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83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其包括背板、按摩垫块、束腰垫和第一连接件,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牵引架,所述按摩垫块设置在背板的前侧壁,所述按摩垫块内设置有按摩珠,所述束腰垫均设置在背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束腰垫内设置有加热垫,本申请文件中,能够便于固定和调整腰椎牵引的位置,防止长时间佩戴装置造成装置滑落的现象,便于不同的人使用,提高了腰椎牵引的效果,便于患者在腰椎牵引的同时进行热敷和按摩,减轻了患者牵引时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腰椎病是腰脊椎的骨质、椎间盘、肌肉及韧带发生病理改变,压迫刺激脊髓及脊神经而出现疼痛及功能影响,较为常见。该病多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甚至引发下肢疼痛,不能直立、行走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瘫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腰痛目的,有效的牵引能解除腰部肌肉痉挛、增加腰椎活动范围,加大椎间隙,减轻脊髓、脊神经压迫,缓解疼痛症状等,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现有的技术中,腰椎患者在使用腰椎牵引器材进行治疗时,固定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滑落,影响腰椎的牵引效果,且现有的装置效果单一,在牵引的时候不便同时进行热敷和按摩,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医疗器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能够便于固定和调整腰椎牵引的位置,防止长时间佩戴装置造成装置滑落的现象,便于不同的人使用,提高了腰椎牵引的效果,便于患者在腰椎牵引的同时进行热敷和按摩,减轻了患者牵引时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包括背板、按摩垫块、束腰垫和第一连接件,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牵引架,所述按摩垫块设置在背板的前侧壁,所述按摩垫块内设置有按摩珠,所述束腰垫均设置在背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束腰垫内设置有加热垫,所述加热垫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背板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束腰垫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束腰垫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上嵌入安装有绷带套,所述绷带套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的一端与束腰垫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内腔的底部嵌入安装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控制器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背带的侧壁嵌入安装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与背带的侧壁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背板为橡胶板,所述牵引架为不锈钢材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垫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技术中,腰椎患者在使用腰椎牵引器材进行治疗时,固定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滑落,影响腰椎的牵引效果,且现有的装置效果单一,在牵引的时候不便同时进行热敷和按摩,实用性不强,本申请文件中,能够便于固定和调整腰椎牵引的位置,防止长时间佩戴装置造成装置滑落的现象,便于不同的人使用,提高了腰椎牵引的效果,便于患者在腰椎牵引的同时进行热敷和按摩,减轻了患者牵引时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的背面示意图。图中:100背板、110牵引架、200按摩垫块、210按摩珠、300束腰垫、310加热垫、320温度传感器、330控制器、400第一连接件、410第一弹性带、420卡扣、430第二连接件、440第二弹性带、450卡槽、460绷带套、470连接部、480背带、500无线模块、600调节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请参阅图1-图2,包括背板100、按摩垫块200、束腰垫300和第一连接件400,背板100的底部设置有牵引架110,按摩垫块200设置在背板100的前侧壁,按摩垫块200内设置有按摩珠210,束腰垫300均设置在背板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束腰垫300内设置有加热垫310,加热垫310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0,背板100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30,第一连接件400设置在束腰垫300的左侧,第一连接件400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弹性带410,第一弹性带410的一端设置有卡扣420,束腰垫3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30,第二连接件430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带440,第二弹性带440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420相匹配的卡槽450,第一弹性带410和第二弹性带440上嵌入安装有绷带套460,绷带套460上设置有连接部470,连接部470的顶部设置有背带480,背带480的一端与束腰垫300连接,具体的,背板100用于固定牵引架110,牵引架110用于患者背部的腰椎牵引,按摩垫块200用于放置按摩珠210,按摩珠210用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束腰垫300用于连接装置,加热垫310用于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热敷,温度传感器320用于检测加热垫310的温度,通过控制器330传达到无线模块500,无线模块500传达到远程终端,在远程终端观察加热垫310的温度,根据需求操控加热垫310,第一连接件400用于连接第一弹性带410,第一弹性带410用于连接卡扣420,第二连接件430用于连接第二弹性带440,第二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00)、按摩垫块(200)、束腰垫(300)和第一连接件(400),所述背板(100)的底部设置有牵引架(110),所述按摩垫块(200)设置在背板(100)的前侧壁,所述按摩垫块(200)内设置有按摩珠(210),所述束腰垫(300)均设置在背板(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束腰垫(300)内设置有加热垫(310),所述加热垫(310)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0),所述背板(100)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30),所述第一连接件(400)设置在束腰垫(300)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件(400)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弹性带(410),所述第一弹性带(410)的一端设置有卡扣(420),所述束腰垫(3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30),所述第二连接件(430)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带(440),所述第二弹性带(440)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420)相匹配的卡槽(450),所述第一弹性带(410)和第二弹性带(440)上嵌入安装有绷带套(460),所述绷带套(460)上设置有连接部(470),所述连接部(470)的顶部设置有背带(480),所述背带(480)的一端与束腰垫(3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00)、按摩垫块(200)、束腰垫(300)和第一连接件(400),所述背板(100)的底部设置有牵引架(110),所述按摩垫块(200)设置在背板(100)的前侧壁,所述按摩垫块(200)内设置有按摩珠(210),所述束腰垫(300)均设置在背板(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束腰垫(300)内设置有加热垫(310),所述加热垫(310)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0),所述背板(100)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30),所述第一连接件(400)设置在束腰垫(300)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件(400)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弹性带(410),所述第一弹性带(410)的一端设置有卡扣(420),所述束腰垫(3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30),所述第二连接件(430)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带(440),所述第二弹性带(440)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420)相匹配的卡槽(450),所述第一弹性带(410)和第二弹性带(440)上嵌入安装有绷带套(46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会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