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血管转流通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涉及抽拉人工血管的工具。
技术介绍
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有效方法,是在血管病变原解剖途径之外重新建立血流通道的术式,新的血流通路是通过人工血管和自身血管吻合建立或者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建立的。转流血管的近端吻合口和远端吻合口存在一定距离,并且往往要从皮下脂肪层穿过并且重新建立一条血管通道,通道的建立十分重要和困难,并且人工血管从人工通道穿过时如果血管进入了脂肪颗粒,容易导致心梗或大血管闭塞。在皮下脂肪层重新为人工血管建立一个隧道,第一要保证近端吻合口不被牵拉,第二避免在皮下穿刺时伤到其他脏器,并且保证人工血管在皮下抽拉时血管内不能有脂肪颗粒或者异物进入,方便手术安全进展,并保证病人安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通条,是非常细小和尖锐的并且放在血管内导引,容易造成脂肪颗粒进入人工血管,造成心脏或者大血管闭塞,并且人工血管和通条固定时需要丝线打结,丝线的切割力容易对人工血管造成切割损伤。而且通条前端尖锐容易穿梭皮下时造成路经的脏器损伤。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血管转流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的两端均伸出外管,内管的一端连接穿刺抓钳,穿刺抓钳包括固定钳头和活动钳头,固定钳头与内管一体设置,活动钳头与内管相铰接,并且在活动钳头与内管之间设置扭簧,固定钳头的自由端和活动钳头的自由端均为钝形;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置操作钳,操作钳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通过铰轴相铰接,铰轴将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成短臂和长臂,第一手柄的短臂与内管一体设置,第二手柄的短臂连接钢丝,钢丝的另一端穿过内管并与活动钳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血管转流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的两端均伸出外管,内管的一端连接穿刺抓钳,穿刺抓钳包括固定钳头和活动钳头,固定钳头与内管一体设置,活动钳头与内管相铰接,并且在活动钳头与内管之间设置扭簧,固定钳头的自由端和活动钳头的自由端均为钝形;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置操作钳,操作钳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通过铰轴相铰接,铰轴将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成短臂和长臂,第一手柄的短臂与内管一体设置,第二手柄的短臂连接钢丝,钢丝的另一端穿过内管并与活动钳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转流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手柄的长臂上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杆,在第一锁定杆上设置若干个第一锁定齿;在所述第二手柄的长臂上铰接压杆,压杆的一端一体设置第一固定齿,第一固定齿与第一锁定齿配合实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郭蕾,王强,唐程斌,谢萍,杨爱春,龚荣花,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