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aCl颗粒的镍包覆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75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NaCl颗粒的镍包覆表面处理方法,属于颗粒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为首先将适量的Ni(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aCl颗粒的镍包覆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aCl颗粒的镍包覆表面处理方法,属于颗粒材料表面处理

技术介绍
通孔结构的多孔铝材料,具有高强韧、能量吸收、吸声、耐高温、可回收等不可替代的安全及环保性,在轻质结构材料、缓冲吸能材料、装饰材料、噪声控制、过滤、电磁屏蔽、流体处理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孔多孔铝的力学及吸声等性能,与其孔结构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孔隙率一定的情况下,随孔径的减小,其力学及众多物理性能均大幅度提高。目前,渗流是制备通孔结构的多孔铝材料的主流方法,其所用的前驱体材料为NaCl颗粒,已经能够制备孔径1mm以上的通孔多孔铝,但1mm以下孔径通孔结构多孔铝、特别是大尺寸通孔结构多孔铝还未能稳定实现,其原因是NaCl颗粒与铝熔体不润湿,致使铝熔体很难渗入1mm以下孔径NaCl颗粒的间隙间,采用正压或负压力渗流的方法,也不能稳定、充分地解决铝熔体填充微细NaCl颗粒间隙的问题。NaCl颗粒的镍金属化表面改性,可改善NaCl颗粒与铝熔体的润湿性,使铝熔体渗流进入NaCl颗粒间隙微细、制备微细通孔结构多孔铝成为了可能。由于NaCl易溶于水,故常规的电化学、化学镀等方法均不能实现其表面金属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微细孔结构通孔多孔铝制备困难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aCl颗粒表面包覆镍的技术方法,该方法中NaCl不溶解于丙醇,但Ni(NO3)2在丙醇中的溶解度较高,故以丙醇作为溶剂溶解Ni(NO3)2,加入NaCl后加热使丙醇挥发,再在高温下使Ni(NO3)2分解为NiO,并在还原性气氛中还原为单质Ni,最终得到镍包覆的NaCl颗粒,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Ni(NO3)2丙酮溶液制备:将Ni(NO3)2放入丙酮中,搅拌使Ni(NO3)2溶解于丙酮中,得到含Ni(NO3)2的丙酮溶液;(2)NaCl颗粒均混:将NaCl颗粒放入步骤(2)获得的Ni(NO3)2丙酮溶液中,搅拌并加以超声波振动,使NaCl颗粒在Ni(NO3)2丙酮溶液中充分浸润;(3)丙酮烘焙挥发:将步骤(2)获得的NaCl-Ni(NO3)2丙酮溶液烘焙,使丙酮挥发,得到包覆有Ni(NO3)2·6H2O的NaCl颗粒;(4)Ni(NO3)2加热分解:将步骤(3)制备的包覆有Ni(NO3)2·6H2O的NaCl颗粒进行加热,使NaCl颗粒表面的Ni(NO3)2·6H2O分解转变为NiO,得到包覆有NiO的NaCl颗粒;(5)NiO还原:将步骤(4)获得的包覆有NiO的NaCl颗粒在H2气氛中加热、保温一段时间,使NiO还原为单质Ni,得到表面包覆Ni的NaCl颗粒。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步骤(1)所述的Ni(NO3)2丙酮溶液的浓度为0.2-1.1kg/L。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步骤(2)所述的NaCl颗粒为市售工业盐或海盐,粒径为0.05-1mm;NaCl颗粒添加量与Ni(NO3)2丙酮溶液质量比为0.5:1-2:1,超声波震动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步骤(3)中丙酮溶液挥发的条件为:50℃低温烘焙30-120分钟。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步骤(4)中所述加热的条件为:300-400℃保温1-3小时。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步骤(5)所述还原温度为300-400℃,还原时间为2-4小时。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得镍包覆层的厚度为5-20微米。本专利技术的原理:1、丙酮有机溶剂的选取原理在溶剂的选取方面,由于NaCl是一种水溶性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熔点低,很难在水存在的情况下,对NaCl颗粒表面进行涂覆处理,只有在不溶解NaCl的机溶剂里进行处理。另外,由于镍与铝熔体是相润湿的,故表面包覆镍是NaCl颗粒表面改性的合理途径,故需选取能够溶解镍盐的有机溶剂;综上,丙酮是能同时满足不溶解NaCl、但能溶解镍盐的有机溶剂,故选取丙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溶剂。2、NaCl颗粒表面的镍包覆层形成原理将适量的Ni(NO3)2溶解于丙酮溶液中,得到Ni(NO3)2的丙酮溶液,再将NaCl颗粒放入Ni(NO3)2丙酮溶液中搅拌并加以超声波振动,使NaCl颗粒在Ni(NO3)2丙酮溶液中充分浸润;然后在50℃下低温烘干使丙酮挥发,经过筛分后得到包覆Ni(NO3)2·6H2O的NaCl颗粒;高温加热使Ni(NO3)2·6H2O发生分解反应得到NiO。NiO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变成Ni单质。(1)丙酮溶剂的挥发丙酮(CH3COCH3)是一种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的有机溶剂,易溶于水,熔点−94.9°C,沸点56.53°C,可在较低温度下挥发,使Ni(NO3)2过饱和析出,由于NaCl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析出的Ni(NO3)2可沉积在NaCl颗粒表面,实现Ni(NO3)2·6H2O对NaCl颗粒的包覆。(2)Ni(NO3)2·6H2O的受热分解Ni(NO3)2·6H2O可在310°C完全分解成氧化镍,二氧化氮,和氧气,其反应为:Ni(NO3)2→2NiO↓+4NO2↑+O2↑(1)通过实验,确定300-400℃保温1-3小时,可使Ni(NO3)2·6H2O分解转变为NiO。(3)NiO的还原氢气还原氧化镍发生的反应为:NiO(s)+H2(g)→H2O(g)+Ni(2)由热力学计算可知,在25-450℃的温度范围内,(2)式氢气还原氧化镍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均为负值,表明该反应是可以自发进行;通过实验,得到NiO还原为镍的还原温度为300-400℃,还原时间为2-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利用丙酮溶剂不溶解NaCl、溶解镍盐的特性,通过镍离子的析出、还原方法,在微细NaCl颗粒表面实现镍的包覆,解决了水溶性NaCl颗粒的表面包覆镍的难题,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生产。(2)微细NaCl颗粒表面实现镍的包覆,使渗流制备微细孔结构多孔铝成为了可能,为提高多孔铝的力学及物理性能、拓展其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3)采用本专利技术处理的镍包覆NaCl颗粒作为渗流前驱体,由于镍与铝熔体在渗流温度下的润湿角小于90度、润湿性良好,铝熔体可以顺利地渗透入微细NaCl颗粒间隙间,解决微细孔径(1mm以下)通孔多孔铝的制备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NaCl颗粒表面包覆镍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NaCl颗粒的表面镍包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Ni(NO3)2丙酮溶液制备按照Ni(NO3)2丙酮溶液浓度20g/100ml进行配料,将Ni(NO3)2放入丙酮中,搅拌使Ni(NO3)2溶解于丙酮中,得到含Ni(NO3)2的丙酮溶液。(2)NaCl颗粒均混按照NaCl颗粒质量与Ni(NO3)2丙酮溶液质量的比例为0.5:1进行配料,将粒径0.05mm的市售工业盐放入步骤(2)获得的Ni(NO3)2丙酮溶液中,搅拌并加以超声波振动60分钟,使NaCl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aCl颗粒的表面镍包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Ni(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aCl颗粒的表面镍包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Ni(NO3)2丙酮溶液制备:将Ni(NO3)2放入丙酮中,搅拌使Ni(NO3)2溶解于丙酮中,得到含Ni(NO3)2的丙酮溶液;
(2)NaCl颗粒均混:将NaCl颗粒放入步骤(2)获得的Ni(NO3)2丙酮溶液中,搅拌并加以超声波振动,使NaCl颗粒在Ni(NO3)2丙酮溶液中充分浸润;
(3)丙酮烘焙挥发:将步骤(2)获得的NaCl-Ni(NO3)2丙酮溶液烘焙,使丙酮挥发,得到包覆有Ni(NO3)2·6H2O的NaCl颗粒;
(4)Ni(NO3)2加热分解:将步骤(3)制备的包覆有Ni(NO3)2·6H2O的NaCl颗粒进行加热,使NaCl颗粒表面的Ni(NO3)2·6H2O分解转变为NiO,得到包覆有NiO的NaCl颗粒;
(5)NiO还原:将步骤(4)获得的包覆有NiO的NaCl颗粒在H2气氛中加热、保温一段时间,使NiO还原为单质Ni,得到表面包覆Ni的NaCl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aCl颗粒的表面镍包覆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孝青梁风梁凤刘志鸿罗晓旭周芸陈显宁苗琪郭路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