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37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包括外壳和冲洗系统。其中,冲洗系统包括遮挡部、引导管、进液管和冲洗口接头,引导管由外壳的底端伸入并露出外壳的顶端,进液管的第一端固定于外壳的底端且套设于引导管上,冲洗口接头固定于进液管的第二端,冲洗口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冲液装置,遮挡部固定于引导管的顶端,引导管靠近遮挡部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孔,多个冲洗孔沿引导管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冲洗孔为水滴形孔或朝向遮挡部的斜孔,水滴形孔的尖端朝向遮挡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冲洗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鼻窦冲洗是耳鼻喉科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在手术术后恢复期,患者鼻窦腔(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内会有较多血痂或脓性分泌物,因此患者术后往往需要进行鼻腔冲洗。通过将生理盐水或混合药物的冲洗液输送到鼻窦内冲洗鼻窦,冲洗后掺杂有杂质的生理盐水流出鼻窦腔,以达到清理鼻窦的效果。市面现有鼻腔冲洗器多采用直管喷头,在冲洗管端部具有一个出液孔,水流以直射方式对鼻窦进行冲洗。但由于鼻窦内腔空间构型复杂,窦口狭窄,直射的水流无法对鼻窦腔内的所有需要冲洗的表面进行冲洗,会导致清洗不彻底,冲洗效果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冲洗效果好的鼻窦冲洗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鼻窦冲洗装置冲洗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包括:外壳;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遮挡部、引导管、进液管和冲洗口接头,所述引导管由所述外壳的底端伸入并露出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端且套设于所述引导管上,所述冲洗口接头固定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所述冲洗口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冲液装置,所述遮挡部固定于所述引导管的顶端,所述引导管靠近所述遮挡部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孔,多个所述冲洗孔沿引导管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冲洗孔为水滴形孔或朝向所述遮挡部的斜孔,所述水滴形孔的尖端朝向所述遮挡部。优选地,还包括抽吸系统,所述抽吸系统包括抽吸管、出液管和抽吸口接头,所述抽吸管套设于所述引导管上,所述抽吸管包括弹簧腔管和与所述弹簧腔管的底端相连的第一套管,所述弹簧腔管包括管体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固定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管体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一套管从所述外壳的顶端伸入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端,所述抽吸口接头固定于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所述抽吸口接头用于连接抽吸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推动手柄,所述推动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第二套管,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壳顶盖、外壳本体和外壳底盖,所述外壳顶盖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套管置于所述外壳本体内,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所述第一直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段的直径,所述第一直径段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底端,所述手柄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手柄本体滑动的长孔,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顶端设有止退卡座,推动所述手柄本体能够调整所述抽吸管与所述引导管的相对位置,当所述推动手柄滑动到所述外壳顶端时,所述止退卡座与所述卡扣卡接且所述第二套管封闭所述长孔。优选地,所述推动手柄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允许外部空气通入所述第二直径段内。优选地,所述遮挡部为球体,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引导管的内径,所述引导管的顶端设有弧形缺口,多个所述弧形缺口沿所述引导管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遮挡部为圆台且顶面朝上,所述圆台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引导管的内径,所述圆台的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均为圆弧过渡。优选地,所述引导管包括可弯折段和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可弯折段的管壁厚度,所述球体固定于所述可弯折段的顶端。优选地,所述引导管和所述球体采用医用级别的不锈钢材质。优选地,所述引导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多条刻度标记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抽吸口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所述抽吸口接头的第二端为标准鲁尔接头,所述抽吸口接头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多孔径的宝塔结构。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包括外壳和冲洗系统,冲洗系统包括引导管、进液管和冲洗口接头。多个冲洗孔能够实现多方位的喷液,当冲洗液到达引导管顶端时,由于水滴形孔的尖端和底端存在压差,水滴形孔斜孔均能够使水流喷射方向朝向鼻窦腔。通过水滴形孔或朝向遮挡部的斜孔,有效扩大了冲洗面积,实现对鼻窦内部各个区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冲洗,冲洗效果好。抽吸系统包括抽吸管、出液管和抽吸口接头,能够及时彻底的抽吸废液,避免患者鼻腔感染,保证患者的健康。本装置能够在不切换导管的情况下,实现液体冲洗和冲洗后废液的抽吸功能。支撑弹簧能够保证在弯折的过程中支撑管体,使管体内壁与引导管的外壁不发生贴壁的情况,同时也能保证弹簧腔管管体自身弯折过程中不会折叠堵塞,保证抽吸过程中,抽液管路始终保持通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1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1中遮挡部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1中外壳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推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中推动手柄的剖面图;图10为实施例1中推动手柄的俯视图;图11为实施例1中抽吸口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中遮挡部的剖视图;其中:1-引导管;2-弹簧腔管;3-第一套管;4-外壳顶盖;5-推动手柄;6-外壳本体;7-外壳底盖;8-进液管;9-冲洗口接头;10-抽吸口接头;11-遮挡部;12-弧形缺口;13-水滴形孔;14-刻度标记;15-可弯折段;16-支撑段;17-卡扣;18-通气孔;19-第一直径段;20-止退卡座;21-出液管;22-斜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包括外壳和冲洗系统。其中,冲洗系统包括遮挡部11、引导管1、进液管8和冲洗口接头9,引导管1由外壳的底端伸入并露出外壳的顶端,进液管8的第一端固定于外壳的底端且套设于引导管1上,冲洗口接头9固定于进液管8的第二端,冲洗口接头9用于连接外部冲液装置,遮挡部11固定于引导管1的顶端,引导管1靠近遮挡部11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孔,多个冲洗孔沿引导管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冲洗孔为水滴形孔13或朝向遮挡部的斜孔22,水滴形孔13的尖端朝向遮挡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遮挡部、引导管、进液管和冲洗口接头,所述引导管由所述外壳的底端伸入并露出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端且套设于所述引导管上,所述冲洗口接头固定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所述冲洗口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冲液装置,所述遮挡部固定于所述引导管的顶端,所述引导管靠近所述遮挡部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孔,多个所述冲洗孔沿引导管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冲洗孔为水滴形孔或朝向所述遮挡部的斜孔,所述水滴形孔的尖端朝向所述遮挡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遮挡部、引导管、进液管和冲洗口接头,所述引导管由所述外壳的底端伸入并露出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端且套设于所述引导管上,所述冲洗口接头固定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所述冲洗口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冲液装置,所述遮挡部固定于所述引导管的顶端,所述引导管靠近所述遮挡部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孔,多个所述冲洗孔沿引导管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冲洗孔为水滴形孔或朝向所述遮挡部的斜孔,所述水滴形孔的尖端朝向所述遮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系统,所述抽吸系统包括抽吸管、出液管和抽吸口接头,所述抽吸管套设于所述引导管上,所述抽吸管包括弹簧腔管和与所述弹簧腔管的底端相连的第一套管,所述弹簧腔管包括管体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固定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管体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一套管从所述外壳的顶端伸入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端,所述抽吸口接头固定于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所述抽吸口接头用于连接抽吸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鼻窦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手柄,所述推动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第二套管,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壳顶盖、外壳本体和外壳底盖,所述外壳顶盖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套管置于所述外壳本体内,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所述第一直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段的直径,所述第一直径段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底端,所述手柄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外壳设有供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佩培赵中廖惠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