弹簧波纹段的上端套接于第二导管的进液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导管的宽部位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隔板,并且在第三导管的弹簧波纹段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隔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轴可进行360度旋转,从而带动鼻腔冲洗器的喷头旋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压头的一侧设置有横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与按压头一体成型;横向连接柱的外侧分布卡扣;连接轴的一端内侧设置有与卡扣匹配的卡槽,用于连接轴与按压头,且连接轴的一端可以沿着横向连接柱转动,并由卡扣与卡槽的匹配以卡合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喷头可相对连接轴的自由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部件与喷头相连接,其中,喷头与球形部件一体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的内侧含有与球形部件表面的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实现连接轴与球形部件的连接,同时也能保证球形部件相对连接轴可旋转,球形部件内设有与连接轴、喷头相互连通的喷雾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采用手动按压的方式给予喷射动力,且按压头与喷头之间采用连接轴连接,并通过连接轴与按压头以及连接轴与喷头之间特定的连接方式实现了连接轴相对按压头的360度旋转以及喷头的自己转动,从而实现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鼻型的需要向上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行喷射清洗,克服了传统鼻腔清洗器喷头固定或者转动不灵活的问题;此外,本技术也采用了新型的喷雾发生部,为鼻腔清洗器中的洗鼻液的喷射提供合适的动力,避免在使用时出现喷雾或水柱液体较多,导致冲击力较大,又或者喷雾或水柱液体较少,不能很好的清洗鼻腔,同时也能达到高效的洗鼻液对鼻腔的清洗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按压头的剖面图;图3:连接轴与喷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主容器;2-盖体;3-按压头;4-连接轴;5-喷头;6-喷嘴;7-喷雾发生部;201-横向连接柱;501-球形部件;701-第一导管;702-第二导管;703-第三导管;704-弹簧波纹段;705-弹簧;706-第一单向隔板;707-第二单向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以弹簧压装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为参照,而并不是指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用于吸汲其内的洗鼻液以冲洗掉鼻腔内的污垢或治疗鼻病;本技术所称的洗鼻液包括但不限于治疗鼻炎(或鼻癌)的药水、生理盐水和纯净水等可用于清洗鼻腔的液体,本技术提供的鼻腔冲洗器通过喷嘴角度的转动实现对鼻腔全方位的清洗,便于消费者的使用,同时又能满足喷嘴处喷出的喷雾冲击力适宜,避免冲击力较大而造成对鼻腔的潜在危害,同时又能避免因为冲击力较弱而导致的清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包括主容器1、与主容器1一体连接的盖体2、位于盖体2上方的按压头3、连接轴4、喷头5以及喷雾发生部7;连接轴4一端与按压头3一侧相连接,连接轴4另一端与喷头的一端相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有喷嘴6;所述按压头3、连接轴4、喷头5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与贯穿盖体2的喷雾发生部7连接,喷雾通道的出口段与喷嘴6连接。本技术所述主容器1用于盛装洗鼻液,而本技术所述的喷雾发生部7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洗鼻液通过所述的喷雾发生部可以呈喷雾状由喷嘴喷出。一种实施方式中,盖体2的周围设置有与按压头3外侧周围相互配合的限位装置,以固定按压头3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滑脱,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优选地,本技术所述喷雾发生部7包括第一导管701、第二导管702、第三导管703;第一导管701贯穿于盖体2中部,第一导管701的出液端与压头3中的喷雾通道相连接,第一导管701的进液端与第二导管702出液端相连接,而第二导管702进液端套接于第三导管703的出液端,第三导管703的下端直插于主容器1内的洗鼻液中。优选地,第一导管701采用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进一步地,在第一导管701的中间宽的部位设置有弹簧705,其镶嵌于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中,不易脱落,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容器、与主容器一体连接的盖体、位于盖体上方的按压头、连接轴、喷头以及喷雾发生部;连接轴一端与按压头一侧相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与喷头的一端相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所述按压头、连接轴、喷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与贯穿盖体的喷雾发生部连接,喷雾通道的出口段与喷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容器、与主容器一体连接的盖体、位于盖体上方的按压头、连接轴、喷头以及喷雾发生部;连接轴一端与按压头一侧相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与喷头的一端相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所述按压头、连接轴、喷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喷雾通道,喷雾通道与贯穿盖体的喷雾发生部连接,喷雾通道的出口段与喷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喷雾发生部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一导管贯穿于盖体中部,第一导管的出液端与压头中的喷雾通道相连接,第一导管的进液端与第二导管出液端相连接,而第二导管进液端套接于第三导管的出液端,第三导管的下端直插于主容器内的洗鼻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管采用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管的中间宽的部位设置有弹簧,其镶嵌于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旋转式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导管的上部设计有弹簧波纹段,弹簧波纹段的上端套接于第二导管的进液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葆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