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89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壁面螺接有第三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壁面设有保护机构,第三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床体,壳体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本护理床分为支撑柱、壳体和床体三个组成部分,可通过调整支撑柱调整壳体及床体的高度,使得壳体进行适当的转动进行高度调整,同时壳体内侧壁面设有保护片可床体中的婴儿减小外界坠物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护理床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
技术介绍
胎儿在宫内姿势是胎头俯屈颌部贴近胸壁肘关节屈曲上臂接近胸部,前臂在胸前交叉或平行,膝关节和髋关节重度屈曲,大腿贴近腹壁小腿交叉或平行于宫内,这种生理体位被认为是婴儿感觉最安全、最舒适的体位,在现有的护理床中多为开放定点式护理床,婴儿放置其中时其外侧无保护结构,且床体无法进行高度的调整,对于不同的婴儿无法调整至适当高度,则有可能影响婴儿睡眠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面螺接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壁面设有保护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的外侧壁面与壳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所述保护片的内侧壁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卡件,所述卡件卡接于保护片的外侧壁面,所述卡件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安装架的下侧壁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刹车片;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滑动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壁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环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壁面,所述滑槽的内侧壁面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动环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条;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外侧壁面开设有稳固槽,所述插条插接于稳固槽的内侧壁面;所述保护片的外侧壁面均匀分布有卡孔,所述卡件通过卡孔与壳体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护理床分为支撑柱、壳体和床体三个组成部分,可通过调整支撑柱调整壳体及床体的高度,使得壳体进行适当的转动进行高度调整,同时壳体内侧壁面设有保护片可床体中的婴儿减小外界坠物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与第二支撑柱3,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外侧壁面螺接有第三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侧壁面设有保护机构6,所述第三支撑柱5与第一支撑柱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床体8,所述床体8的外侧壁面与壳体7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10,所述保护片10的内侧壁面开设有通气孔11,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卡件71,所述卡件71卡接于保护片10的外侧壁面,所述卡件71与壳体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3,使用时,将床体8中铺设柔软织物,可将婴儿放置于床体8中,婴儿随其自身晃动或护理人员晃动使得床体8在壳体7的内侧壁面进行转动,配合第二弹簧9的弹性性能,使得晃动幅度减小晃动时间有所延长,模拟护理人员怀抱婴儿哄睡的晃动帮助婴儿入睡,此处还可进行壳体7的调整,使用保护结构6对连接柱4与第三支撑柱5进行螺接调整,调整壳体7靠近第三支撑柱5的高度,在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10,在无医护人员看护时可将其拉出,有效保护床中婴儿避免外界杂物可能坠落而带来的危险,同时其内侧壁面开设有通气孔11,有效给予婴儿呼吸循环空间,配合卡件71使用可将保护片10固定在相应位置。所述安装架1的下侧壁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所述万向轮12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刹车片13,设置的万向轮12可使得护理床进行便捷的移动,刹车片13设置便于护理床定点式搁置。所述保护机构6包括滑动环61,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侧壁面开设有滑槽62,所述滑动环61滑动连接于滑槽62的内侧壁面,所述滑槽62的内侧壁面设有第一弹簧63,所述滑动环6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条64,移动滑动环61,使得插条64离开第三支撑柱5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柱4使得连接柱4在第三支撑柱5的内侧壁面进行螺接转动,当连接柱4向第三支撑柱5内部旋转时,即使得第二支撑柱3与第三支撑柱5之间距离减小,反之则为加高。所述第三支撑柱5的外侧壁面开设有稳固槽51,所述插条64插接于稳固槽51的内侧壁面,调整结束后将插条64插接于稳固槽51,即保证第三支撑柱5通过保护机构6保持与连接柱4统一状态,使其不再进行螺接转动。所述保护片10的外侧壁面均匀分布有卡孔74,所述卡件71通过卡孔74与壳体7卡接,壳体7外侧壁面开设的卡孔74供给卡件71进行卡接固定,以使得保护片10可伸出适当长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使用时,将床体8中铺设柔软织物,可将婴儿放置于床体8中,婴儿随其自身晃动或护理人员晃动使得床体8在壳体7的内侧壁面进行转动,配合第二弹簧9的弹性性能,使得晃动幅度减小晃动时间有所延长,模拟护理人员怀抱婴儿哄睡的晃动帮助婴儿入睡,此处还可进行壳体7的调整,使用保护结构6对连接柱4与第三支撑柱5进行螺接调整,调整壳体7靠近第三支撑柱5的高度,在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10,在无医护人员看护时可将其拉出,有效保护床中婴儿避免外界杂物可能坠落而带来的危险,同时其内侧壁面开设有通气孔11,有效给予婴儿呼吸循环空间,配合卡件71使用可将保护片10固定在相应位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与第二支撑柱(3),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外侧壁面螺接有第三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侧壁面设有保护机构(6),所述第三支撑柱(5)与第一支撑柱(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床体(8),所述床体(8)的外侧壁面与壳体(7)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10),所述保护片(10)的内侧壁面开设有通气孔(11),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卡件(71),所述卡件(71)卡接于保护片(10)的外侧壁面,所述卡件(71)与壳体(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与第二支撑柱(3),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外侧壁面螺接有第三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侧壁面设有保护机构(6),所述第三支撑柱(5)与第一支撑柱(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床体(8),所述床体(8)的外侧壁面与壳体(7)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片(10),所述保护片(10)的内侧壁面开设有通气孔(11),所述壳体(7)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卡件(71),所述卡件(71)卡接于保护片(10)的外侧壁面,所述卡件(71)与壳体(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鸟巢新生儿护理床,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姝玥王玉惠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妇产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