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49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其结构包括训练受力装置、指节连接杆、指节限定装置、手套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对应的多指节杆和腕部杆,并在各杆连接处设有可进行启闭选择的训练受力装置,使设备能够保证对每个指节的单独控制,并能够通过按拔进行便捷的各指节或腕部的活动控制和训练受力选择,在受力模式,指节和腕部的弯曲活动会受扭转弹簧的扭转而增加弯曲所需要的力,实现握力指压的训练,免于借助别的设备,便于使用,通过在扭转弹簧装配的受力活动杆处设有可开关的间歇递增装置,在间歇递增模式,受力活动杆只能够进行单向旋转,使患者可以在某一训练力度进行停留的精细力度训练,便于强度选择,增加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
技术介绍
康复训练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活动等,治疗师借助于一些器械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其中,在手掌部位受损伤的患者,特别对于神经受损的患者,在进行康复时便会用到有进行限定训练的康复训练手套,以便于患者对手掌、手腕部位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手套局限于对手掌和指节活动部位进行简单的活动限定等功能,在进行加强恢复训练时,还需要借助握力器、指压器等器材进行康复提升训练,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在训练过程中只能够进行一次按压受力,在进行强度训练时可选择范围小,导致训练效果较差,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手套局限于对手掌和指节活动部位进行简单的活动限定等功能,在进行加强恢复训练时,还需要借助握力器、指压器等器材进行康复提升训练,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在训练过程中只能够进行一次按压受力,在进行强度训练时可选择范围小,导致训练效果较差,造成不便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包括训练受力装置、指节连接杆、指节限定装置、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前端与指节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指节连接杆另一端与指节限定装置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指节限定装置上设有训练受力装置;所述训练受力装置包括受力限位板、受力控制板、扭转弹簧、控制限定杆、受力活动连杆、受力对接板、活动限定杆、活动锁定槽、活动锁定杆、活动控制杆、防滑套、活动控制板、第一活动连接板、活动锁定板、受力对接槽、受力对接杆、第二活动连接板、间歇递增装置,所述活动限定杆设于第二活动连接板内,所述活动限定杆与第二活动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限定杆右端贯穿第二活动连接板与第一活动连接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锁定板设于第一活动连接板内部左侧,所述活动锁定板与第一活动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右端设有活动锁定槽,所述活动锁定板左端与活动锁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锁定杆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与活动锁定槽间隙配合,所述活动锁定板右端中部与活动控制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控制杆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右端与活动控制板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套套接设于活动控制杆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处;所述活动限定杆左端设有受力对接槽,所述受力对接板设于第二活动连接板内,所述受力对接板与第二活动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板右端与受力对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杆另一端与受力对接槽间隙配合,所述受力限位板设于受力控制板内,所述受力限位板与受力控制板活动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板左端与受力活动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活动连杆另一端贯穿第二活动连接板左端与受力限位板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控制板右端与控制限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限定杆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接板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扭转弹簧套接于受力活动连杆上,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受力活动连杆内部扣接,所述扭转弹簧另一端与受力控制板内部扣接,所述间歇递增装置设于受力控制板内部下侧,所述间歇递增装置与受力限位板底端扣接。进一步的,所述间歇递增装置包括单向卡板、压缩弹簧、顶压内杆、螺杆、顶压限定板、顶压内槽、解锁拉杆,所述单向卡板顶端与受力限位板底端活动扣接,所述单向卡板底端与受力控制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螺杆与受力控制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底端贯穿受力控制板底端与解锁拉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内部设有顶压内槽,所述顶压限定板设于顶压内槽内,所述顶压限定板与顶压内槽间隙配合,所述顶压限定板顶端与顶压内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压内杆顶端与单向卡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指节限定装置包括腕部连杆、腕部头杆、指节中杆、指节尾杆、指节头杆、转动锁杆、转动装配板、垫板、腕部装配杆,所述垫板、腕部装配杆后端均与手套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配板,所述腕部装配杆顶端与腕部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腕部连杆另一端通过训练受力装置与腕部头杆一端相接,所述腕部头杆另一端与转动装配板活动扣接,所述指节头杆一端与转动装配板活动扣接,所述指节头杆另一端通过训练受力装置与指节中杆一端相接,所述指节中杆另一端通过训练受力装置与指节尾杆相接,所述腕部头杆、指节头杆与转动装配板连接处锁接有转动锁杆,所述指节中杆、指节尾杆、指节头杆后端与指节连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指节连接杆包括第一装配板、第一活动球、伸缩杆、第二活动球、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前端与指节限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板后端镶嵌扣接有第一活动球,所述第一活动球与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第二活动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球与第二装配板前端镶嵌扣接,所述第二装配板后端与手套主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锁定板与第一活动连接板之间留有可移动的间隙,所述活动锁定板与第一活动连接板之间的间隙比活动锁定杆在活动锁定槽内的距离长。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对接板与第二活动连接板之间留有可移动的间隙,所述受力对接板与第二活动连接板之间的间隙比受力对接杆在受力对接槽内距离长。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卡板为直角三角体,所述单向卡板的斜面朝后上方装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第二活动连接板在进行装配时,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顶端与第二活动连接板底端分别与装配处不同的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右端成圆形均匀设有活动锁定槽,所述活动限定杆左端成圆形均匀设有受力对接槽。(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手套局限于对手掌和指节活动部位进行简单的活动限定等功能,在进行加强恢复训练时,还需要借助握力器、指压器等器材进行康复提升训练,导致不便,通过设有对应的多指节杆和腕部杆,并在各杆连接处设有可进行启闭选择的训练受力装置,使设备能够保证对每个指节的单独控制,并能够通过按拔进行便捷的各指节或腕部的活动控制和训练受力选择,在受力模式,指节和腕部的弯曲活动会受扭转弹簧的扭转而增加弯曲所需要的力,实现握力指压的训练,免于借助别的设备,便于使用。2)、为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在训练过程中只能够进行一次按压受力,在进行强度训练时可选择范围小,导致训练效果较差,造成不便,通过在扭转弹簧装配的受力活动杆处设有可开关的间歇递增装置,在间歇递增模式,受力活动杆只能够进行单向旋转,使患者可以在某一训练力度进行停留的精细力度训练,便于强度选择,增加训练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其结构包括训练受力装置(1)、指节连接杆(2)、指节限定装置(3)、手套主体(4),所述手套主体(4)前端与指节连接杆(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指节连接杆(2)另一端与指节限定装置(3)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指节限定装置(3)上设有训练受力装置(1),其特征在于:/n所述训练受力装置(1)包括受力限位板(a)、受力控制板(b)、扭转弹簧(c)、控制限定杆(d)、受力活动连杆(e)、受力对接板(f)、活动限定杆(g)、活动锁定槽(h)、活动锁定杆(i)、活动控制杆(j)、防滑套(k)、活动控制板(l)、第一活动连接板(m)、活动锁定板(n)、受力对接槽(o)、受力对接杆(p)、第二活动连接板(q)、间歇递增装置(r),所述活动限定杆(g)设于第二活动连接板(q)内,所述活动限定杆(g)与第二活动连接板(q)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限定杆(g)右端贯穿第二活动连接板(q)与第一活动连接板(m)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锁定板(n)设于第一活动连接板(m)内部左侧,所述活动锁定板(n)与第一活动连接板(m)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q)右端设有活动锁定槽(h),所述活动锁定板(n)左端与活动锁定杆(i)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锁定杆(i)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m)与活动锁定槽(h)间隙配合,所述活动锁定板(n)右端中部与活动控制杆(j)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控制杆(j)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m)右端与活动控制板(l)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套(k)套接设于活动控制杆(j)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m)处;/n所述活动限定杆(g)左端设有受力对接槽(o),所述受力对接板(f)设于第二活动连接板(q)内,所述受力对接板(f)与第二活动连接板(q)活动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板(f)右端与受力对接杆(p)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杆(p)另一端与受力对接槽(o)间隙配合,所述受力限位板(a)设于受力控制板(b)内,所述受力限位板(a)与受力控制板(b)活动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板(f)左端与受力活动连杆(e)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活动连杆(e)另一端贯穿第二活动连接板(q)左端与受力限位板(a)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控制板(b)右端与控制限定杆(d)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限定杆(d)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接板(q)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扭转弹簧(c)套接于受力活动连杆(e)上,所述扭转弹簧(c)一端与受力活动连杆(e)内部扣接,所述扭转弹簧(c)另一端与受力控制板(b)内部扣接,所述间歇递增装置(r)设于受力控制板(b)内部下侧,所述间歇递增装置(r)与受力限位板(a)底端扣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其结构包括训练受力装置(1)、指节连接杆(2)、指节限定装置(3)、手套主体(4),所述手套主体(4)前端与指节连接杆(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指节连接杆(2)另一端与指节限定装置(3)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指节限定装置(3)上设有训练受力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受力装置(1)包括受力限位板(a)、受力控制板(b)、扭转弹簧(c)、控制限定杆(d)、受力活动连杆(e)、受力对接板(f)、活动限定杆(g)、活动锁定槽(h)、活动锁定杆(i)、活动控制杆(j)、防滑套(k)、活动控制板(l)、第一活动连接板(m)、活动锁定板(n)、受力对接槽(o)、受力对接杆(p)、第二活动连接板(q)、间歇递增装置(r),所述活动限定杆(g)设于第二活动连接板(q)内,所述活动限定杆(g)与第二活动连接板(q)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限定杆(g)右端贯穿第二活动连接板(q)与第一活动连接板(m)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锁定板(n)设于第一活动连接板(m)内部左侧,所述活动锁定板(n)与第一活动连接板(m)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q)右端设有活动锁定槽(h),所述活动锁定板(n)左端与活动锁定杆(i)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锁定杆(i)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m)与活动锁定槽(h)间隙配合,所述活动锁定板(n)右端中部与活动控制杆(j)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控制杆(j)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m)右端与活动控制板(l)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套(k)套接设于活动控制杆(j)贯穿第一活动连接板(m)处;
所述活动限定杆(g)左端设有受力对接槽(o),所述受力对接板(f)设于第二活动连接板(q)内,所述受力对接板(f)与第二活动连接板(q)活动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板(f)右端与受力对接杆(p)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杆(p)另一端与受力对接槽(o)间隙配合,所述受力限位板(a)设于受力控制板(b)内,所述受力限位板(a)与受力控制板(b)活动连接,所述受力对接板(f)左端与受力活动连杆(e)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活动连杆(e)另一端贯穿第二活动连接板(q)左端与受力限位板(a)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控制板(b)右端与控制限定杆(d)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限定杆(d)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接板(q)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扭转弹簧(c)套接于受力活动连杆(e)上,所述扭转弹簧(c)一端与受力活动连杆(e)内部扣接,所述扭转弹簧(c)另一端与受力控制板(b)内部扣接,所述间歇递增装置(r)设于受力控制板(b)内部下侧,所述间歇递增装置(r)与受力限位板(a)底端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间歇递增装置(r)包括单向卡板(r1)、压缩弹簧(r2)、顶压内杆(r3)、螺杆(r4)、顶压限定板(r5)、顶压内槽(r6)、解锁拉杆(r7),所述单向卡板(r1)顶端与受力限位板(a)底端活动扣接,所述单向卡板(r1)底端与受力控制板(b)之间设有压缩弹簧(r2),所述螺杆(r4)与受力控制板(b)螺纹连接,所述螺杆(r4)底端贯穿受力控制板(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平曾满萍谢辉周璐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